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江津:2021年農業總産值182.3億元

發佈時間:2022-02-07 16:42:33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肖方宇

image.png
高粱機收。圖片由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提供

五穀豐,笑聲揚;糧滿倉,國興旺。2月6日,筆者從江津區農業農村委了解到,去年,江津區實現農業總産值182.3億元、增長8.6%;農業增加值128.8億元、居全市第一。

2021年,江津區牢牢把握推動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主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保障糧食等重要農産品有效供給主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新成效。同時,充分發揮富硒資源優勢,突出發展富硒特色産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農業産業發展走上了一條“硒”望之路,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增綠。

“江津區依託區位和富硒特色産業優勢,重點發展富硒糧油、花椒、茶葉、蔬菜、水果、畜禽、水産、中藥材等主導産業,作為農業高品質發展的‘突破口’。”江津區農業農村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江津區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各類特色産業,産業發展勢頭良好。去年,全區糧食播種面積144.7萬畝、産量64.1萬噸。生豬出欄79.2萬頭,存欄50.5萬頭、增長9.4%,家禽出欄1363.9萬隻、增長7.7%。花椒種植面積57萬畝,鮮椒産量30萬噸,産值37億元、增長14.8%。茶葉種植面積4.6萬畝,産量2050噸、增長10.8%。蔬菜種植面積57.4萬畝,産量106.5萬噸、增長4.2%。水産養殖面積達到6.1萬畝,産量2.7萬噸、增長3.8%。中藥材種植面積2.7萬畝,産量7650噸、增長2%。水果種植面積24.1萬畝,産量25.8萬噸、增長7.8%。

“鄉村産業如何挖潛增收是江津區農業農村委重點思考的問題。”該負責人介紹,江津區從做強花椒産業、做大富硒産業、做精特色産業三方面,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産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江津是全國聞名的花椒之鄉。近年來,江津區立足花椒優勢,不斷做大做強花椒産業。去年,江津花椒被選入中國共産黨歷史展覽館展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品牌強國工程—鄉村振興行動”和 CCTV7“美麗中國鄉村行”欄目重磅推介江津花椒,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開通“江津花椒”專列,北京地鐵1號線鄉村振興專列刊登江津花椒。建成並投用江津花椒大數據平臺,江津區被批准創建江津花椒國家地理標誌産品保護示範區和江津花椒全程品質控制技術體系整建制試點。全區花椒種植面積達到57萬畝,鮮椒産量30萬噸,品牌價值達62.69億元。

富硒産業是全區現代農業最大亮點、最大抓手和最大優勢。近年來,江津區立足實際,最大限度發揮富硒産業優勢,集中成片發展糧油、花椒、茶葉等八大類富硒産業,讓富硒土壤的産能得到最大利用和釋放。去年,江津區推廣應用富硒標準化生産技術2萬畝,培育富硒養殖基地52個,打造富硒標準化産業基地20個,研發富硒茶産品、糠硒産品等新産品20個;舉辦中國·重慶(江津)第三屆富硒産業發展大會,成立富硒産業品質服務工作站,國家功能農業科技創新聯盟重慶辦公室落戶江津,認證富硒産品14個,富硒産值達116億元、增長16%。

在做精特色産業上,江津區柑橘、茶葉、中藥材等産業提質增效,錦程公司選送的塔羅科血橙、不知火獲得2021年重慶市“三峽杯”優質晚熟柑橘血橙類金獎、日係雜柑類銀獎,成功開發出了臭黃荊茶、臭黃荊面、橄欖膏等系列産品,“江津茶葉”榮獲“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石門李家、吳灘現龍成為全國鄉村特色産業億元村。

此外,江津區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以農業“接二連三”為導向,著力推動全産業鏈發展、鄉村旅遊産業發展、農村電商發展等,促進農業品質效益顯著提高。

在升級農産品加工上,去年白沙工業園被評為“重慶市50億級農産品加工業示範園區”,新培育農産品加工規上企業11家,總數達57家。農産品加工業總産值260億元、增長14%。

在鄉村旅遊提質增效上,貓山茶葉旅遊路線榮獲“重慶十佳精品茶旅線路”,建成市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鎮(村、點)17個。魯能美麗鄉村、西湖鎮駱來村被評為“重慶市智慧旅遊鄉村示範點”,先鋒鎮保坪村獲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實現綜合收入66.8億元、增長7.4%。

在農産品電商上,江津區成功召開重慶農産品電商銷售幫扶行動計劃冬季發佈會暨全市“網際網路+”農産品出村進城現場推進會。石門鎮晚熟柑橘清見成為網貨“爆品”,在抖音生鮮果蔬爆款榜“霸榜”,排名全國第二。農産品網路銷售額8.8億元,增長3%。

在招商引資上,去年江津區在農業方面招商引資簽約項目17個,簽約金額68.2億元。同時,江津區加強出口業務指導,全區出口農産品10余類、出口國家30多個,進出口總額達15.3億元,特別是花椒“自營型出口”取得歷史性突破。積極融入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帶,同四川省郫都區、合江縣、屏山縣等簽訂了合作協議。(鄧浩、董志慧、蘇俊傑/文 圖片由江津區融媒體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