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渝中商貿服務業新時代奏響發展強音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9-26 16:32:24 編輯:李柯佑

2012-2022,一個跨越歷史的維度,一段砥礪奮進的歷程。

十年春華秋實,十年櫛風沐雨。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渝中區上下牢記囑託和使命,始終保持創業者的激情、奮鬥者的姿態、開拓者的勇氣,經濟社會發展躍上新臺階,書寫了高品質發展亮麗答卷,彰顯了渝中速度和母城擔當。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黨的十八大以來,渝中高舉改革開放大旗,渝中區域經濟不斷增總量、優存量、促增量、提品質,商貿服務業作為傳統優勢産業更是如此。2021年,渝中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4億元,位居全市前列。

回望過去十年,面對深刻變化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面對不斷變革的商業新形態、新格局,渝中商貿服務業頂住壓力、逆勢而上,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蹄疾步穩,對外開放持續做優做大,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用優異的“高分答卷”穩住了這塊“壓艙石”,為全區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貢獻了商貿力量。

image.png

數讀

渝中商貿新時代10年

●2021年,全區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54億元,位居全市前列。

●2021年,全區商貿業增加值已佔GDP比重約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1300億元。

●渝中在2020全國TOP10國際消費城市的中心城區榜單中脫穎而出,位列全國第8位。

●渝中成為全市唯一擁有2個市級核心商圈區域,解放碑是“西部第一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率先突破900億元,獲評商務部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國內最大單體商業體大坪龍湖重慶時代天街,2021年成功入圍市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

渝中實踐蹄疾步穩

“母城”渝中,自古便是商賈雲集、貨物集散的商貿重鎮。

商貿業是渝中傳統優勢産業、支柱産業和基礎産業。聚焦“國際”,緊扣“消費”,突出“中心”,這是多年來渝中商貿業發展始終扭住的“牛鼻子”。

十年過去,如今渝中的商貿業增加值已佔GDP比重約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1300億元。商品銷售總額位居全市前列,總量約佔全市的1/8。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産業基礎讓渝中在2020全國TOP10國際消費城市的中心城區榜單中脫穎而出,位列全國第8位。

這十年,渝中成為全市唯一擁有2個市級核心商圈區域,解放碑是“西部第一街”,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率先突破900億元,獲評商務部首批“全國示範步行街”。大坪龍湖重慶時代天街是國內最大單體商業體,2021年成功入圍市級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

如今,渝中全區商業設施面積約400萬平方米,每人平均零售商業面積約4.2平方米,商業密集度和繁華度比肩北京、上海等發達城區,擁有Gucci、Prada等國際知名品牌277個,首店品牌約佔全市1/3的比重。

網購、直播、帶貨……過去十年,商業格局發生了很大變化。面對新形勢,渝中積極應對,區域平臺經濟、網路電商等新興産業快速發展,網路零售額達150億元,形成了10個億元級、10個千萬元級、10個百萬元級網路銷售平臺,吸引和培育了錢大媽、洋碼頭、渝歐跨境電商等一批領軍型企業。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核心區,渝中已具備了雄厚的經濟基礎、領先的商業實力、富集的人文資源、獨特的開放窗口優勢、完善的城市綜合配套和率先引領的工作實踐,正蹄疾步穩走向未來。

image.png

商業載體豐富多元

渝中潛能加速釋放

十年前,渝中重要的商業載體主要集中在解放碑商圈,解放碑不僅是渝中商業的代名詞,也是全市商圈龍頭。

2014年底,高78層、建築高度為339米的重慶環球金融中心竣工,刷新了“重慶高度”,豐富了渝中商貿特別是高端品牌的載體。2021年,解放碑周邊又有十八梯傳統風貌區、萬摩購物中心、復星國際等近20萬方商業盛大亮相,商業載體容量大幅提升。

2012年,大坪龍湖重慶時代天街A館、B館正式亮相。十年的持續建設和運營,這裡已成為全市乃至全國綜合商業體的“現象級”項目。這些年,每週逛兩次天街,已成為市民康煒一家人的習慣。“大坪這個地方位置當道,哪過來都不遠,停車便捷。天街很大,品類齊全、應有盡有,吃喝玩樂購項目基本都能一站式搞定。”康煒説。

時代天街規模有多大?超過10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的商業體量,8000余個停車位,讓它成為亞洲最大的“超級購物中心”。時代天街不遠處的英利大融城等載體,讓大坪商圈的規模不斷擴大。十年時間,大坪商圈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2013年的61億元,激增了3倍有餘,是全市增長最快的百億商圈。

這十年,渝中還在全市率先啟動“四首”經濟,支援國際知名品牌來渝開設品牌首店,鼓勵大型商業綜合體集中引進品牌首店,形成集聚效應。目前,渝中已聚集了眾多國際知名品牌,引入首店首牌超200家,約佔全市引入首店品牌總數的一半,成為重慶首店經濟集聚高地。到2025年,渝中將匯集國際知名品牌500個,建成我市首個千億級商圈,進一步激發社會消費潛能。

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

渝中板塊成績亮眼

2017年3月15日,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成立,這是全市對外開放的一件大事,對於渝中來説,同樣也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4.38平方公里,這是渝中納入自貿試驗區的實施範圍。5年來,在這有限的地理空間內,自貿試驗區渝中板塊以不到全市自貿區4%的面積入駐超過全市20%的服務業外資市場主體。

當前,渝中集聚了12家全部駐渝總領事館,擁有9家五星級及高品質酒店、世界500強及其分支機構140家、外資市場主體1100余家,率先打造了西部首條離境退稅示範街區,集聚離境退稅商店26家。

2021年,全市首家百億級全國法人金融總部中銀金融租賃有限公司落地渝中,成為渝中金融發展的強心劑。核心商圈“保稅+實體零售”新模式獲評“重慶自貿試驗區五週年我最喜歡的十項改革案例”。

2022年以來,馬士基航運物流資訊處理中心、新加坡領創集團等一批世界500強集團落地,標誌著渝中板塊不斷煥發生機。

如今,自貿試驗區渝中板塊聚焦金融服務、商貿服務、文旅服務、科創服務、健康服務、專業服務等六大重點産業,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開放發展制高點、改革發展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作用,著力推動區域開放型産業量質齊升。

image.png

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

渝中發展大有可為

2015年11月,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以下簡稱“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落戶重慶。

渝中作為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的核心承載地,按照“高起點、高水準、創新型”要求,充分發揮項目在對外開放中的重要平臺作用,全面提升貿易、投資、數據等方面開放度和競爭力,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打造成為重慶開放發展的新高地。

近年來,渝中累計引進凱德集團、市瑞能源等新資企業50余家,約佔全市新資企業的1/6。落地來福士、宜康百齡幫等中新重點項目,投資金額超56億美元,約佔全市投資金額的1/6。2022年,新增信達雅西南區域總部、中國(重慶)東南亞商務中心等項目,累計簽約項目數位居全市前列。

這些年來,以中新互聯互通項目為紐帶,渝中服務業多領域開放取得新突破。渝中聚齊了星展、華僑、大華三大新資銀行,累計開展中新項下金融服務項目100余個,融資金額達170億美元。此外,渝中還落地了洪崖洞客流智慧管理中新合作項目,鼓勵巴蜀中學與南洋理工大學開展跨國遠端教育合作,支援重慶區塊鏈産業創新基地成為全市首批中新數據通道應用園區,推動金窩窩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開展全市首筆區塊鏈技術跨境服務。(廖松/文 王歡/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