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立足“促交流、穩台資、招臺商、增經貿、爭人心”5個目標 推動渝臺融合發展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發佈時間:2021-09-26 17:00:04 來源:重慶日報 責任編輯:何靜怡

2021年是全市對臺工作邁開新步子、開創新局面的一年。

在中央臺辦指導下,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重慶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在“精準”上下功夫,立足“促交流、穩台資、招臺商、增經貿、爭人心”五個目標,深耕基層、深耕經貿、深耕人文,鞏固拓展渝臺交流基本格局,著力全面提質增效,推動全市對臺工作實現新發展、取得新突破。

新作為

渝臺往來持續熱絡、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基層、經貿、文化,是我市對臺工作著力“深耕”的三個方向。

通過整合工作資源,調動全市力量,多渠道、寬領域、深層次開展一系列渝臺交流活動,渝臺往來持續熱絡、交流合作不斷深化。

交流基地作為渝臺交流的展示窗口、靚麗名片和重要陣地,為兩岸民眾暢敘親情、回顧歷史、品味文化搭建了重要平臺。我市持續推進渝臺交流平臺建設,成功打造“3+16+1”交流基地工作平臺,即3個國家級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包括重慶抗戰遺址博物館、彭水蚩尤九黎城、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16個市級對臺交流基地,包括南泉抗戰舊址群、重慶巾幗園、磁器口古鎮等;1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交流示範點——重慶建川博物館,開展對臺重大活動的資源基礎堅實。

不僅如此,在經濟、文化、基層等領域開展的系列交流活動紛紛走上“雲端”,持續深化兩岸交流。今年,雖因疫情衝擊等因素影響,導致渝臺交流交往受限,但重慶克服困難,創新思路,通過線上線下多形式開展對臺交流。例如,在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基地彭水蚩尤九黎城舉行的庚子年祭祀蚩尤大典,兩岸苗族後裔和少數民族同胞通過線上直播方式共襄盛舉,網上遙祭先祖蚩尤。再如,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岳飛文化夏令營活動,以研學、集會、歌舞、文學、繪畫、參訪等形式,採取視頻連線和網路圖文直播方式開展交流,吸引217名台灣師生廣泛參與。

中華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的源泉,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重要紐帶。重慶與台灣歷史淵源深厚,在兩地交往合作中有著獨特優勢。為此,重慶深入挖掘巴渝文化、抗戰文化、三峽文化、少數民族文化、岳飛文化等優勢資源,精準策劃開展對臺交流重點項目,培育我市兩岸交流特色新品牌,促進對臺交流提質增效。

“海峽兩岸記者川渝行”聯合採訪活動就是最好的印證。據悉,在活動中,參團媒體發出關於重慶段活動的各類原創新聞稿件115篇,大陸各平臺關於整個川渝行活動新聞報道的覆蓋量達1.8億人次,島內各平臺覆蓋量達400萬人次。

新業績

今年前6月新增台資企業40家、同比增加42.9%

今年,我市積極發揮區位、生態、産業和體制優勢,以“辦好活動、建好基地、助推園區、強化措施”為重點,推動渝臺經貿穩步提質。

我市連續組織舉辦了十二屆“重慶·台灣周”和海峽兩岸中小企業合作重慶峰會、海峽兩岸電子資訊産業合作高峰論壇等活動,持續做好承接“台資西移”對接活動,繼續擴大渝臺電子資訊産業合作,引導台資企業積極融入大數據智慧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積極推動台資企業轉型升級。同時,為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戰略,構建對臺經貿合作機制,川渝兩地臺辦簽訂了《深化川渝對臺交流合作促進臺胞臺企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積極推動臺企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和我市高品質發展。

數據是最好的佐證。

2021年1-6月,我市新增台資企業40家、同比增加42.9%,實際利用台資6.46億美元、同比增長1013.8%。截至2021年6月,我市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907家,累計實際利用台資70.89億美元。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14家。2021年1-6月,渝臺貿易額為32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4%。台灣是重慶第五大貿易夥伴,渝臺經貿合作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好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好服務的加持。

我市持續深入開展“親商穩商引商”專項活動,走訪調研涉臺園區和台資企業,幫助協調解決疫情衝擊、勞動力成本增加、原材料漲價、關鍵零部件受限等現實困難問題,支援在渝台資企業穩定發展、做大做強。落實保障台灣同胞福祉和實現同等待遇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紮實推進《重慶市台灣同胞投資保護條例》修訂工作,解決“26條措施”“11條措施”“農林22條”和“渝臺58條”等惠臺政策落實中的障礙困難,暢通服務台胞臺商“最後一公里”。

與此同時,我市還不斷加大力度讓臺商紮根重慶。“以建好涉臺園區為抓手,辦好活動平臺為載體,強化招商引資力度,推動臺企融入和服務我市高品質發展。”市委臺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建立了7個國家級、市級涉臺園區,並重點推進重慶(大渡口)台灣中小企業園建設發展,完善産業扶持政策,打造重慶海峽兩岸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為兩岸青年創業發展搭建重要平臺。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成功舉辦的“臺企西部行”活動,助推近20家台資企業和項目落戶重慶,總投資額達14億元人民幣。

新契機

聚焦臺胞臺商臺企期盼訴求主動開展活動

我市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為台灣同胞提供同等待遇,讓臺胞真切感受到親情與善意,增強在渝工作、生活、學習的幸福感、獲得感。

今年,我市對臺工作系統以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和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聚焦臺胞臺商臺企期盼訴求,主動開展系列活動,把解決臺胞、臺商、臺屬的具體困難作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重要內容,按照“去除存量、控制增量、提升品質”的思路,嚴格落實領導包案制度和多元化解機制,依法有序、積極穩妥推動涉臺矛盾糾紛化解。今年以來全市受理47件涉臺案件,息訴結案39件;中央臺辦重點督辦的7件案件,已結案6件,一批事關臺胞切身利益的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也是‘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之年,更是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重要年頭。我市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把握形勢、堅定信心,積極開拓、砥礪奮進,引導臺胞臺商參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推動渝臺融合發展走深走實、行穩致遠,為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市委臺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數讀渝臺經貿交流>>>

●2021年1-6月,我市新增台資企業40家、同比增加42.9%,實際利用台資6.46億美元、同比增長1013.8%

●截至2021年6月,我市累計批准台資企業1907家,累計實際利用台資70.89億美元

●投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214家。2021年1-6月,渝臺貿易額為327.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9.4%

資料來源:市委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