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破舊擁堵的城鄉結合部,如今交通暢達、綠植花草縈繞;曾經閒置臟亂的城市“邊角地”,如今已整理修葺,景色悠悠;曾經昏暗的背街小巷,如今管理制度健全,“燈火通明”......
“這是榮昌啟動城區環境整治重點民生實事,針對城市面貌、城市交通和城市管理尚存‘瑕疵’,多點同步實施‘微整形’後取得的實效。城區正呈現出住有宜居、出行暢達的‘新常態’。”10月12日,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城鄉結合部:除疾治亂繪出“新畫卷”
10月11日,天空不時飄灑細雨,卻沒能打亂榮昌施濟橋匝道工程部搶抓工期的腳步——大型機械正火力全開鑿路基,為道路換填、澆築匝道連接道做準備。
“目前,匝道工程已完成80%,預計11月中旬通車。屆時,城區到廣順方向、吳家方向全面使用獨立車道,將極大改善城鄉結合部的交通擁堵問題。”榮昌區住房城鄉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的投用,標誌著城區5個主要出入城路口(即榮古路口、榮吳路口、榮雙路口、成渝高速路榮昌東下道口、施濟橋路口)整治全面完成,涉及面積730余畝。將這幾個路口作為城區環境整治重點民生實事的重中之重,緣于它們均處於城鄉結合部,存在市政設施破損、違法建設、違規市場、環境污染等“頑疾”,嚴重影響城市的交通、顏值與內涵。
整治涉及面積廣、商戶居民多,如何啃下拆、建這塊“硬骨頭”?“高位推動,分類施策。”該負責人言簡意賅回答道。
高位推動方面
榮昌區專門成立城鄉結合部綜合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針對突出問題確定整治方案、明確整治措施。通過區委、區政府各級領導開展10余次“馬路辦公”、召開20余次專題調度會,有力保障整治工作的有序推進。
分類施策方面
榮昌區採用疏堵、完善基礎設施、消除衛生死角、增建城市配套等方式,切實消除城鄉結合部安全隱患。如今,“馬路拉鏈”“空中蜘蛛網”等城鄉結合部通病全部祛除,道路兩旁30米範圍內均實施城市綠化或林業綠化,一幅幅路暢、景美的城鄉結合部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城市閒置“邊角地”:因地制宜上演“變形記”
“這一片破敗老舊的房屋變身成‘公園’後,方便市民沿河慢遊百竹園,感受城市的清新自然、風景如畫,成為大家休憩的好去處。”10月11日,榮昌東高速下道口,曾經毗鄰榮峰河而建的近5000平方米聯排老舊房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停車場,併為周邊居民增添又一閒時“打卡地”。
該停車場有何特別之處,緣何如此受寵?“以前這裡亂排放、亂停放現象嚴重,大家深受其煩。如今推窗見景,功能完善,還能作為休閒小憩之地。”周邊居民周正陸説。原來,這一帶毗鄰加油站、車站,曾是副食、汽修等行業的聚集地,環境衛生、交通狀況亟待改善。在城區環境整治工作中,榮昌區結合其區位及周邊功能配套需求,在拆除老舊房屋後因地制宜建設停車場。除停車區域外,將大量區域用於布設休閒設施。如今項目建設完成,停車場已是綠植掩映、涼亭矗立、休閒座椅排列、公廁花墻環繞,成為群眾身邊的“功能式微型花園”。“像這樣的城市閒置‘邊角地’改造範例還有很多。”該負責人介紹,針對城區規劃建設過程中“遺留”或處於管理“盲區”的閒置土地,榮昌區以施行綠化、美化工程為主,對能因地制宜賦予職責功能的,儘量物盡其用。
截至目前,榮昌區已對約290畝城區閒置土地開展綠化美化,著力改善城市品質,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生活環境。
背街小巷照明:查漏補缺照亮“回家路”
排線、布樁、安燈、通電......10月8日,海棠大道114號居民樓旁,榮昌區城市管理局市政設施維護隊的工作人員有條不紊施工作業。當天晚上,約90米長的巷道上,5盞路燈開始“營業”,為巷道兩旁“三無”小區、安置房的居民照亮回家路。“工作人員發現路燈問題後,便立即到府解決。為居民出行帶來了便利,大家感到很溫暖。”該路段居民對市政設施維護隊主動高效解難題表示讚許。10月4日,市政設施維護隊督查小組發現該區域晚間“黑燈瞎火”後,立即組織人員了解情況。該路段以前主要靠某家屬院圍墻上的路燈照明,近段時間路燈損壞,對居民夜間出行帶來不便。督查小組經與居民、網格員等商議方案,完成報備、籌備等相關工作後,立即著手巷道添置路燈事宜,及時解決了居民“門前一抹黑”的燃眉之急。“能快速有效解決群眾身邊的‘光亮’問題,得益於‘查漏補缺’機制。”區城市管理局市政設施維護隊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榮昌大力實施背街小巷照明工程,城市亮燈率實現全覆蓋,當下主要工作便是查漏補缺,確保居民時時處處出行“有光”。
路燈“查漏補缺”機制,即區城市管理局市政設施維護所成立督查組,不時對老舊、“三無”小區等地進行巡查,對發現的路燈“缺位”“失明”等情況及時報備;區城市管理局市政設施維護隊成立巡查小組,常態化對城市主次幹道、背街小巷的路燈開展檢查、維修,保障路燈亮燈率和城市光源充足。同時,在老舊、“三無”小區等醒目位置張貼路燈報修牌,在城市路燈電桿上印製保修電話,方便群眾實時報修路燈故障,實現發現故障第一時間響應、第一時間排除,切實照亮居民回家路,進一步提升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張瀟予、蔣坤紅、薛鵬 /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