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推進通道貿易産業集群建設要搶抓RCEP機遇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6-28 15:49:08 編輯:李柯佑

重慶市第六次黨代會報告提出,提升開放型經濟品質,做好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産業文章。這為重慶建設內陸開放高地、通道物流樞紐城市指明瞭方向。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生效,標誌著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正式落地。重慶要以RCEP為重要契機,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為重要抓手,發揮通道對區域協調發展支撐引領作用,加快培育通道經濟增長極,推進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産業轉型升級、經濟可持續發展。

加速通道建設擴容升級,賦能通道經濟。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基礎設施建設,推進“13+1”省(區、市)沿線區域分公司和東盟地區海外分撥中心建設,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干支線鐵路、公路建設,納入懷化與新鄉兩個重要節點城市,擴大通道合作朋友圈,完善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運作機制,提昇平臺運作品質。提升西部陸海新通道能級,完善産業鏈佈局,夯實通道建設擴容升級基礎,繼續探索挖掘多式聯運方式,緊抓産業鏈培育,以通道物流的轉口貿易為契機,支援重慶發展以轉口貿易為主的金融、貿易、保理、電商、加工轉口等産業集群,打造重慶內陸開放轉口貿易産業高地,成為通道經濟圈的重要引跑者。

建設四大毗鄰産業高地,積蓄産業力量。支援打造以重慶江北國際機場為主,萬州、巫山、黔江機場等為輔的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高附加值的電子、藥品、冷鏈、旅遊、商貿、酒店等産業集群。打造以國際物流樞紐園區團結村車站為主,重慶西站、重慶北站等為輔的臨鐵經濟區,狠抓轉口貿易優勢,重點發展跨境電商、大宗貨物、汽車貿易、農産品再加工等産業集群。打造以果園港為主,珞璜港、涪陵港等為輔的臨水經濟區,重點發展適合水路運輸的石油、化工、海運集裝箱等産業集群。打造以巴南南彭公路物流基地為主,秀山等重點區縣物流基地為輔的臨公經濟區,重點發展農資、五金、百貨、建材等適合公路運輸,需要最後分撥的産業集群。各區域之間形成産業互補、資源共用、貿易聯動,完善重慶産業佈局,強化産業抗風險能力,推進産業可持續發展。

積極探索陸上貿易規則,提升主體地位。支援重慶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牽頭建設作用,用好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加強省級關務、銀行、進出口業務等溝通協作,制定西部陸海新通道訂艙、貿易、供應鏈金融等操作規範,提升重慶話語權,為重慶發展賦能。依託西部陸海新通道,積極探索陸上貿易規則,通過設立無水港、“鐵路快通”模式、“陸海鏈”數字金融業務等,支援鐵路提單在中老、中越鐵路等應用,研究制定鐵路提單規則流程,拓展國際多式聯運單證的應用範圍,降低貿易交易成本,提升重慶在探索制定陸上貿易規則方面的主體地位。

強化“物流+文旅”融合發展,提升通道質效。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利用通道合作共建機制,推動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落地落實,發揮西部陸海新通道“13+1”省(區、市)合作區域生態稟賦、資源富集優勢,強化西部陸海新通道引領區域文化和旅遊統籌協調發展。建立“13+1”西部陸海新通道旅遊聯盟,開通旅遊環線、旅遊列車,讓旅遊人在西部流動起來,形成跨區域、多業態、聯動式的各具特色的泛旅遊目的地,將通道建設與産業培育、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用好RCEP合作機制,通過物流帶動人流聚集,吸引優秀外貿、物流、文旅、管理人才落戶重慶。推進通道現代物流與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支援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區域文旅産品銷售,打造重慶文化品牌和特色産品,構建以“物流+文旅”産業鏈為主、與相關支援産業共生的生態格局,推進通道建設高水準發展。

(李波 張榮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