溱州大地風景好 綦江發展變化日日新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10-09 15:43:11 編輯:李柯佑

9月26日,行走扶歡。

7點30分,中小企業創業基地,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的焚燒爐24小時不停歇,一車車生活垃圾被送進焚燒爐,燃燒之後變成一度度清潔的電輸送到千家萬戶。

8點30分,扶歡鎮政務服務中心,趕場日提前半小時上班,15個窗口有序接待著來辦事的群眾。

14點40分,扶歡插旗村,村民敖裕明正忙著打米,有了“獅口饞”大米的品牌,村裏的大米再也不愁銷了。

19點10分,溱溪廣場,王大姐和朋友們跳著歡快的壩壩舞,溱溪河邊散步的市民絡繹不絕。

非凡十年,今天的扶歡,民生改善、路網通達、産業聚集、民風淳樸……一幅幅工業蓬勃、民生殷實、産業興旺、生態優美的新畫卷,正在溱州大地上徐徐展開。

image.png
扶歡鎮全景。胡光銀/攝

工業強鎮點燃“新引擎”

翻開重慶市綦江區的工業版圖,扶歡組團不可忽視。在“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扶歡的選擇是發展綠色迴圈産業。

2015年,綦江區委將扶歡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定位為煤電化園區下游輔料的迴圈利用及相關配套的産業園區,主要是把煤電化園區産生的廢渣、水蒸氣等“變廢為寶”,發展綠色迴圈産業。

經過近7年的發展,該基地已初具規模,成效也日益明顯。2020年,扶歡全鎮生産總值達到7.1億元,是“十二五”末的2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3.1億元,是“十二五”末的2.5倍。

2018年7月,泰山石膏一期項目建成投産,年産值上億元,推動扶歡産業轉型升級邁出重要一步。

泰山石膏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紙面石膏板生産企業。車間主任趙曉東介紹,該公司致力於推動迴圈經濟,利用附近電廠處理垃圾産生的脫硫石膏為原料,生産石膏板産品,不但降低了原料的運輸成本,還實現了廢物利用、綠色發展。

和泰山石膏一樣,三峰環保發電有限公司也是一家再生能源公司,主要負責綦江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垃圾焚燒發電是通過對生活垃圾進行高溫焚燒發電。相較于堆肥和填埋,垃圾焚燒處理具有佔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無害化徹底等特點,且其産生的熱能可以回收發電,優勢明顯。”三峰環保發電公司副總經理劉穎介紹,目前該公司配置了2台500噸/天的爐排焚燒爐和1台25MW兆瓦汽輪發電機組,每天可處理綦江區域內産生的生活垃圾1000噸,年發電1.2億度,可滿足約14萬城鎮居民的用電需求。

在三峰環保發電公司下游,還有一家再生能源公司——重慶嘉源再生資源綜合利用有限公司,主要是利用垃圾焚燒後的爐渣,生産路沿石等建築材料。

“今年3月,我們集中簽約了4個項目,總投資1.9億元。”綦江區扶歡鎮副鎮長王進介紹,目前扶歡還佈局了泰山石膏二期、三峰環保、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爐渣處理、污水污泥固廢處理等項目。未來扶歡工業將朝著綠色建材、固廢處理等領域延伸,實現環境和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共贏。

image.png
綦江區扶歡鎮安育村藍莓基地,遊客體驗採摘樂趣。陳星宇/攝

人民至上答好“民生卷“

仲夏時節,綦江區扶歡鎮安育村康爾藍莓園裏,皮薄多汁、黑亮亮的藍莓挂滿枝頭,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採摘體驗。

金秋時節,插旗村的稻田裏,一茬茬水稻源源不斷地被捲入收割機,進行脫粒處理,再通過自動化管道全部裝袋,經過處理後,最終送上市民的餐桌。

扶歡藍莓、扶歡蘿蔔、小卷洞布朗李、獅口饞大米、趙柚子、溱州土貨、扶歡血豆腐……近年來,扶歡深入推進農村産業革命,“一村一品”産業格局初步形成,扶歡産業品牌實現“從零到一”“從一到多”的突破。

2020年底,扶歡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2021年,每人平均純收入達22088元。

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後,扶歡“三農”工作重心轉移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上,將規劃建設與治理提升相結合,有序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入270萬元實施場鎮人行道改造工程,鋪設人行步道14000平方米;累計投入近600萬元,修建場鎮二三級污水管網系統,有效解決場鎮污水直排入河的問題;投入300萬元,新建溱州公園運動健身廣場,大力提升群眾休閒娛樂條件。與此同時,每年投入資金,在場鎮栽種各類花草、擺設花箱、樹圈,美化綠化扮亮場鎮……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不斷提升。

完成高灘村、安育村、插旗村、文峰村、嵐埡村、長榜村等6個村域文體娛樂廣場建設;推動石足村、崇恩村、嵐埡村、高灘村、青岩村等5個村完成村級陣地改造;打造崇恩山體公園、青岩村觀景平臺;投入300萬元,打造高灘村“美麗鄉村”示範村,高灘村被評為市級衛生村、市級社會治理示範村。深入開展“三清一改”行動,被評選為全區人居環境整治示範街鎮。

跟上鄉村振興的步伐,扶歡鎮群眾生活翻開了更加美好的一頁。

image.png
工作人員為群眾補辦醫保卡。成蓉/攝

小小活動撬動“大治理”

5個積分換一塊香皂,11—20個積分換一個洗臉盆,21—30個積分換一桶洗衣液,31—40個積分換一桶菜油,41—60個積分換1袋大米……今年5月,在綦江區扶歡鎮插旗村開展的一場鄉村治理積分兌換活動上,人潮涌動,兌換到禮品的村民臉上挂滿笑容。

這是扶歡鎮實行的鄉村積分治理制度,村民以戶為單位建立積分手冊,實行一事一記錄、一月一審核、一月一公示、一季度一核算,根據季度、年度考核結果對村民進行物質或精神獎勵。

村民李清旭説:“村裏的事就是大家的事。開始是因為積分排名,大家都想賺積分、爭排名,後來慢慢就習慣了,不管是大事小事,只要是村裏的事情,我們都會參與。”

綦江區扶歡鎮農服中心主任趙祥開表示,積分制管理的推行,在人居環境治理和鄉風文明方面效果最為顯著,徹底解決了生活垃圾亂丟、生活污水亂排等問題,實現了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長效化。

在高灘村,村民則以“圓桌自治課堂”的方式參與到村務工作治理中。

從2020年開始,扶歡鎮開設了“圓桌自治課堂”,在這裡,村民們可以將自己關心關注的事情提出來,一起説一説、

聊一聊,大家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到村上的各類事務中來。

通過“圓桌自治課堂”,村民們不僅能第一時間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還能在垃圾分類、嚴禁大操大辦等方面進行討論商議,設置出符合該村實際的村規民約。

扶歡鎮“紅白理事會”的成立便源於“圓桌自治課堂”。

據了解,為整治農村大操大辦、亂辦濫辦宴席酒席,減輕群眾負擔,2020年7月扶歡開展了全域大操大辦濫辦宴席整治,為群眾減輕人情負擔戶均達3500元以上,群眾滿意度為100%。

在整治問題的同時,扶歡還在全鎮開展了鄉風文明評比等活動,評選“好兒媳”“好婆婆”“好鄰居”,並進行公開掛牌和表彰,樹立群眾標桿,助力鄉風文明建設。

積分兌換、圓桌自治課堂、紅白理事會、鄉風文明評比……一個個小小的活動,營造起了扶歡“人人參與、人人擔當、人人盡責”的共治共用氛圍。(金方霞/文 成蓉、胡光銀、陳星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