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姿多彩,開放包容,兼收並蓄……
這是大足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積澱;
“東方藝術明珠”、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産、重慶最具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符號……
這是大足最為靚麗的城市名片;
……
近年來,重慶市大足區堅持高點定位、等高對接、國際引領,全域打造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加快建設國際知名旅遊地、世界知名研究院,進一步提升大足石刻的國際影響力、吸引力、美譽度。“十四五”開新局,大足區將持續弘揚大足石刻中所蘊含的“慈、善、孝、義、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做靚近悅遠來、主客共用、享譽世界的文化會客廳,建強連結成渝的“兩高”橋頭堡。
高點定位全域建公園
能謀全局者方能謀一域,能謀久遠者方能謀一時。
萊茵河畔的科隆大教堂被譽“歐洲塔尖”,它之所以成為經典,就在於一張圖紙管用600年!
這個事例告訴我們,高點定位,規劃先行的重要性。
大足正處於文化産業破局的關鍵時期,時不我待。要進一步擦靚大足石刻這張世界遺産名片,高起點的目標定位和大手筆的科學規劃必不可少。有了定位和規劃,才能胸中有全局,眼中有目標,腳下有路徑。不然,難免一哄而上或渙散無序,産業破局和崛起大受影響。
大足石刻屬於全人類,更承載著大足人的光榮和自豪。今年,大足將全域打造大足石刻文化公園。
攜手編制長征、黃河等國家文化公園規劃的清華大學團隊,系統編制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建設規劃,舉全區之力將之打造成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載體、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重要基地、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的重要支撐、巴蜀文化旅遊走廊的重要引領。
與敦煌、龍門、雲岡一起,爭取中國石窟寺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著力把大足石刻打造成中華文化重要標誌。
建成投用大足石刻遊客中心、十里荷棠等一批文旅項目,做大世界遺産遊、做強溫泉養生遊、做靚醉美鄉村遊,加快打造高端酒店、高檔民宿。
豐富龍水湖旅遊度假區文旅項目,將生態遊與文化遊深度結合,建好石刻博覽園。
打造荷棠夜市等一批有“煙火氣”“大足味”的夜間經濟,讓更多群眾在這裡因美食而流連忘返。
按照二十四節氣,每隔半個月舉辦一次特色節會,讓大足“月月有看頭,季季有精彩”。
大足還全力建設世界知名研究院。
圍繞打造世界一流的石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世界一流的綜合性學科、世界一流的人才團隊、世界一流的旅遊景區的目標,加快把大足石刻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知名研究院,形成“北有敦煌,南有大足”的學術雙星格局。
依託大足石刻研究院,推進南方石窟寺保護研究利用。謀劃聯合中國四大石窟,爭取國家部委支援,共同打造一座國家級的文化公園。
高等對接撐起“強筋硬骨”
要建設一個海內外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大足正在向國際化靠攏。
9月26日,“十里荷棠·山灣時光”荷棠寒舍鄉村振興民宿項目開業。該項目總投資8500萬元,融入了石刻元素,以巴渝民居為基礎,建成大足鄉村會客廳、鄉村振興展示廳、荷棠月色餐廳和6棟大足特色民宿及相應配套景。
萬丈高樓從地起,這只是大足按照國際標準,強化要素保障的一個縮影。
做精旅遊餐飲業、完善旅遊交通、優化景區線路、提檔景區設施、豐富旅遊業態、研文創産品……一系列的措施,支撐大足建設國際知名旅遊地的“鋼筋鐵骨”逐漸“強硬”了起來。
具體表現為年底前,全球前100名的餐飲品牌入駐,10—20道符合國家級接待的菜品面世;到2022年,按照國際一流標準,規劃建設旅遊酒店、國賓酒店、度假村、高端民宿等配套;到2025年,優化城區至景區、景區之間交通線路,構建快進慢遊立體交通網路;到2023年,整合資源,優化旅遊路線,對吃住行遊購娛全方位推介,滿足不同消費群體來足參觀遊玩的消費需求。到2022年,設置多語種(中英韓)景區標識標牌,優化垃圾箱體、觀光車等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堅持全天候、全方位、全家福,做到360度、24小時處處都有景點、景區、景觀,讓一家老小、男女老少都能找到適合的業態;開展聯名文創,將大足文化元素植入到各類物品。
針對重點項目,大足始終堅持國際化標準建設——
十里荷棠堅持等高對接、國際一流,融入石刻元素,改造民房風貌;
大足石刻遊客中心計劃修建登山索道,打造網紅打卡點;
加大城市文化植入,打造巴蜀味、歷史感、時代風、國際范的景觀道、人文道、旅遊道,做到文化復活、生態做靚、品質提升;
計劃修建主題公園、碑林公園、雕塑公園+酒店+文旅綜合體、畫家工作坊等。
“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從內到外塑造一個具有國際范的大足旅遊形象。”區文旅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説。
國際引領用精彩故事向世界發聲
10月3日,4集紀錄片《大足石刻:石頭上的世界》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科教頻道(cctv—10)《探索發現》欄目中播出,在國慶長假期間,帶領廣大觀眾足不出戶,即可領略世界文化遺産——大足石刻的無窮魅力。
在國際化傳播語境下,該紀錄片首次將大足石刻同其他世界文化遺産相對照,站在世界文明發展史的高度,將大足石刻放置於人類文明發展進程和中華文化發展進程中,是以“全球史觀”從石雕藝術、科學技術、美學文化等多元角度進行綜合解讀的一次全新觀照和研究。
“這部紀錄片站在和肉眼觀察不一樣的角度,重新講述了大足石刻。”有網友在觀看紀錄片後感慨。
大足石刻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這是大足石刻的驕傲,大足人的驕傲,更是全國人民的驕傲。為傳承利用好這一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大足當好“講解員”,向全人類講好大足石刻中所蘊含的“慈、善、孝、義、廉”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用文化整合世界,為人類貢獻文明。
今年3月,最新修訂的國家統編教材《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有了新變化:在第12課《宋元時期的都市和文化》中,大足石刻釋迦牟尼涅槃聖跡圖躍然紙上。讓每個孩子都對大足石刻心生嚮往。
大足還與四川大學等高等院校聯合成立大足學科研究學院,與中央黨校合作,緊扣中國共産黨黨史學習教育,確定研究課題,挖掘“慈、善、孝、義、廉”等文化元素,打造政德教育基地,讓更多的人看到大足石刻中文化的流淌,提升大足石刻教育、教學、教化能力。
此外,還將通過引進國內外知名人才、機構,不斷加強與名師、名家、名流合作,與國際知名院校、科研院所精準對接,創辦“大足學”國際期刊、國際論壇,引入具有國際傳播經驗和國際視野的團隊,形成國際傳播體系,做好“傳統+現代+科技”的結合,講好大足故事,進一步擴大大足的國際影響力。
到2025年,全區文旅融合發展水準明顯提升,大足石刻文化公園基本建成,龍水湖建成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十里荷棠”産城景融合示範片全面建成,一批美麗鄉村成為國家級示範點,成功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大足知名度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全區旅遊總收入達到300億元,旅遊人次達到5000萬左右。(陳龍/文,大足區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