璧山宣傳文化系統:用心用情講好戰“疫”故事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2-02 16:18:49 編輯:李柯佑

勠力同心齊抗疫,用心用情講好戰“疫”故事……

下沉社區當先鋒,夯實基層“防疫墻”……

開展文化大餐“雲上享”活動,讓市民居家生活“宅”出新花樣……

11月,新冠疫情突襲璧山,形勢一度嚴峻複雜。全區宣傳文化系統迅速行動,璧山區委宣傳部領導靠前指揮,帶領有關科室持續作戰,強化24小時值守,牢牢把握疫情防控宣傳工作正確方向,精心策劃組織,加強調度部署,網上網下、紙端指端同頻共振,迅速形成全媒體、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式宣傳陣勢,在全社會凝聚起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堅定信念和信心。璧山區委網信辦及時吹響黨員集結號,積極組織黨員幹部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文旅系統組織廣大幹部職工衝在前、做在先,以實際行動詮釋責任與擔當;黨史研究室,舉全室之力投入全區打贏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疫情防控最前沿,采寫了一系列有溫度有熱度的新聞稿件。

官方媒體與自媒體同頻共振

宣傳工作既有“熱度”又有“深度”

image.png

面對突入起來的新冠疫情,全區宣傳文化系統廣大新聞工作者勇毅逆行,迅速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用文字和鏡頭宣傳我區疫情防控政策、發佈權威資訊,積極回應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問題,生動講述全區上下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感人故事,唱響了強勁的抗疫戰歌。

璧山區融媒體中心,聞令而動,深入一線,聚焦蔬菜保供、生豬保供,及時傳遞資訊,鼓勵引導市民共守疫線。在採訪拍攝中,他們從淩晨到深夜不停歇,跟隨抓拍保供一線工作者的鮮活實景,采寫出了《璧山:優化生豬屠宰産能提高豬肉保供能力》《璧山:日供中心城區蔬菜200余噸保障區民“菜籃子” 》等一系列有溫度的新聞稿件。新媒部、專題部精心策劃、製作海報、長圖、H5等平面互動視覺産品20余套100余張,攝製發佈《疫線上的一束光》《醫者眼神》《居家日記》《騎士真英雄》等微記錄片、短視頻30余個,製作防疫科普短視頻50余個,其中10萬+作品3個,100萬+作品1個,全網閱讀量突破1000萬。人民日報、新華社、重慶日報等中央、市級媒體廣泛關注我區抗疫工作,疫情期間,在中央、市級主流媒體上稿156條。璧山區委網信辦、新聞科引導“掌中璧山”等10余個重點自媒體圍繞疫情進展、防控要求和防護知識等內容做好傳播,發佈資訊100余條,邀請秦丹、悶墩、璧山媳婦、樂晨等璧山網路達人製作抗疫宣傳抖音視頻,進行抗疫宣傳,極大提升了主流輿論社會覆蓋面。 

“請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線,堅持做核酸”早上8點,小區裏的小喇叭上線了。歐鵬禦府小區業主聽到了喇叭聲音趕緊穿好衣服,準備下樓做核酸。結合疫情防控實際和需要,區委宣傳部宣教科錄製了語音,在277個物業小區和“三無”小區播放疫情語音;“咦,朋友圈還刷得到璧山的抗疫公益廣告”抗擊疫情,共同參與,小凱在他的朋友圈點了個讚並留言。據悉,宣傳部利用“微信朋友圈廣告”平臺,推送疫情防控公益宣傳曝光次數25.8萬餘,累計397.6萬餘次,將全區微信用戶納入推送對象,拓展疫情防控宣傳渠道。此外還有電視開機首頁廣告、廣電智慧社區平臺以及全區LED、宣傳欄、電梯廣告、音頻錄製、新媒體平臺等各種社會宣傳,讓廣大群眾更多的了解疫情防控政策、措施,更好的支援、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衝鋒在前展“疫”線擔當

志願服務既有“溫度”又有“力度”

image.png

疫情就是號角,防疫就是責任。宣傳文化系統幹部職工積極響應區委號召,挺身而出、迎難而上,充分發揮了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他們亮明身份、主動請戰,向居住地社區報到,迅速下沉基層一線,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危難之時顯身手,作為小區支部書記,劉家宏發佈“動員令”,立即召集錦城天秀小區黨支部召開支部大會,招募小區業主志願者,討論小區抗疫防控方案,安排輪崗值班,登記常住人口,保障業主生活必備等事宜很快得到解決。

“黨員就該有黨員的樣子,不是去做樣子,而是實實在在為百姓解憂,要用實際行動讓讓百姓時刻感受到黨就在身邊。”區委黨史研究室職級公務員黃林説,有困難找黨員,有困難找我。他從11月16日起,在璧山南關社區民政局家屬院卡點值守並擔任卡點長,對居民進行相關政策的答疑解惑、提供生活物資保障,切實保證了院內人員足不出戶、人不上街,就可以吃到新鮮菜。

面對全區近1000家網吧、歌舞廳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需要關停,王光常他帶領區執法支隊、廣電傳媒科等的同志,馬不停蹄、腳踏實地的奔赴于各個市場主體,耐心細緻地工作,一句一句地解釋。那邊剛忙完,這邊又要忙全委的人員調度,安排47人守卡員、16人作敲門員、20人核酸檢測員......這邊剛落腳,那邊值班的時間又到了,他作為機電3路還建房出入口的黨支部書記、卡點長,他奔赴最難值守,人員較為複雜的機電3路站好每班崗。而家裏尚有80歲老母親,一個人在家,早中晚還等著兒子回家照看做飯.....

瑞府小區卡口值班已安排,我將準時到位”、“我也報名參與了小區卡點值班,雖然有兩個孩子上網課,但我會儘量調節時間,準時參加”、“今天晚上核酸檢測點2位同志已到位”、“截止晚上8點40,我們已到走了19個小區單元,爬了170多層樓,敲門入戶600多戶,感覺整個人都不是自己了,好在全部資訊已經統計完成,明天繼續”……這是每天區委網信辦工作群裏面常常能看到的聊天消息。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區委網信辦及時吹響黨員集結號,積極組織黨員幹部投身防控疫情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

……

“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難關頭豁得出去”,在宣傳文化系統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截至目前,全區宣傳文化系統機關幹部職工共下沉工作人員200余名,協調解決各類問題1500余件。他們不顧危險,衝鋒在前,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形成全力以赴、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統籌抗疫與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

“雲課堂”讓市民居家生活“宅”出新花樣

image.png

“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人民’‘團結’‘奮鬥’這三個關鍵詞出現的頻率最多。這是因為,我們黨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人民……”11月08日,在璧山區福祿鎮紅山村的柑橘基地裏,4名果農一邊勞作,一邊聆聽著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微宣講。為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團結一心抗擊疫情,更加自覺地學習宣傳貫徹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區委宣傳部理論科還策劃推出了線上“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小課堂”,印製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折頁。與此同時,會同區社科聯圍繞黨的二十大精神內容,開展線上社科普及,聯合團區委組織24名“80、90”後,精心準備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

“明天下午三點,線上瑜伽課喲,我們一起雲上課吧”“還有29號下午,有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胡正好的書法視頻直播,記得提醒你們家小朋友收看”,又一個叫做“四喜丸子”的閨蜜群熱烈的展開了討論,璧山區委宣傳部部聯合區融媒體中心積極開展文化大餐“雲上享”活動,在微信公眾號“璧山文藝”“愛璧山APP”璧山發佈推送專欄“疫情要防住•文藝在行動”12期、“抗疫不孤單文化伴我行”14期。區文明辦也線上上推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未成年人心理輔導系列微講座》10期、《璧山區線上心理講座》等專題心理講座7期,解決疫情期間的心理訴求,閱讀量累計達26000余次。

“滴!”11月9日,重慶文明實踐雲平臺璧山分平臺管理員劉日紅在平臺上收到了家住甘棠花園小區居民劉世平的“點單”:老人在家行動不便,我們希望社區安排志願者和醫生到府核酸採樣。“我們接到群眾‘點單’,並進行電話回訪後,發現實情屬實,就立即‘派單’給璧城街道。”劉日紅介紹,社區工作人員接單後就會馬上聯繫志願者與群眾聯繫溝通,積極解決群眾需求。疫情期間,區文明辦在重慶文明實踐雲平臺璧山分平臺處理群眾疫情防控需求點單10單,整合黨政企事業單位黨員、團員、熱心群眾等各類志願者力量,全區10000余名機關企業單位幹部就地轉為文明實踐志願者,參與疫情防控工作。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危難之時才見初心使命”。在本輪疫情防控工作中,全區宣傳文化系統上下貫通、步調一致、執行有力,展現出強大的動員力、組織力、凝聚力和戰鬥力;廣大黨員帶頭扛起政治責任,帶頭髮揮先鋒模範作用,帶頭落實防控舉措,強擔當、高標準,合力書寫同心抗疫的高品質答卷。曾清龍 鄧延慶/文 圖片由璧山區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