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CAFAM未來展”巡展首站廣州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1-22 11:35:43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13年1月19日,由中央美術學院發起,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策劃主辦的“首屆CAFAM未來展”巡展在廣州國際單位藝術中心站開幕,該展已于2012年8月8日(週三)至9月6日(週四)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辦。展覽活動意在對當今青年藝術生態做田野式考察,分析、研究當下及下一個階段華人藝術的趨勢,鼓勵青年人的藝術語言探索與新方式的推進 。重點考察新生代藝術家在今天的全球語境、文化格局、生産方式之下的,屬於這一代人特有的“藝術方式”。這將涉及到的問題是:他們是如何與此在的世界發生關係的,又是如何投射在他們的藝術中的。

作為一個由中國最高藝術學府打造的青年藝術項目,“CAFAM未來展”的宗旨是強調“田野性”、“文獻性”、“學理性”、“當下性”和“未來感”。其作用與功能將是“溫度計”和“催化劑”。作為一個學術性大展,“CAFAM未來展”將在今後每兩年舉辦一屆。為了保障“CAFAM未來展”的權威性和學術性,組建了一個提名委員會, 其成員(推薦人)由80位全球重要美術館館長、批評家、策展人、藝術家、藝術媒體和機構負責人構成。每人提名6位青年藝術家並撰寫提名理由,本次共有近300位青年藝術家被提名。策展委員會根據本屆展覽主題和架構,已從提名的青年藝術家中挑選出95位的近200件作品,參加“首屆CAFAM未來展:亞現象•中國青年藝術生態報告”。本次廣州國際單位藝術中心站,又從這95位參展藝術家中挑出40位參加巡展。

為了體現“CAFAM未來展”的獨特性,策展委員會將對被提名上來的青年藝術家和作品進行分析、分類和研究,並結合其現象、狀態和問題,從而形成 一種話題研究;同時,對藝術家藝術思維、行動、材料以及感官形式的差異性和生活狀態進行歸納和總結;乃至對其中可能影響未來趨勢的現象展開調查和分析;進 而將我們對當代中國青年藝術的態度和立場,圍繞著一種帶有問題意識和側重對未來把握的策展方式進行呈現。在這個意義上講,展覽本身已經超越以往的展覽模式,它更像是一個 “未來中國藝術趨勢報告”。

本次策展人之一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在展覽現場接受專訪時談到,本次展覽從規模上相較北京展出時小一些,在北京的展覽整體相對飽滿,巡展由於涉及到運輸,在作品上還是做了一定的精選。而且在展覽空間上,王璜生館長特別提到超乎他的想像,空間與作品展示結合得比較好。他説“以前我們巡展的空間都很‘野’,但這次的空間很‘斯文’”,包括這次挑選的藝術家的作品也都相對‘斯文’。王璜生館長對於“斯文”的解釋是,“我們這次挑選出參展的藝術家,他們的創作都相對細膩,表現的都是一種內心的想像,更為關注自我、關注身邊週遭發生的事件而産生的創作。從本質上看是好的,同時我們也在探討一種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敢於對社會發出一種聲音。據悉,為了體現“CAFAM未來展”的獨特性,策展委員會對被提名上來的青年藝術家和作品進行分析、分類和研究,並結合其現象、狀態和問題,從而形成一種話題研究;同時,對藝術家藝術思維、行動、材料以及感官形式的差異性和生活狀態進行歸納和總結;乃至對其中可能影響未來趨勢的現象展開調查和分析;進主辦方對當代中國青年藝術的態度和立場,圍繞著一種帶有問題意識和側重對未來把握的策展方式進行呈現。

中央美術學院兩個重要的大型展覽,“超有機”作為央美第一屆雙年展,側重於搭建一個國際藝術的平臺,主要與國際上的藝術家進行互動交流。而“CAFAM未來展”與“超有機”錯開時間,也在中央美術學院每兩年舉辦一次。王璜生館長談到,“‘未來展’我們更關注的是中國年輕藝術家,因為他們還是需要一個比較好的展覽來推動,因此我們在給這個展覽定位的時候就排除了邀請海外年輕藝術家參與。”未來存在於現實的展開之中,而現實則存在於對未來的承諾與想像之中,現實和未來之間的關係正是藝術生態變化的關鍵所在,但願這次展覽能夠提升對中國藝術未來的想像空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