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沙坪壩:建好望山見水的“人民城市”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23 15:55:47 編輯:李柯佑
image.png
五雲湖公園。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供圖

在城市建設中,“人民城市”有著具體的評價標準,那就是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提出的“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重慶市沙坪壩區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全力打造人民城市示範區。在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理念過程中,沙坪壩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打造“群眾家門口的風景”,讓城市更加柔軟更有溫度,一幅幅城市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微改造傳遞城市溫度

最近,家住沙坪壩區衛星半島花園的居民劉青宇出門散步時發現,周圍的環境變漂亮了,人行道也變寬了,走起舒服多了。

衛星半島花園位於楊梨路一側,居民散步、進出的通道主要依賴於楊梨路沿線的人行通道。“以前,人行道到這裡就斷了,要走一部分的車行道。”劉青宇説,本次改造的位置剛好位於楊梨路與站西路形成的丁字路口,前後30余米。最開始,這段人行道僅預留10公分寬的路面,通行不便。後來,相關部門用隔離樁區分出部分公路區域,供行人通行,但與兩側正常人行道有不少的高差。

今年3月中旬,沙坪壩區完成對該段道路的改造工作,不僅拓寬了人行道,還鋪設了人行道磚。“雖然改造工程看起來不大,但是真的讓大家出行方便安全了很多。”劉青宇説。

這樣的改變,在沙坪壩各地發生著。

鳳天大道兩側進行了微改造,對鬆動的透水磚進行了更換,下雨天時,市民不會因踩在鬆動地磚上而被濺一身水;金沙天街附近,新增設的潮汐車道,讓車輛通行更快捷;軌道環線上橋站周邊通過對危房微改造,新建停車位,出站口更通暢,出行環境煥然一新;岩口沿線花開正艷,新修的花池將人行道與車行道分開,“鬧市”也有了清幽花語;雪梨澳鄉小區出現沉降的廣場換了模樣,模範新村的路燈又多亮了幾盞……

緊扣人民城市示範區建設,沙坪壩區一批微改造、微治理民生實事提上日程。這些民生實事看似“微”“小”,但匯聚起來就是民生大事,加起來就是一本民生大賬。隨著這些“微”“小”實事的完工,普通老百姓享受到成果,獲得了實惠,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與日俱增。

生産、生活、生態有機融合

在西部新城,梁灘河“百里生態畫廊”已初見雛形。五雲湖公園傾城“身姿”初顯,385畝的湖光山色集納一身。一批社區、學校、醫院、體育公園融入城市風景,沿著水系、綠道向各個角落延伸,“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綠意盎然。

與此同時,沙坪壩的鄉村也經歷著一場“山鄉巨變”。田園、菜園、果園、花園和家園的“五園共治”讓鄉村花果滿園,鄉村環境變了樣;撂荒地、閒置農房被全面盤活,“沉睡資源”再次甦醒;積分制全面鋪開,村民愛參與、想參與鄉村治理,鄉村有了新活力;“詩意田園”打造升級,鄉村旅遊步子加快,鄉村的“土味”彰顯出“品位”,質樸中體現出大美,安放著都市人的鄉愁記憶。

磁器口片區這一歷經千年的知名“IP”,在如今積極挖掘新空間,打造新場景,培育新業態,植入新元素,迎來一場蝶變。今年,沙坪壩區在磁器口老街裏新打造的嘉濱巷子人行動線,經嘉濱巷、禹王巷通往龍山公園,通過提升綠化、增設燈飾等,以作畫和構圖的手法對沿線節點實施“微改造”,古鎮質樸氣息和文化意境更加濃郁,逐步打造為重慶最具象徵性的山城古鎮歷史文化核心,讓遊客、市民直呼“變化大”。

“潮涌嘉陵、風動歌樂”。這是沙坪壩人在新的征程上為這座城市展望的美好未來。

即將全面投用的重慶大學附屬沙坪壩醫院(沙坪壩區人民醫院)新院區緊鄰212國道,該項目總投資約22億,佔地面積101畝規劃床位1200張,配備了西門子雙源128排螺旋CT,飛利浦1.5T磁共振等高端醫療設備,在提供更好醫療服務的同時,優化了嘉陵灣區空間。

面積約10萬平方米的“兩溪花谷”,在駁岸消落帶內栽種巴茅、美人蕉、鳶尾、卡開蘆,並科學地配種桃樹、梨樹、李樹、楊梅、紅楓、芭蕉等,實現四季花開、四季聞香,多彩植物在不同季節呈現不同色彩。

濱江路沿線花開正艷,濱江休閒慢行系統中的濕地公園、廣場、親水碼頭等濱江節點正加快建設。

這是人民的城市。沙坪壩著眼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養宜遊,統籌形態、業態、文態和神態,推動城市有機更新,促進城市有機生長,歌樂山下、嘉陵江畔,一幅望山見水、春到嘉陵的江城景象正逐漸呈現。(裴梓臣/文 沙坪壩區城市管理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