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5月13日訊 結束了漫長的寒假,老師和同學們終於回到了校園。由於疫情,大家的生活方式和習慣發生都要改變。面對疫情帶來的變化,學生適應情況如何?如何做好家校溝通,讓家校合力共育學生成長?重慶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高度關注疫情對學生生活、心理的影響,通過開展“希婭聊天時”交流活動,走進學生內心,幫助學生適應疫情期間的學習生活,以更好地狀態去應對生活的變化。
劉希婭校長與孩子們在一起
“我和老師們商量,除了日常校園裏隨機交流和主動邀請部分孩子代表聊天以外,通過採取隨機抽取班級、隨機抽取學號的方式,隨機産生學生代表,進行“希婭聊天時”交流活動,儘量保持每週活動一次以上。”劉希婭介紹,孩子們認為這樣的方式很好,可以大家互相説説心裏話,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還能和希婭校長一起見面聊天。
在謝家灣小學,孩子們早已習慣了像這樣與校長平等交流。對於學校的大事小事,他們有時也會提出自己的意見。近來,她和孩子們的交流都是圍繞“疫情對我們的影響”話題。“同學們談到校園沒有了豐富的社團活動,學校缺乏生機與活力,有些興趣特長課程也暫時不能開展,但這樣的校園生活還是比在家裏學習好,至少還可以和老師們、同學們在一起。”
劉希婭與學生交談
“印象最深的,是和一位六年級的男孩四十分鐘左右的聊天,尤其是他的沉著穩健。”劉希婭説,她細心詢問了男孩線上上學習和在校生活的感受,男孩語氣輕鬆地表示一切適應良好。隨後,劉希婭了解到男孩的願望是“希望爸爸多陪陪他。”下班後,劉希婭先與班主任交流了男孩的情況,再聯繫了他的爸爸,交流了孩子的情況,特別轉達了孩子的願望,並強調自己會跟進了解他是否做到了多陪陪孩子。“他爸爸很意外孩子會有這些想法,會聊這麼多內容,還這麼理智淡定。不過,也承認自己過去的確陪孩子的時間太少,相處時也沒有什麼話説,答應以後一定會多陪陪孩子。”劉希婭説。
在劉希婭看來,利用課餘時間與學生談心,不僅是日常工作,也是她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履行職責的一個重要途徑。利用到各地講課、調研及微信公眾號互動等渠道,她收集整理出很多有用資訊,並提煉形成為代表建議。她連續8年在兩會上提出修改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方案的建議。去年,教育部在啟動修訂時,也專門邀請她參與修訂研討。
劉希婭談到,自己的建議受到重視,並且成功啟動,給她很大的鼓勵,這段時間,劉希婭正在修改完善1份議案和11份建議,準備在全國兩會上提交。其中包括對《教師法》內容的修訂、提升教師課程能力、保障教師權益、關注孩子心理健康等內容。她表示,疫情之後要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希望全國的中小學都能提高對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充實心理健康教師隊伍。
如今,學校已經全面複學,為做好新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5月12日下午,“劉希婭校長工作室”的三十幾位成員如約而至,校長們在就疫情對學校生活的影響以及對策展開討論。(冉碧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