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巫山一場鄉村振興示範現場“閱卷”會的背後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22-05-12 12:12:53 編輯:李柯佑

有學習才看得見變化,有對比才能激發奮進。5月9日至10日,重慶市巫山全縣鄉鎮黨委書記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深入曲尺鄉、雙龍鎮、大昌鎮、騾坪鎮、竹賢鄉鄉村振興示範點,觀摩學習鄉村産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

巫山縣委書記曹邦興,縣委副書記、縣長付嘉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鄧昌君,縣政協主席柴承剛等四大家領導出席現場會。

image.png

看到這些,感到了壓力

初夏的風,在碧綠的田野裏肆意飛揚,似乎想盡情地打開自己全部,讓現場觀摩學習的人全方位了解。

曲尺鄉的柑園村、權發村,在鞏固産業的基礎上,又把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作為重點,走出了一條生態旅遊和鄉村善治結合的路子。

以産業為點、旅遊為線串起的雙龍鎮鄉村振興之路,不僅盤活了資源,發展了産業,還成為鄉村建設和治理的強大引擎。

立足濱湖優勢,發展農業産業和鄉村旅遊,促進農旅融合發展,把大昌的光明村打造成了一個生態農業觀光與休閒體驗的親水山村。

此外,騾坪鎮的路口、義和村和竹賢鄉的石院、下莊村,在鄉村振興中,以“下莊精神”為魂,狠抓産業發展、人居環境改造和鄉風文明建設等,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短短二天行程,一路走來,一個個村莊綠樹紅花相互掩映,白墻黛瓦點綴其間,阡陌縱橫的原生態田園風光一覽無遺。

“花果山”、石上生花、親水光明、十里花溪、三生石院、天路原鄉……讓鄉村正由“一處美”向“處處美”、“一時美”向“持續美”、“外在美”向“內在美”轉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心之所向。一幅生態美、産業興、百姓富的壯麗畫卷正在巫峽大地徐徐展開。

“看到了兄弟鄉鎮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感到了很大的壓力。”曲尺鄉黨委書記徐培濤説,曲尺鄉産業發展基礎好,發展潛力大。但各鄉鎮你追我趕的勁頭越來越足,步子走慢一點就會被超過,“為此,我們必須始終保持如履薄冰的危機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使命感、精益求精的責任感,接續奮鬥,砥礪前行,加快建設三峽最美花果鄉、宜居宜遊示範地,才能展現曲尺作為。”

image.png

不想當參與者,要當承辦者

事業是幹出來的,幸福是奮鬥出來的。成績的取得,是各級幹部群眾團結一心奮力拼搏的結果。

柑園村農民夜校的“種子”培育活動,白坪村的人才引進案例,以及石院村的二名歲數相加超過100歲的駐村老幹部,都揭示了一個道理: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幹。

在全縣鄉村振興戰場上,聯繫各大片區的縣領導經常撲下身子、沉到一線,幫助各鄉鎮解決困難,指導各鄉鎮發展産業。各部門、鄉鎮以及廣大駐村工作隊員、村社幹部,長期在鄉村振興主戰場全身心投入、全方位工作,有苦有樂、有酸有甜。廣大群眾不等不靠,努力用勤勞的雙手讓日子更有奔頭。各級領導幹部團結帶領廣大群眾埋頭苦幹、真抓實幹,在全縣已經形成“説幹就幹、幹就幹成、幹就幹好”的良好氛圍。

“以前,我們建平鄉總是現場會的參與者。今後,我們要當現場會的承辦者!”在現場會上,建平鄉黨委書記趙曾勇語氣昂揚,顯得底氣十足。

近年來,建平鄉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農業,已建成2800畝驛路梨園、2000畝藝術茶園、500畝紅葉博覽園,正在建設2000畝百果莊園。同時,以旅遊為支柱産業,結合農旅融合,加快提升基礎設施配套,打造150戶巴渝美麗庭院,培育20戶鄉村農家樂,全鄉已走出一條農旅深度融合發展之路。産業興旺、鄉村美麗、群眾富裕——建平鄉不僅有信心,更有決心。

image.png

既是閱卷,也是出卷

走田間地頭,看變化發展,聽成功經驗,這既是一次“閱卷”,也是一次“出卷”。

“閱卷”是通過看發展、看變化,讓大家鉚足“比”的勁頭、增強“學”的主動、激發“趕”的動力、強化“超”的追求。

“出卷”是他山之石,學習借鑒好的東西,主動對表先進、搜尋不足,推動形成後進追先進、先進更前進的良性迴圈。

在各參觀點,現場介紹人無不提到了一點:黨建引領、群眾參與、社會資本注入……

實踐證明,只有農村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優勢鞏固好、發展好、發揮好,廣大群眾才會有堅強的“主心骨”。只有激發廣大農民參與“三變”改革的積極性,讓農戶唱主角,政府部門、農服組織和金融機構等靠前服務,不斷探索創新農業託管服務新模式,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才能為鄉村振興賦能助力。只有社會資本的不斷注入,才能為鄉村振興帶來“源頭活水”,充分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能。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兩坪鄉黨委書記陳逢玉表示,通過現場觀摩學習,他有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

他説,下一步,兩坪鄉要抓好鄉村産業之本、鄉村建設之根、鄉村治理之路、群眾路線之寶、苦幹實幹之魂,進一步弘揚“下莊精神”,以“寧可脫層皮,也要幹成事”的決心,抓好鄉村振興工作。

image.png

在鄉村振興希望的田野上跑出好成績

立下愚公志,開啟新征程。

縣委書記曹邦興強調,要大力傳承弘揚“下莊精神”,不忘初心、感恩奮進,努力在鄉村振興希望的田野上跑出我們這代人的最好成績,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和市第六次黨代會勝利召開。

曹邦興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牢牢守好“糧食安全、耕地保護、不發生規模性返貧”三條底線,做真做實糧食種植面積,鞏固糧食産量,加快撂荒地整治利用,以“長牙齒”的措施落地落實耕地保護紅線,建立健全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和集體資産經營管理。抓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三大重點工作。久久為功、持續發力,鞏固好“1+3+2”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産業,推動品種、品牌、品質“三品”建設,加大農産品銷售和深加工力度;抓好農村“三變”改革和“三社融合”,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此外,要強化黨建引領和組織保障、人才保障等,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抓好精神文明建設、鄉村公共服務、生態建設、數字鄉村等工作,抓好社會平安穩定和疫情防控等工作。


要紮實推進鄉村建設行動。克服思想認識偏差、村民參與意識不強、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塑形和鑄魂不夠等問題,堅持分類推進、保留原始風貌、突出群眾主體“三個原則”,因地制宜、穩紮穩打、久久為功,推動基礎設施從“補短板”向“促發展”轉變,讓廣大農民群眾在鄉村建設中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推動公共服務從“兜底線”向“高品質”轉變,豐富鄉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人居環境從“講衛生”向“更宜居”轉變,持續改善村莊人居環境,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移風易俗行動,提升鄉村治理水準。

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堅決貫徹黨中央疫情防控方針政策,堅決做好動態清零、常態防控各項工作,堅決履行好崗位責任、陣地責任,築牢疫情防控屏障,切實鞏固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要抓緊抓實抓細輸入性散發疫情處置,嚴格落實防控措施,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強化閉環管理,加強定點醫院、集中隔離場所規範管理,把好常態化防控交通入口關、社區落地關、重點場所管理關,加快推進疫苗接種工作,築牢群防群控防線。要抓好經濟發展,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強化投資環境和服務環境保障,落實好助企紓困政策措施,幫助解決群眾就業問題,全力維護安全穩定,加強防汛抗旱、地災防治、道路交通、建築、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工作。此外,要統籌推進下莊村建設,加快生態環境修復和整治力度,強化共同富裕、社會治理理念,把下莊村建設好、發展好,打造成全國鄉村振興示範村,推動全縣鄉村振興工作。


此次為期二天的考察學習和會議,是縣委、縣政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精簡會議精神,從而套開的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2022年第4次集中學習會、鄉村振興示範攻堅行動工作現場推進會和縣委農村工作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擴大)會,讓全縣黨員幹部有更多精力謀發展、抓發展。

會議期間,傳達學習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中國共産黨農村工作條例》等,還觀看了《下莊人》紀錄片等。縣農業農村委、縣鄉村振興局、大昌鎮、雙龍鎮、騾坪鎮、曲尺鄉、竹賢鄉等部門和鄉鎮作發言。同時,曹邦興還沿途開展了長江巡河和道路交通安全檢查等工作。

巫山縣領導譚觀銀、劉大勇、熊偉、陳松、黃勇、劉海燕、陳健、鐘履輝、翟小滿、水韋梁等參加現場會或出席會議。(巫山縣融媒體中心:盧先慶、 魯作炳/圖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