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北:生態“綠”繪就幸福底色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29 16:59:33 編輯:李柯佑

在長江、嘉陵江江北段,江水奔流拍岸,曾經喧鬧、亂倒餐飲廢棄物的餐飲漁船不見蹤影,碧水上水鳥盤旋,碧水下魚群穿梭。

清晨,重慶市江北區北濱路漫行步道江風習習,市民三兩成群,或騎行、或慢跑、或遛彎、或賞花,感受生活的多彩,體會江北區“兩江四岸”治理提升給市民帶來的幸福感。

“生活在江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精神倍爽!”近年來,江北區藍天數年均超過310天,市民呼吸著新鮮空氣,連連感嘆……

江北區在全市率先完成區域內漁民退捕轉産工作。拆解清理全區持證漁船210艘,“三無”船舶581艘。退捕漁民就業率達100%,參保率達100%。

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及污水亂排、岸線亂佔、河道亂建“三亂”整治。共排查點位12747個,整治問題72個。

不斷擴大“技防”重要作用,布設沿江沿河排水口及出入境斷面視頻監控點66處,安裝井內液位監測預警系統10套,水量監測設備6套,積水點監測預警系統15套,雨量監測系統2套。

累計完成機動車路檢30278輛次,報廢淘汰更新柴油車693輛,協調公交公司投放純天然氣車型1475輛,氣電混合動力車型758輛,純電動車型18輛。

江北區已有大型城市公園10個,社區公園93個,公園總數達103個,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百園城區”。

一條河流的“變遷”

棟樑河,岸青、水暢,白鷺盤旋上空,不時有市民在岸邊騎行,河風吹拂,涼爽舒適。

但在多年前,棟樑河沿岸土地被開墾,地形地貌、原生植被慘遭破壞,源源不斷的生活垃圾、工廠廢水等污染物排入河中,河水墨黑污糟、臭氣熏天,周邊居民怨聲載道。

如今,通過“岸線修復+環境治理+沿江開放”治理,棟樑河大大增強了護岸的防洪能力,保證了行洪安全,並兼顧建設濱河生態公園的功能,提高了該片區土地的開發價值。

長江、嘉陵江自西向東,穿越整個重慶主城核心區,沿岸的餐飲船舶、砂石碼頭多年來無序發展,“兩江四岸”岸線遭到侵佔破壞,對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威脅。

為此,江北區在全市率先完成區域內漁民退捕轉産工作。拆解清理全區持證漁船210艘、“三無”船舶581艘,退捕漁民就業率達100%,參保率達100%。

近年來,江北區全面落實總河長令,紮實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及污水亂排、岸線亂佔、河道亂建“三亂”整治,共排查點位12747個,整治問題72個。並不斷擴大“技防”重要作用,實施智慧監管。完成智慧排水2.0資訊管理系統和物聯網設備試點建設,布設沿江沿河排水口及出入境斷面視頻監控點66處,安裝井內液位監測預警系統10套、水量監測設備6套、積水點監測預警系統15套、雨量監測系統2套。

大數據既是“顯微鏡”又是“望遠鏡”,江北區以大數據智慧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圍繞水、大氣、土壤、生態、輻射等環保監管領域,建設生態環保監管大數據平臺,把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充分運用到生態環保工作中,實現在環境管理中用數據管理、用數據説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服務的“智慧環保”新格局。

截至9月21日,生態環保監管大數據平臺接入近8千條污染源數據、7.8萬餘條自動監測站數據,發起6千余件巡查工作。

一場保衛藍天的“戰役”

朗朗晴空、徐徐清風,民生之要、百姓之盼。

“一朵朵潔白無瑕的雲朵,鑲嵌在蔚藍的天空之中,如同美麗畫卷。”今年夏天,“江北藍”頻頻刷爆朋友圈,網友讚嘆,“太美啦!”

近年來,江北區藍天數年均超過310天。截至9月19日,江北區今年優良天數累計217天,PM10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1%,二氧化氮為3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8%,PM2.5為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1%,一氧化碳為0.8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

一組組數據昭示著,江北區“氣質”發生了質變,“江北藍”已逐漸成為一種常態。而在這背後,江北區打了一場大仗、硬仗、苦仗,那就是“藍天保衛戰”!

江北區完成《江北區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有序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工作,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指導督促控排企業做好核查、報告、履約等工作,促進碳市場穩定發展。

累計完成機動車路檢30278輛次,報廢淘汰更新柴油車693輛。堅持公交優先,協調公交公司投放純天然氣車型1475輛、氣電混合動力車型758輛、純電動車型18輛。

積極開展揚塵百日攻堅專項檢查、建築工地臭氧污染專項整治檢查及建築施工揚塵控制執法檢查,落實施工企業主體責任,場內強化落實控塵十項強制規定,累計創建揚塵控制示範工地60個。

為深入實施“藍天行動”,江北區建立網格化智慧化大氣環境監測網路,布設移動車載式空氣污染監測傳感系統,配置城市空氣移動質控車和顆粒物鐳射雷達走航車。開展大氣污染物的快速源解析與精準源識別,完善環境空氣品質預測預報平臺,實施精細化空氣品質綜合預報預警。已建成港城、觀音橋、唐家沱等3個空氣品質自動監測站,實現對環境品質實時監測。

一片江灘的“重生”

公園是城市的“綠肺”。

在江北嘴江灘公園,江風徐徐,蘆葦伴著江水,沙沙作響,市民沿著江邊漫步。在兩江之畔,市民暢享陽光沙灘和寬闊的水域景觀,市民爭相打卡的“渝爾代夫”作為江灘公園的一部分又重回大家身邊。

“該公園除了蘆葦外,還種有上千株日本晚櫻、鳶尾、藍花楹、垂絲海棠等植物,不同的季節能看到不同風光。”江北城開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它是集健身、遊憩、觀景于一體的濱水生態公園,公園貫穿北濱路鎏嘉碼頭、聚賢岩廣場、重慶大劇院、三洞橋商業街等重要景觀門戶區域,是兩江四岸核心區(長嘉匯大景區)重點岸線治理提升項目。”

江灘公園也是江北區第100座開園的公園。自溉瀾溪體育公園、塔山公園、福佑路社區遊園等公園相繼開放,江北區已有大型城市公園10個,社區公園93個,公園總數達103個,成為一座名副其實的“百園城區”。

在江北,公園已不僅僅是散步賞景之地,而是結合群眾美好生活需求被賦予了更多功能。

作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和重慶市市級旅遊度假區,鐵山坪森林公園相繼榮獲“中國森林氧吧”“重慶最美森林氧吧”“重慶最美生態旅遊地標”“重慶十大新名片”等稱號。已成為市民休閒度假、旅遊觀光的熱門“打卡地”,年遊客量近200萬人。每年開展的新年登山、森林馬拉松賽、“峽江之聲”草坪音樂節等特色品牌活動吸引萬千市民競相“森呼吸”。

在江北,有山地特色的坡坎崖壁紛紛披上了綠色的挂毯。

大劇院輕軌站堡坎,利用立體綠化、3D壁畫、古建築倣建、夜景景觀等手法,打造出一個面積約為2670平方米的綠化壁畫,成為遊客打卡的網紅地點;濱江廣場將原有的爛荒坡、臭水溝建成了濱水觀景臺,被評為“重慶最美坡坎崖”;頭塘、華唐立交、雙碑大橋橋頭等原來眾多垃圾成堆的邊坡,在近幾年換了新顏……

在江北,每一條路都可以走出風景。

北濱路漫行步道上的觀賞植物種類超過了200種,不同植物搭配出不同場景;位於大石壩老城區的石門公園,近年來多次更新改造,公園綠草如茵,鮮花盛開,成為周邊的居民下棋、賞景、釣魚,享受悠然時光的好去處;坐落在城市各處的社區遊園、“口袋公園”面積雖不大,但都設置了休息座椅、自動飲水機、健身器材,是周邊居民工作之餘小憩勝地。

一批傳統企業的“蝶變”

位於江北區港城工業園區的重慶海爾工業園內,生産車間繁忙而有序,由重慶海爾空調器有限公司研發的R290低碳環保空調正在轉配完成。

R290製冷劑的消耗臭氧潛能值為0,對臭氧層完全沒有破壞,全球變暖潛能值極低,被公認為最具前景的新型製冷劑。

搭載創新節能技術的“中國智慧製造”,是江北區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綠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生動縮影。

重慶中法唐家沱污水處理廠日均污水處理量超40萬噸,擁有全亞洲最大的污泥幹化生産線。

唐家沱污水處理廠通過物理方法處理,去除污水中的固體物質,再經過生物處理池,利用微生物去降低污水中的有機物;沉澱的固體物質經過中溫厭氧二級消化後進入離心機械脫水,最後在污泥幹化車間進行處理。

“污泥幹化處理項目工程位於廠內西南角,是我國目前工藝技術最先進的污泥處理工程項目之一。”據生産運作部負責人介紹,“污泥幹化生産線採用的兩段式污泥幹化工藝,將消化脫水後含水率為75%的污泥處理成含水率僅10%的幹污泥,幹化後污泥的處置方式為近期衛生填埋,遠期資源化利用,開創了城市污泥資源化利用新模式。”

為穩住經濟大盤,江北區充分利用“三線一單”成果“建設項目選線選址環境準入自助查詢系統”,在項目招商引資、初設等環節提供政策諮詢和環境預判。提前介入指導海爾洗碗機生態工廠及萊芯半導體晶圓代工中段製程等重大建設項目環評編制,提出佈局調整建議。

積極推進企業上市進度,為潤際遠東等公司上市申報開展環保工作幫扶,指導環評編制、固廢管理等工作,配合證監會關於企業生態環境問題核查專訪。

“生態綠”,已成為江北區經濟高品質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