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裏新媒體藝術季駐地創作印象: 體驗•植入•融合

時間:2017-11-13 14:56:38 | 來源:藝術中國

資訊>藝訊>

隆裏地處黔東南偏僻山區。如從北京出發要分別坐飛機、高鐵、汽車用一天的時間才能到達隆裏。就是這樣一個如此偏遠的山區小城在2017年11月8日雲集了大批嘉賓、全國各地的觀眾和媒體來參加第二屆隆裏國際新媒體藝術節。

隆裏古城

荷花池

龍標書院

隆裏的民俗表演

隆裏的民俗表演

開幕式現場

隆裏,一個具有六百年曆史的古老小城,曾經是明代戍邊軍士駐紮遺留下的漢族古城,周圍則是苗、侗民族聚居區,是漢民族孤懸在黔東南地區的文化孤島。這座小城至今保留了迎花臉龍、唱漢戲和迎故事等漢文化色彩濃郁的傳統習俗。如果説明代漢人戍邊隆裏是儒家漢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的一次介入,今天代表世界先鋒文化的新媒體藝術來到貴州這座封閉的古城,就堪稱又一次文化上的全新介入。

2017隆裏國際新媒體藝術季總策展人愛默楊向媒體記者介紹駐地創作情況

藝術介入鄉村,是近年來當代藝術創作的一大熱門話題。僅2017年,中國就出現了廣東的第二屆道滘新藝術節、四川的安仁雙年展、重慶的合川釣魚城國際新媒體藝術節、貴州的第二屆隆裏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在這樣一輪鄉村當代藝術展覽熱潮中,隆裏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主創人員始終保持著冷靜和持續的反思。鄉村為藝術家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創作舞臺和豐富新鮮的素材,但是如何結合當地的人文、歷史、自然環境更有效的創作?如何擺脫因襲多年的畫廊創作模式?如何處理藝術作品與鄉民的相互關係?如何在一個開放的不確定的場域中創作並展示更有針對性,更契合週遭環境、更能長久留存的作品是隆裏新媒體藝術節主創人一直思考的課題。

藝術家觀看影像

第二屆隆裏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和第一屆最大的不同點就是增設了駐地藝術家創作單元,以愛默楊為首的駐地創作策展團隊邀請17位中外藝術家從2017年7月到12月期間來到隆裏進行駐地創作(目前還有一些作品正在製作)。本次隆裏駐地藝術創作力求擺脫目前鄉村藝術節通常嘉年華式的呈現方式,以及將作品從白盒子美術館直接複製到鄉村現場的展覽模式,力求讓藝術家更加深入細微處觀察體驗隆裏古城的歷史、自然環境和日常生活,從而創作出可以為隆里長久留存的、真正體現隆裏在地性特點的作品。為隆裏的鄉民和隆裏今後的發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幫助。

筆者下面介紹幾件隆裏在地性創作較為突出的作品。

來自隆裏瓦片的聲音

《無聲之聲-Sounds-of-Silent》.350x160x120mm.瓦片、太陽能聲音裝置.梁美萍.糧倉+隆裏居民區

《無聲之聲-Sounds-of-Silent》.350x160x120mm.瓦片、太陽能聲音裝置.梁美萍.糧倉+隆裏居民區

梁美萍是一位香港女藝術家,她不喜歡鋪陳宏大的創作方式,她主張作品在呈現方式上退後。她非常注意對細微、邊緣事物的觀察,作品物與環境空間的關係。

這次梁美萍來到隆裏進行駐地藝術創作,她首先注意到隆裏居民家中的黑色瓦片。她了解到當地居民在翻修屋子時,家中的瓦片都是祖輩留存下來的,這些瓦片是這座古城歲月凝聚的見證物,於是她便圍繞著瓦片展開想像,創作了作品《無聲之聲》。她委託她的助手設計了一個金屬裝置,黑色的鐵盒上面搭建了一根纖細的金色小銅錘,每隔幾秒鐘,銅錘就會敲擊下面的瓦片,瓦片便發出如木魚般暗啞的聲音。梁美萍將幾十件聲音裝置放置在糧倉房頂的瓦片中,它們的體積小顏色暗,如果不留神,幾乎看不到作品的存在。這些小型裝置會按照時間設定,此起彼伏的敲擊房頂的瓦片,既不會吵人又能感覺到它的存在。無論是白晝還是寂靜的午夜,都能感受到輕輕的瓦片聲就仿佛是自然中的蟬鳴雨聲,融入在古城靜謐的環境中。

大喇叭的秘密

《“聆聽4”》.260x220x240cm.不銹鋼喇叭、玻璃.陳賽華冠.龍標書院門口

陳賽華冠講解作品

在隆裏龍標書院門口的小廣場中擺放著一個巨大的金屬喇叭,仿佛一台留聲機的放大版。大喇叭口的一端彎轉成一個很小的口,無論是人還是手機都可以對著這個小口發聲,聲音經過彎曲的管道,在大喇叭口傳出後聲音就會放大渾厚。這件作品就是新加坡藝術家陳賽華冠的作品《聆聽4》。陳賽華冠穿件白色T恤,頭戴藍色頭巾,活力十足,他邀請圍觀的媒體記者和附近隆裏的鄉民體驗他的作品。好幾位鄉民都在他的大喇叭前放聲演唱了他們熟悉的山歌。據陳賽華冠自述,這件互動作品為觀眾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聆聽經驗: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他認為每個聲音都擁有自己的身份。正如約翰•凱奇指出,特別的聲音需要設備或條件才能聽到。“聆聽系列”創造了這樣一個空間環境和條件,通過觀眾互動參與,激發與眾不同的聆聽體驗。

發光的草莓大棚

孫聞冠為媒體記者解讀作品

孫聞冠,《龍裏》.全長350米.金屬、LED燈

來自南京的孫聞冠極具藝術家氣質,他長髮披肩,穿著寬鬆飄逸的長褲,隆裏人開始甚至以為他是一位日本藝術家。他的作品《龍裏》同樣是一件非常獨特的作品。他在一個全長350米長的草莓大棚中鋪設了LED燈帶,到了夜晚燈光大棚會熠熠生輝。但這件作品獨特之處不在於作品本身的形式,而是它的創建方式,孫聞冠來到隆裏就想努力找到一種切實落地的鄉建創作的模式。他很快注意到隆裏的草莓基地。隆裏地處偏遠的黔東南山地,鄉民常年以水稻種植為主,農作物單一,經濟産值不高。草莓種植是隆裏四位老闆率先嘗試投資的産物。如果正常收穫銷售,兩年內就可收回成本,但是在一處偏遠地區無論是採取運輸還是一般採摘模式都有相當的困難。孫聞冠想到了為草莓大棚採取多媒體燈光的方式賦予大棚景觀化來促進草莓的銷售採摘的方法,這樣就達到了藝術與農業生産有機的結合,是一舉多得的好事。於是他耐心的多次與草莓主老闆溝通接觸,他的誠意終於打動了草莓業主。孫聞冠根據隆裏最初的名字“龍裏”為草莓大棚設計了抽象化的龍的造型,為五處直排大棚設計了彎曲的連接。夜晚高空能俯瞰到龍形大棚發出亮白色的光芒。發光草莓大棚已經成為了隆裏最大的地景藝術現場。目前曾經被動接受藝術項目的草莓業主王老闆對發光大棚熱情很高,準備未來繼續擴大規模,他已經變為了項目的主導者,孫聞冠的身份也從藝術家變成了生産項目的參與合作者。

草木灰凝聚的石碑

《永垂》.424x157x190-cm.草木灰,鋼構,玻璃.李怒

李怒在西王祠堂另一件作品《不朽》

獨立藝術家李怒的創作植根于日常生活中,在看似信手拈來的材料運用中顛覆紀實與虛構、再現和抽象之間的感知界限。他的作品《永垂》放置在隆裏廢棄的糧倉院子的正中間。在矩形綠色玻璃盒中有一塊多處斷裂的“石碑”躺臥在地。無論從體量和質感上看,都讓人感覺它的堅硬厚重。但實際上這塊黑灰色的“石碑”是草木灰製成的。(他另一件在王氏祠堂以同樣方法製作的“石碑”甚至被觀眾誤踏。)藝術家李怒希望這件作品永久的擺放在這裡,但因為草木灰這樣的材質,觀眾會發現“石碑”隨著時間流逝會緩慢的塌陷,玻璃外壁的水珠也不斷凝聚,這是一件時間雕刻的作品。石碑和“永垂”的名字所代表的永恒性和堅實感與草木灰的脆弱輕飄感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如果紀念碑的形式和“永垂”這樣的詞彙象徵了歷史的堅固長久,李怒以草木灰構建的歷史象徵物就形象的詮釋了馬克思那句名言“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

來自八仙桌的傳説

《八仙》.直徑8米圓形.青石、不銹鋼、玻璃、大理石.楊心廣.南門廣場

藝術家楊心廣善於運用石、木、竹、土等自然材料,並強調不同材料之間質感的關聯與衝突。他這次隆裏在地創作的作品《八仙桌》是來源於八仙桌的神話傳説。相傳古代布依人家吃飯是在戶外,一次經八仙點化,為鄉民們送來了木方桌。為了紀念八仙的功德,布依人經常會在八仙桌上擺上酒席祭祀八仙。楊心廣在解讀作品時,認為傳統八仙桌堪稱古代鄉村的奇觀設計,而他將目前炙手火熱的鄉建熱潮喻為新一輪的鄉村奇觀設計。他的作品正是由這一理念出發,他在網上搜索到一批形狀前衛,不銹鋼和玻璃材質的桌子,他將這些桌子堆放在一堆青石上,呈現出一個八仙桌的現代版圖示。

風景的形狀

《藍色》.80cmx80cm.亞克力、PVC、金屬.Martin-Pfeifle

德國藝術家Martin Pfeifle的《藍色》是分佈在隆裏古城最多的作品。Martin Pfeifle在古城駐留期間,留意到古城積水和建築物側影的形狀,他將亞克力板剪成這些形狀,之後把31塊藍色亞克力板張貼在古城的各個角落裏。遊覽隆裏古城時,人們會不經意的在一處古亭,或一條窄巷的高墻上,或一棵古樹枝頭看到Martin的作品。這些藍色亞克力板在古城中仿佛是一種浪漫性的符號提示,讓人們在古城散步消遣時,像細心的Martin一樣留意到某一處風景的別致。目前Martin Pfeifle已經回到德國,他打算在杜塞爾多夫用來自隆裏的形狀再做一個相同的展覽來形成中西方文化的對比。

稻田裏的守望者

《bullshit》.4.3mx0,45m.駐銅包金.李博.稻田(遠景)

《bullshit》.4.3mx0,45m.駐銅包金.李博.稻田

李博與孟奇合作演出實驗音樂

走在隆裏城旁邊的稻田邊,會遠遠的看到一根金色的“立柱”佇立在金黃色的稻田裏,它就仿佛是稻田的守護者。它的作者就是藝術家李博。梳著發髻的李博是一位頗有朋克色彩的青年藝術家,他的作品大膽直白,具有尖銳的社會批判性。這件稻田裏的作品名為《bullshit》。李博先是從內蒙收集了很多牛糞,經三維建模後以鑄銅包金的方式成型,再將這些金色的“牛糞”堆積成串。《bullshit》金色簡潔的造型與廣袤的黃色稻田相得益彰,普通觀眾可以將它視為稻田的一處別樣的景觀,但實際上作品對社會的反諷寓意不言而明。李博不僅從事當代藝術創作,還熱衷於實驗音樂的探索。在11月9日晚上媒體答謝的晚會上,李博還與另一位青年藝術家孟奇合作了一場奇妙的實驗音樂會。

池塘中的銀色魚簍

《For the Moon為了月亮》.430x265cm.竹子、木頭、塗料.Ulrike Möschel.荷花池

在隆裏的一處遍佈殘荷的池塘中,躺臥著一個巨大的銀色魚簍,這就是藝術家Ulrike Möschel的作品《For the Moon為了月亮》。Ulrike Möschel駐留隆裏創作期間做了大量田野調查,他發現民間的魚簍非常適合自己作品思想的表達。她就到隆裏一戶漁民家中,學習魚簍編織這項快要絕跡的技藝。她將竹篾編織的魚簍放大尺寸,涂上銀色,置放在荷塘中。據Ulrike Möschel自述,魚簍在西方具有著特殊的含義,耶穌曾稱他自己是“人類的漁夫”,而魚也成為了耶穌的一種象徵。銀色象徵著夢幻和達不到的慾望。它就像一個拯救的巨大漂流瓶;同樣這個造型還令人想起安徒生的美麗童話,這是一個愛的陷阱。

龍溪河上的金屬踏石

席華為媒體記者講解作品

《踩著“石頭”過河》.110x70x26cm不等.不銹鋼、水泥.席華.紅軍橋(下游50米石階)

來到隆裏城邊的龍溪河畔,會看到幾塊青石擺放在淺流中供人過河。但如果仔細觀察人們會發現其中的幾塊“石頭”有些異樣,上邊排布著很多凸起,“石頭”的形狀也為幾何形,原來這些“石頭”都是不銹鋼製成。這些“石頭”的創制者就是來自廣西的藝術家席華,席華是一位來自當代藝術相對匱乏的桂林地區。他的很多裝置作品都充滿了想像力,體量也很巨大,但他本次的作品卻非常低調隱性,席華為這件作品賦予了一個很通俗的名字《踩著“石頭”過河》。席華把自然石與不銹鋼材料巧妙地結合起來,真與假、新與舊、“黑與白”,形成材質上和視覺上的美學對比。同時也解決了居民過河的問題,增加居民洗衣、游泳嘻戲的“平臺”,作品跨界了藝術作品的審美性和實用性。

河岸上的蛇形墻

《SignalandRely信號與傳遞》.高1.2米寬11米.水泥、灰磚、切割鏡面.Laura-Boles-Faw

同樣在龍溪河畔,還有一件美國藝術家Laura Boles Faw的作品《Signal and Relay信號與傳遞》。在隆裏的駐地項目中,她試圖通過提取來自不同時代,地域和不同材質元素來建立起作品的組合關聯。《Signal and Relay信號與傳遞》被做成一截蜿蜒的城墻,這段彎曲的城墻的形狀取自英國的“蛇形墻”,同時它也對應著隆裏的古稱“龍裏”,墻的形狀酷似一段彎曲的龍形。城墻上排布的橢圓形鏡片圖案是她在隆裏散步時受到石板路上鵝卵石的啟示,成百上千的鏡片也是Laura自己親手製作而成。這些鏡片和墻上明代的古城磚形成了新舊、東西方文化的對比。

《最後一枚硬幣》.600x60x160cm.不銹鋼烤漆.周文鬥.古城東門

山歌好比春江水.2017.斗笠、音箱、電燈.李怒,

抖動的燈與不動的刀鋒.李勇政.西王宗祠

單屏影像《詩歌》、《創造》.田曉磊.王氏祠堂

《族》.綜合材料.孫聞冠.西王祠堂

此外還有田曉磊在王氏祠堂的單屏影像《詩歌》、《創造》,周文鬥在古城東門外的裝置《最後一枚硬幣》,李勇政在西王宗祠擺放的作品《抖動的燈與不動的刀鋒》等作品也都頗具特點。

體驗•植入•融合

在隆裏草廬裏舉辦的藝術實驗與理論高峰論壇——藝術·鄉村·不確定的空間

足球賽後藝術家在草地上休息

縱觀本次藝術季駐地創作,筆者認為有以下一些特點。首先在地性特徵明確。這批作品多源自隆裏這個特定地區的歷史、神話、農業,日常物品的各處細節,很多作品具有不可複製性。另外少有宏大敘事,奇觀奇景的作品,作品多以體驗性或隱性呈現方式見長。作品並非將隆裏的素材直接簡單放置,而是經過了深入的思考和轉換,同時作品也非常注意與自然環境和鄉民日常生活的協調關係,作品並非突兀而是很自然的融入契合到週遭環境中。有些作品還具有一定的實用性功能,比如孫聞冠的作品可以為草莓種植園主提供景觀宣傳的需求,席華的作品《踩著石頭過河》為鄉民提供了過橋洗衣的需求。這些作品都已經成為了隆裏鄉村生活的一部分。最後本次駐地創作的作品多采用石、金屬、木等實物裝置作品,有利於在隆裏城永久性保存。

媒體記者參觀古城

來到隆裏觀看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對習慣了白盒子美術館的觀眾會提供前所未有的新鮮體驗,所有的作品都是在一個廣袤開放的場域中,它們散佈在城裏城外、街頭巷尾、稻田河邊中,你會不經意間看到一堆奇怪的石頭、一塊藍色亞克力板、瓦片上有銅錘的小裝置,而這些正是藝術家的作品。可以説駐地創作的作品就擺放在隆裏城這座大型開放的“美術館”中。

綜上所述,隆裏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的駐地創作給全國鄉村在地性創作提供了一些可貴的實踐經驗和啟發性的思考。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京公網安備110108006329號 京網文[2011]0252-085號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資訊|觀點|視頻|沙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