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第二屆CAFAM雙年展布展探班 央美美術館驟變工地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2-27 09:28:39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布展現場

2月25日,距離第二屆CAFAM雙年展“無形的手:策展作為立場”開幕還有三天。從來自六所知名藝術院校的策展人到國際藝術家陣容再到專業學術的策展主題,本次展覽從任何一個方面看都堪稱國內最有含金量的雙年展,即便它的另一個特質是“年輕化”。

布展探班 美術館搖身變工地

6天前,雙年展布展工作剛剛開始就趕上北京持續的霧霾天,“驚喜”的是進入美術館內你會發現策展人們製造了更大濃度的煙塵:從入口直到三層,每個原有的展覽空間都在進行著大刀闊斧的施工,改變力度足以讓你不斷感嘆:“怎麼變成這樣了?”機器切割、鑽孔産生的巨大噪音,策展人率領工作團隊忙碌的身影,整個環境都為我們勾勒出“備戰”的緊張氛圍,還滲著絲絲興奮勁兒。

由於美術館的展廳大小不一,為公平起見,6個策展人以抽籤的古老方式決定了自己的展覽空間。此後每個人根據空間形態和自己的策展主題來選擇作品、搭建展墻、粉刷裝飾,只要是安全範圍內的改建館方一律不會過問。枕木、廢棄集裝箱、正在滿墻砌瓷磚的工人、調試影像的藝術家、照片、繪畫、迷宮般的小展廳……看似建築工地般紛亂的場景也暗示著策展人詮釋角度的多樣化。雖然我們現在能夠看到的只是碎片,但足以對展覽統籌王春辰的話信服:“我們完全是自主的、獨立的策展方式”。

和而不同 美術館的統籌規劃

6位年輕策展人來自不同的學院傳統,工作方式也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他們的協作。並且大部分與策展有關的工作並不需要館方加以安排與規定。以共同使用3B展廳的馬楠(中國美術學院)與安吉拉赫拉爾迪(荷蘭Appel藝術學院)為例,她們的展覽裝置均體積巨大,關於作品佔用面積的大小的協調就在兩人的溝通中達成。該展廳也是本屆雙年展中大家極為期待的展廳。

截至今日,6個展覽版塊的初步布展效果在王春辰看來有很大的整體性,它們以不同的方式詮釋著核心策展主題。“和而不同”也是美術館作為主辦方希望呈現的。

在策展工作上似乎當了“甩手掌櫃”的館方,對於展覽延伸出的系列活動上卻沒少花費心思。開幕第二天將舉辦全天的論壇和對話活動,展覽期間還會請策展人開啟各種講座。另外,展覽結束前的4月12號,央美美術館還將邀請12位國內青年策展人共同討論策展,將本屆雙年展對於“策展”的探討深入地延續下去。

“這個展覽一定會爆棚的”,王春辰對此非常篤定,“大家都會來看看怎麼回事,央美美術館瘋了”。2月28日,我們已經迫不及待。

3B展廳策展人馬楠“博物館地下室”布展現場



布展現場



布展現場正在“砌瓷磚”的工人



策展人安吉拉·赫拉爾迪“遊戲理論:哪兩種動物最相似”布展現場



布展現場



布展現場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