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圖片致謝:Thomas Eller 艾墨思)
2018年7月21日,偏鋒新藝術空間的畫廊年度展覽——《抽象群展》的第十一回“抽象——一種繪畫修辭:中德藝術比較研究”拉開帷幕。此次展覽由Thomas Eller(艾墨思)策劃,匯聚了中德兩國16位藝術家的抽象作品。德國藝術有著極為深厚的繪畫性抽象傳統,自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的奠基時期起,即引領發起了卡塞爾文獻展等其他重要展覽。因此,德國藝術家對於很多中國藝術家而言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譚平 《無題》2016年, 布面丙烯 200×300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中國極具影響力的當代藝術家譚平,曾于90年代初期在德國學習,與偏鋒新藝術空間合作多年。此次展出的作品《無題》融入了色彩的對比,又利用重色做大面積的覆蓋,産生了視覺空缺,並與被覆蓋的線條形成平面的節奏,但整體依然保有筆觸和色塊的流動感和柔軟度,既有西方現代藝術的理性構成,又流露出東方藝術傳統的空靈和靜謐。他的藝術作品與伯納德·舒爾茨(1915-2005)和卡爾·弗雷德·達門(1917-1981)的作品一樣獲得了高度關注。
伯納德·舒爾茨 《真實》(Leibhaftig)1989年,布面油畫 140×120 cm (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而這兩位德國藝術家的作品普遍被囊括在德國重要的美術館和私人收藏中,伯納德·舒爾茨與卡爾·弗雷德·達門是德國戰後(在經歷災難般的納粹統治時期後重返文化國家的重要時刻)重要的藝術流派“非定型藝術”的先驅者和參與者。德國藝術的重生是他們齊心協力努力的結果,並在創立文獻展時期達到頂峰。舒爾茨的作品在富有衝突感的色彩之中利用明暗和純灰建立了空間秩序,但他卻讓形象自然生長,描繪出無數聚散的細節,對既定的時空完成了一次重構。
卡爾·弗雷德·達門 《物之遠景》(Tele-Landschaft mit Objekt)1969年,綜合材料 83.6×38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幾位中國藝術家的參展作品對線條的意識更強,並致力於人與材料的和諧,達到一種自然的活力。
藝術家王川在作品《欲罷》裏營造了一個混沌的世界,從中依然能感受到畫筆在飽蘸顏料時留下的痕跡,它們相互交疊融合,時而分明,時而隱晦,書寫的連貫性與樸厚的色調將畫面統一起來。康海濤在表現材料與人的互動關係時更為直接,採用了最簡單的鉛筆和畫紙,黑白灰産生出空間與形體的幻覺,紙與筆的摩擦痕跡猶如文人畫的筆墨,呈現出鉛筆的質感和排線的抽象美。而藝術家王光旭則直接把樹枝作為作品的主體形態,將荷葉覆于其上,産生出微妙的關係。
王川 《欲罷》2006年,布面油畫 130×200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康海濤 《無題》2011年,鉛筆素描 82×61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王光旭 《無題 1 》2017年,樹枝,荷葉,綜合材料 490×150×120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陳心懋《靈石圖5》2013年,紙本水墨,綜合材料 33×33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黃佳 《2018.6》2018年,布面丙烯_100×100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劉堅 《被遺忘的城市 2》2005年, 布面丙烯 176×196 cm
相比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參展的幾位德國藝術家的抽象繪畫便明顯具有工業文明的烙印——精確的邊緣線,平滑的質感以及幾何形態“建構”了畫面。不僅如此,他們對於藝術史的關注也十分深入。恩裏科·巴赫的作品《RDARMX》借用了倫勃朗的油畫作品《杜普教授的解剖課》的圖式,把其中的具體形象皆以矩形來代替,但依然保留了後者基本的色彩和光線,形成一種令人熟悉的陌生感。卡爾·弗雷德·達門則直接營造了一個工業製成品的鑲嵌形態,作品的色彩和質感在二維和三維結構中若即若離,挑動著觀眾的視覺感官。
恩裏科·巴赫 《RDARMX》2014年,布面油畫 240×300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本傑明·阿普爾的作品常常以矩形和垂直相交的直線框架構成,他的繪畫也不例外,純色的顏料也以矩形的方式層層疊加在畫布上,使得其不再受到畫面邊框的限制,與地板,墻壁,房頂等真實空間融為一體。
本傑明·阿普爾 《將桌子置於角落 26》(Den Tisch in die Ecke stellen 26) 2016年,布面油畫 50×40 cm(圖片來源:偏鋒新藝術空間)
抽象藝術的發展歷程漫長、複雜且具有很強的國際性。如果沒有亞洲藝術的潛在影響,歐洲及之後的美國現代主義藝術不會經由相似的路徑發展。同樣,1978年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藝術家們開始將目光轉向西方藝術和藝術家,試圖與全球語境下的當代藝術重新建立聯繫。很多藝術家關注到德國藝術,亦或選擇去德國深造,歸國後開啟職業生涯。此次參展的兩位藝術家,譚平、何健分別於1989年至1994年、2005年至2011年在德國學習。這種相互的關係都使得中德兩國各自的抽象藝術獲得了養分。
張羽《上墨與閱讀》2018年,行為裝置,報紙,墨,水,亞克力箱,亞克力板,木頭展臺 (圖片致謝:Thomas Eller 艾墨思)
藝術家張羽在開幕現場的行為表演 (圖片致謝:Thomas Eller 艾墨思)
此次展覽展出了6位德國藝術家的作品,他們是:伯納德·舒爾茨 (Bernard Schultze,1915 - 2005)、卡爾·弗雷德·達門 (Karl Fred Dahmen ,1917 - 1981)、胡裏奧·朗多 (Julio Rondo,b.1952)、卡羅莉娜·佩雷斯·帕拉雷斯 (Carolina Pérez Pallares,b. 1980)、恩裏科·巴赫 (Enrico Bach,b.1980) 、本傑明·阿普爾 (Benjamin Appel,b.1978),以及包括王川 (b.1953)、陳心懋 (b.1954)、張羽 (b.1959)、譚平 (b.1960)、劉堅 (b.1961)、石峻 (b.1963)、黃佳 (b.1964)、康海濤 (b.1976)、王光旭 (b.1978)、何健 (b. 1980)在內的10位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涵蓋了兩代甚至三代藝術家關於抽象藝術的理解和表達,也更使得觀眾更容易通過作品的對比,發現抽象藝術語言在時間序列和文化空間序列中的微妙線索。
展覽現場,何健的作品《風景5》(右,2016年,布面紙本綜合材料 150×180cm) 和《風景6》(左,2016年,布面紙本綜合材料 130×150cm)。(圖片致謝:Thomas Eller 艾墨思)
中德年輕一代的藝術家們不僅揭示了抽象繪畫在不同文化半球之間的交流與聯繫,也連接著不同的世代傳承與探索創新。此次展覽也將詮釋在全球化和數字化的背景下,抽象繪畫仍然是一種強有力的藝術實踐,繪畫修辭仍舊是一種極具創造性的藝術語言。此次展覽也可看作是在全球語境下探索當代抽象藝術實踐的一個試點。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18年9月2日。
展覽現場(圖片致謝:Thomas Eller 艾墨思)
展覽現場(圖片致謝:Thomas Eller 艾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