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與生活的等觀:徐天進書作、梓慶山房木作、晉魂藝品山西博物院展出

時間:2018-01-12 | 片長:00:06:33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等觀”雅集現場

2018年1月11日晚,一場別開生面的藝術雅集在山西博物院藝術中心舉行。當觀眾走進展廳,與其説進入了美術館,更不如説是走進了中國文人的書房、客廳,空間裏充滿了東方文人的生活氣息,這次展覽由書法、傢具、器物三種元素組成,它們充滿了東方的線條之美,散發著傳統的韻味,卻是今人的創造——“等觀:徐天進書作、梓慶山房木作、晉魂藝品”展覽雅集在這裡舉行。

朱良志教授為本次展覽撰寫前言

本次“等觀”展覽雅集由徐天進書作、梓慶山房木作和晉魂藝品三部分組成。展覽有意摒棄了傳統的美術館展覽模式,而是將三個部分有機結合,組成生活空間的體驗式展覽。展覽以“傳統精神、現代氣息”的氛圍,“五感體驗”的展示,呈現“博物等觀”的生活氣息,通過藝術作品展示、場景展示、生活體驗、學術研究等展現“博物、藝術、生活”,品味生活的文化意趣。

“等觀”展覽現場 

徐天進教授更願意把自己的書法稱之為“寫字”,而不是書法,他説:“古人寫字都是用功用性的,而並非今天為藝術而藝術。相比于為寫字而寫字,我們更應該提倡為生活、為內心而寫字”。的確,在徐天進教授的書法作品中,除了與古器物相關的金文、大篆之外,更多是內心境界的自然流露,如“等觀”、“宜緩”、“不器”等,這也正是很多人喜歡他的字的原因。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主任朱良志評論徐天進的書作説“無論是甲骨金文,還是隸書楷行,皆脫略凡俗,撲撲如有仙靈氣。其新近的作品,瀟灑俐落而不失謹嚴法度,參差錯落中可見端嚴之風。使人一見可聯想到弘一法師的書法氣度”。

“等觀”展覽現場

如果説徐天進的書法體現了文人的情懷與哲思,梓慶山房的木作傢具更為展覽增添了身臨其境的生活體驗。這些傢具以宋式為主,線條簡潔又有非常高的實用性,這些誕生於千年以前文人生活中的傢具樣式,在今天看來可謂極簡主義的典範。梓慶山房創始人周默説:“中國傢具審美在宋達到頂峰,明代制式已經完備,我們今天提‘創新’二字需要格外小心,它是建立在對傳統透徹研究基礎之上的。”

“等觀”展覽現場

展覽也包括了山西博物院以出土于山西境內文物為靈感的文創産品,是謂“晉魂藝品”。近年來山西博物院秉承“文化·創意·生活”的理念,潛心研發了系列博物館文創産品,併入選“首批全國博物館文化産品示範單位”,“首批全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産品開發試點單位”。觀眾不僅從展覽中得到知識、受到藝術熏陶,也從一件件生動活潑、貼近生活、典雅精緻的博物館文創産品中,實現了把“博物館文化帶回家”的美好心願。

“等觀”展覽現場

徐天進教授認為,在考古中發現的各種器物,無論形制、功用,它們都有一種共同的美,這種共同點來源於古人創造它們的時候,並不是把它們作為藝術品創造的,而是生活的實用品,正是因為它們都是來自於日常生活,因此少了矯揉造作。反觀當下社會,我們卻少了對物的尊重,藝術只跟價格有關係,卻很少與生活發生關聯。因此我們需要“將藝術作日常觀,將日常作藝術觀”,而這正是他多年思考並策劃“等觀”系列展的理念。

“等觀”展覽現場

徐天進教授透露,“等觀”將作為系列展覽持續下去,未來將吸收更多不同界別的藝術進來,既包括繪畫、陶瓷燈藝術的門類之別,甚至也包括僧俗之別,只要是氣質相符,相互和諧,都可以納入“等觀”展覽,這正是“等觀”的含義。

本次展覽將在山西博物院藝術中心展出至3月12日。

“等觀”雅集現場

山西博物院院長、黨委書記張元成雅集現場致辭

 “源流”運動項目負責人王佳月代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杭侃院長的致辭

中國文化書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守常在雅集現場發言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藝術總監勾霞在雅集現場發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徐天進教授在雅集現場發言

當代傢具學領域學者、梓慶山房創始人周默在雅集現場發言

 山西博物院理事會理事長石金鳴在雅集現場發言

觀眾觀看徐天進書作

木作工具展示

觀眾觀看各種木作原料

“等觀”展覽現場

“等觀”展覽現場古琴演奏

“等觀”展覽現場

“等觀”展覽現場

“等觀”展覽現場

“等觀”展覽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