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建個公廁方便多了,不管是等著接學生還是坐公交,以前想上廁所都找不到。”1月23下午,在319國道西環路公交車始發站旁邊的無水生態公廁門口,準備乘車的馮婆婆讚不絕口。
不光是馮婆婆,附近的居民、乘客都對這座公廁大為讚賞。由於這裡是個公交車始發站,由此發車的公交車較多,聚集的司機也較多。“沒有公廁前公司還專門為我們司機租了個民房衛生間,有點遠,很不方便。”101路公交車司機張師傅告訴筆者,現在有了這個公廁,司機和乘客都很方便。
公廁建築面積60平方米,從外形看整個建築簡樸大方,最大的特點,就是無水生態公廁。
那便池如何沖洗?廁所如何保持清潔呢?都去哪兒了呢?據介紹,無水公廁與傳統有水公廁相比,蹲位有差別,採用國際先進的源分離技術,如廁完畢後不用水沖,直接對大小便進行源頭分離,排泄物進入降解裝置後,利用微生物菌將糞尿降解成為液態和固態有機肥,實現排泄物資源化無害化處理。
筆者注意到,整座廁所乾淨整潔,且總體上並沒有異味。公廁保潔員説,每天都要對公廁進行打掃、消毒。公廁內四面通風透氣,裏面還有“刷臉”取廁紙、濕度溫度顯示屏等智慧設備。
“因為這條道路是國道,不具備雨污管網,如果建普通公廁有難度。”銅梁區城管局設施所工作人員戴浩然介紹,這種無水生態公廁的建設中不需要鋪設供水管和排污管道,沒有排放和臭味,既對周邊環境友善,又有選址靈活的優點。
筆者了解到,根據全區2021年民生實事工作安排,銅梁去年新建5座公廁。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區共有可供市民如廁的廁所超過200座,不僅有市政公廁,還有農貿市場、車站、加油(氣)站等社會單位廁所,以及近70個機關事業單位對外開放廁所。群眾“方便”更方便。(李慧敏/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