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梁大廟鎮:以現代高新蠶桑産業帶動鄉村全面振興

發佈時間:2021-09-30 10:54:57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李柯佑


9月29日上午,秋光明媚。在重慶銅梁區大廟鎮三品村,10多位工人正在抓緊興建一棟建築。

“在建的這棟建築是工廠化養蠶車間,也是西南大學、村集體經濟組織和企業業主共同興建的智慧化養蠶車間。它顛覆了沿襲數千年的傳統養蠶模式,建好後不僅可以實現每年近20批次的階梯式養蠶,徹底改變了過去千家萬戶分散零星養蠶耗費大量人力且效益低下的問題,而且蠶繭産品品質將進一步得到提升。”鎮黨委委員熊傳倫説,目前,這樣的車間除三品村在建外,雙馬、黃升村的工廠化養蠶車間也在抓緊建設之中。

image.png

大廟鎮地處銅梁南部山區,境內東、西兩山對峙,小安溪河流經多個村子,渝蓉高速公路、銅永省級公路穿境而過,是銅梁區養蠶第一大鎮。過去,農戶採取傳統的蠶簸養蠶,不僅消耗大量人力,而且每年只能養上四季蠶,農民實際收益低的情況影響了蠶桑産業的發展。近年來,大廟鎮與西南大學深度合作,在蠶桑産業專家團隊的指導下和共同參與下,把科技創新作為破解傳統蠶桑産業落後生産方式的突破口,經過幾年實踐,依託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電商化工作方法,創新推出工廠化養蠶,並開發出5大系列蠶桑産品。

image.png

在三品村專家大院外墻壁上,張挂著《西南大學生物學博士後流動站銅梁基地》、《西南大學蠶絲科學與技術團隊研究基地》匾牌格外醒目,走進升級改造的茁源現代蠶業工廠化車間看到,小蠶共育室、大蠶飼養室、飼料加工室、蠶繭烘乾室等專用車間均將實行機械化智慧化作業,以後整個車間僅需數名技術人員操控儀器設備,就能完成整個生産流程。

據介紹,採用智慧化、工廠化養蠶不直接用桑葉,改用桑葉粉和其他營養物質經過科學配方而成糕狀飼料,生産的蠶繭不僅産量高,而且品質好。與此對應的是在原料生産環節,基地建立了標準化機收桑園,不再由人工一片片地採摘桑葉。桑園採用優質蛋白桑品種,進行密植栽培,每年可收割5—6茬,機收後的桑枝、桑葉經過機器粉碎後碾壓成家蠶飼料的主要原料。

在三品村,3個加工桑系列産品的鄉村振興車間正在按照國家食品衛生許可要求進行升級改造,技術工人一邊安裝不銹鋼現代化加工設備,一邊調式設備的性能。

image.png  

“從2019年以來,落戶三品村的茁源公司與西南大學深度合作,走出了工廠化成功批量培育小蠶的第一步,解決了村、社多批次大面積工廠化養蠶的種源問題。”李金洋説,不僅如此,鎮裏還著力延長蠶桑産業産品鏈條,開發出了桑葉茶、桑葉粉(食品級)、桑葉菜、桑葚酒、桑葚飲料、桑葉面、蠶絲被等。今年,鎮裏又按照標準化的要求著手實施桑蠶系列産品設備設施的升級換代,開發高品質且適應市場需要的蠶桑系列産品。

而果酒、果飲料加工幾個車間也在茁源公司蠶桑基地即將建成投用。三品村第一書記王登洪告訴記者,車間安裝的全部是先進的智慧化流水線設備,目前正在測試階段,預計在今年10月投入生産。

在大廟鎮場鎮,一個電商展示銷售中心已經正式建成,150多平方米的展區裏,擺放著琳瑯滿目的蠶桑系列産品,並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拓展市場。

在三品村滄海桑田蠶桑基地,1200畝鬱鬱蔥蔥的桑林像鋪在青山下的綠毯,産業公路和採摘步道橫豎成行,古香古色的亭閣、廊道分佈其間。村裏利用700畝面積的優質桑果舉辦的果桑節每年迎來上萬遊客,鄉村採摘遊在給三品村帶來勃勃生機的同時,豐富的桑果也為桑果系列食品、飲品開發提供了優質的原料。

建設現代蠶桑基地必須要有優美的鄉村環境,今年,鎮裏啟動了新村貌建設。走進産業核心區的三品村5、6社,一棟棟新改造的紅瓦黃墻的農房格外引人注目,農家房前屋後乾淨整潔、花樹相伴,太陽能路燈、垃圾分類箱桶有序分佈在院落和公路邊上,參加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為村民的自覺行動。

“大廟鎮在依託創新驅動打造國家現代高新産業強鎮工作中,把發展現代蠶桑産業做為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的有力抓手,把村集體經濟增收和群眾致富緊密結合,把現代蠶桑産業與大健康産業有機融合,通過西南大學蠶桑業專家的科技引領,延伸産業鏈,佈局創新鏈、提升價值鏈,以産業振興帶動鄉村全面振興,努力實現産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目標。”熊傳倫説。(趙武強、李拉拉/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