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朋友圈”

來源:南方日報 時間:2022-12-02 10:27:13 編輯:李柯佑

近日,全長14.81公里、總投資超15億元的湛江寶滿港區鐵路專用線獲批。線路從東海島鐵路湖光站東咽喉接軌引出,出站後上跨南柳河與湛江港集團鐵路連接線相接,將有效提升湛江港與西南內陸地區間的海鐵聯運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為湛江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朋友圈”再添一把火。

這僅是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最新進展中的縮影。今年以來,西部陸海新通道新開通線路已達78條,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創造了通道運營5年來的新高,實現逆勢增長。

日前,記者從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獲悉,今年湛江與重慶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運營湛江有限公司(下稱“湛江平臺公司”),5月份運營以來,開通湛江至重慶、貴州、雲南等陸海新通道班列以及“湛江—烏茲別克”中歐銜接班列。截至11月24日,湛江平臺公司累計開行班列277列,發送集裝箱13832標箱,增長態勢強勁。

海鐵聯運班列覆蓋區域不斷擴展,集裝箱業務量快速增長,服務本地及西南腹地能力持續提高……湛江在深度參與西部陸海大通道建設過程中,産業結構、交通體系、城市能級等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嬗變。

作為全國首個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地級市,湛江在“13+2”共建格局中不斷探索陸海聯動的發展方向,加快打造交通便捷、物流高效、貿易便利、産業繁榮的陸海貿易通道戰略樞紐和關鍵節點。

破解“西貨東出”困局

冬日的湛江港,貨輪穿梭,巨臂起舞,火熱不減。滿載國際標準集裝箱的“山東—湛江港—雲南”海鐵聯運班列,在這裡轉乘火車,隨後抵達雲南,給三地提供了交通、物流、商貿、産業深度融合的發展新機遇。

曾經,重慶等中國西部地區貨物運往東盟國家,需要先通過長江黃金水道向東運至沿海地區,再轉運至東南亞,動輒近兩個月,農産品等生鮮貨物難以運輸,投資者望而卻步。

在各類貨運方式中,單位運價最貴的是航空,其次是公路,再次是鐵路,水路最便宜。尤其是海運,價格低、載重大,是跨國運輸最青睞的交通方式。採取鐵海聯運模式,可大幅縮短貨物運抵海外的時間。

西部陸海新通道應運而生,西部內陸與浩瀚海洋得以緊密相連,雙雙翻開闔作的新篇章。一張區域互聯互通網,就此鋪開。

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已建立起西部12個省區市和海南省、廣東省湛江市、湖南省懷化市“13+2”合作機制,通道延伸到越南胡志明市、印尼巨港、菲律賓蘇比克等地,目的地輻射到113個國家(地區)的338個港口。

2019年,湛江港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成為全省唯一參與新通道建設的港口。湛江港是距離國際主航線,以及通往東南亞、中東、非洲、歐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湛江港聯動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的地理優勢明顯。特別是招商局集團體系內,聯動深圳蛇口、東北遼港優勢更加突出。

斗轉星移,湛江市先後建成40萬噸級航道和碼頭,湛江港成為華南地區唯一通航40萬噸船舶的世界級深水港口,形成生産性泊位147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2個),綜合通過能力3.45億噸。

以加入西部陸海新通道“朋友圈”為契機,湛江港已開通27條集裝箱班輪航線,覆蓋國內和東南亞主要港口。據統計,今年1—10月,湛江港完成貨物吞吐量20987萬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2.54萬標箱,同比增長10%。

隨著鐵海聯運班列、國際鐵路班列、跨境公路班車三種物流形態的常態化運作,西部陸海通道經濟的發展動能逐漸顯現。湛江則逐漸擺脫“偏”“遠”“慢”的標簽,加快建設高水準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構建以大港口、大路網、大航空為骨架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路。

十年磨劍,一朝出鞘。今年3月24日,湛江吳川機場投入試運,成為覆蓋北部灣、粵西地區的幹線空港,通航全國43個城市,開通2條全貨機運輸航線。

當前,154平方公里的空港經濟區正如火如荼建設,中國郵政集團、郵儲銀行、京東等企業紛紛落戶,航空物流樞紐加快成型。成為廣東“5+4”骨幹機場佈局建設的重要一環,拼湊湛江乃至廣東交通版圖的關鍵一塊,更為西部聯動內陸增添空運優勢。

在集疏運優勢方面,湛江通過黎湛、洛湛、三茂、粵海等鐵路與全國鐵路網相連,可通達中西部經濟腹地客戶企業。而隨著深湛高鐵建成通車,廣湛高鐵加快建設全面推進,“五龍入湛”格局呼之欲出。

此外,湛江還建成玉湛高速、汕湛高速等高快速公路,加快推進南寧至湛江高速公路,開工建設湛徐高速公路烏石支線,加快推進寶滿港區疏港鐵路建設,打通多式聯運“最後一公里”。

增強全球供應鏈韌性

6月16日,隨著汽笛聲響起,一列滿載著540噸白糖的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4303次從湛江遂溪火車站緩緩駛出,發往廣西南寧南站,預計5天后接續中歐班列發往烏茲別克塔什幹。

這是國鐵南寧局首次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中歐班列”運輸模式將白糖發往烏茲別克,也是西部陸海新通道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拓展出新機遇,增強全球供應鏈韌性的縮影。

嚴格來説,西部陸海新通道不是一條“路”,而是由多條線路、多種交通方式構成的一個物流通道體系,是交通、物流、商貿、産業深度融合的經濟走廊。依託新的通道,“西貨東出”困境逐漸破局。

湛江充分發揮位於西部陸海新通道、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貿港三大國家戰略交匯處以及通往東盟航程短的優勢,積極開展區域合作交流,暢通國內國際雙迴圈運輸通道。

以往,西部地區貨物出海到東盟地區,要先通過鐵路或者長江抵達東部沿海港口,再換乘海船運輸。西部陸海新通道改變了這種“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傳統物流方式,使西部對外開放的區位前移,有利於吸引部分産業從東部沿海向內陸腹地轉移。

今年3月,為提升通道運作品質效益,湛江市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湛江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陸海新通道運營湛江有限公司。

“以公司的形式參與運營,在溝通協調和承接業務方面有很大的便利。”湛江平臺公司董事長付百韜説,公司成立以來,不斷組合國家和地區相關通道扶持優勢,爭取鐵路、船公司、港口等物流主要參與方的支援,打通更多通道,服務本地産業和特色産品。

新的海鐵聯運班列不斷開通,“聯”出湛江發展加速度。

湛江平臺公司與新通道重慶運營公司等沿線平臺聯動,陸續新開通了“重慶—湛江—粵港澳大灣區”“福建—湛江—雲南大理”“山東—湛江—雲南”等海鐵聯運班列,並創新開通“中國湛江—烏茲別克塔什幹”的“陸海新通道+中歐”銜接班列。

據介紹,湛江累計運營海鐵聯運班列線路達27條,線路覆蓋了雲貴川滇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等區域,且黔粵、渝湛、桂湛、滇湛班列逐步進入常態化開行。

時代在向湛江招手。省印發的《廣東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十四五”發展規劃》,提出將投資約2萬億元,打造以粵港澳大灣區為核心,汕頭、湛江、韶關為極點的“一中心三極點”綜合交通樞紐佈局。

據悉,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湛江在融入粵港澳大灣區上闊步邁進,新增1條航線達到10條,與廣州港等大灣區港口簽署系列合作協議,開拓“南沙—湛江”集裝箱外貿內支線進口模式。背靠“蛇口—湛江”的雙向進出口模式,湛江不斷豐富新通道沿線地區—湛江—粵港澳大灣區進出口通道。

“湛江正深化廣州—湛江深度協作,兩地港口建立鐵礦石分撥轉机合作機制,合作開通2條集裝箱航線,並複製廣東自貿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經驗,獲批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區。”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工作負責人表示。

此外,在湛江還開通與RCEP成員國外貿航線7條,新增“印度/馬來西亞/越南—湛江”東印快線,縮減東印度港口至湛江港約14天航程時間,便利湛江與RCEP成員國經貿往來,今年1—8月湛江對RCEP成員國進出口總額99.3億元,同比增長60%。

推行海鐵聯運“一口價”

今年前10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累計運輸貨物62.1萬標箱,同比增長19.7%,有力保障了沿線地區産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暢通。10月21日,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班列第7000列發行,提前71天完成全年班列開行目標任務。

眼下,西部陸海新通道鐵路西線基本貫通,中線能力擴大,東線持續完善;公路瓶頸路段全面打通,以鐵路為骨幹、高等級公路為補充的幹線運輸能力大幅提升;國內國際航線網路進一步加密。如何進一步服務提質,以營商環境的大提升助推新通道高品質建設,成為關注焦點。

優化大宗散貨檢驗監管模式、深化“單一窗口”建設、提升口岸服務水準……正成為湛江融入和服務西部陸海新通道的又一點睛之筆。今年以來,湛江市對標先進城市,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和RCEP規定的170項軟性義務,出臺優化湛江營商環境措施2022年版,圍繞通關“堵點”“卡點”問題,出實招優服務,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為提高通關便利化水準,湛江實施7×24小時預約通關模式,推行“兩步申報”“兩段準入”“提前申報”改革試點,擴大進口貨物“船邊直提”和出口貨物“抵港直裝”試點。

“湛江對進口礦産品和原油等大宗商品實施‘先放後檢’監管模式,實施國際航行船舶‘無接觸’作業模式,進一步壓縮口岸通關時間。”據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今年9月,湛江關區貨物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為41.89個小時和0.6個小時,對比2017年壓縮比分別為73.8%和98.02%。

在降低通道物流運營成本上,湛江同樣不遺餘力。年初,湛江市出臺《湛江市關於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發展的若干措施(試行)》,並爭取省交通運輸廳、省財政廳印發《支援湛江市發展集裝箱海鐵聯運工作措施》,落實省補助資金,推行海鐵聯運“一口價”點對點全程聯運模式。

隨著扶持政策的出臺,湛江平臺公司為經湛江進出口企業提供“一口價”優惠費率,吸引船公司在湛江新開和加密航線。“‘一口價’直接減輕企業成本,這也是提升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付百韜説。

目前,湛江平臺公司首次公佈得到西部陸海新通道政策支援的“一口價”線路覆蓋了重慶、貴州、雲南、廣西以及珠三角共30余個鐵路站點。

此外,湛江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推動港口企業以及全市報關、代理等54家企業完成在“單一窗口”和辦公場所顯著位置公示收費項目清單,做到清單之外無收費,推動整個跨境貿易環節收費更加規範、公開、透明。

湛江市還不斷優化大宗散貨檢驗監管模式,將危險化學品“口岸查驗+目的地檢驗”調整為口岸“批批驗核+抽批檢測”,快速驗放鐵礦、化肥、硫磺等重點進出口貨物,開展多國別鐵礦石保稅簡單加工業務,打造華南鐵礦石交易分銷中心,積極服務西南腹地鋼鐵、化工産業。

數字化的種子也將在湛江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過程中不斷萌芽生長。據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湛江市正加快推進“智慧口岸”建設,積極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各項應用功能在湛江口岸落地應用,提高口岸資訊化水準。

臨港産業再提速 外向型經濟崛起

從不産一張紙到國內最大紙業基地、從不産一滴油到世界一流煉化基地、從不長一寸鐵到全球先進的超高強鋼生産基地……光陰荏苒,一個以綠色鋼鐵、綠色石化、清潔能源等重大産業集群為主體的現代化世界級臨港産業集聚基地,在湛江這片熱土上從藍圖躍進現實。

如何強化臨港産業、口岸經濟與通道有機融合,加快培育外向型經濟新增長級,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利好在湛江萌芽生根的探索方向。

為打造千億臨港産業集聚群,湛江以大型産業集聚區東海島片區、雷州奮勇片區為核心,帶動全市工業園區形成産業發展拓展帶、升級帶、服務帶的“兩核三帶”發展格局,重點打造綠色鋼鐵、綠色石化兩個千億級産業集群,培育智慧汽車千億級産業集群。

“發展特色混礦業務是下一階段我們的重點工作。”據湛江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工作負責人介紹,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湛江正不斷深化與淡水河谷、力拓戰略合作,瞄準40萬噸級船舶常態化接卸的目標,穩步增長混礦業務,全力打造華南鐵礦石貿易分撥中心。

乘著東風,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也在這座濱海之城落地。湛江正全力推動跨境電商新業態高品質發展,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從2019年的0.6億元增長到2021年35.82億元,增長了近60倍。據統計,今年1—9月湛江市跨境電商進出口額達6.0億元。(南方日報記者 陳思亮 傅曉冰 通訊員 鄧釗 姚華梁 柯福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