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蘇軾《功甫帖》真偽風波白熱化 劉益謙二度發聲明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27 11:18:29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今年9月,著名藏家劉益謙以822 .9萬美元(約合5037萬元人民幣)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競得這一蘇軾《功甫帖》,並計劃于2014年3月在其創辦的龍美術館(西岸館)開館時展出。但12月21日《新民晚報》報道,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鐘銀蘭、單國霖、淩利中三位研究員公開質疑:此件《功甫帖》是“雙鉤廓填”的偽本。昨日,南都記者致電上海博物館,上博方面表示完整報告將在近期公佈,在完整報告出來之前不做公開回應。

上博:是偽作,且非原作鉤摹

《新民晚報》稱,鐘銀蘭等三位研究員通過考證發現,該《功甫帖》偽本鉤摹自晚清鮑漱芳(約1763-1807)輯刻的《安素軒石刻》,其製作時間,可定於道光四年(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間。經過研究鑒藏印、騎縫章中的破綻等,證明《功甫帖》除是偽作外,還是非原作鉤摹、從石刻拓本中鉤摹的贗品。

三位研究員表示,收藏者從拍賣場上競買哪一件藏品、花費多少價格、真品還是贗品,作為公共博物館的研究館員,本無必要插話。但“中國收藏家耗費財力和精力,力促海外文物回流的決心值得嘉許,但有一個前提要成立,文物必須是貨真價實的真品。如若偽品能披著真品的外衣,堂而皇之地入境並享受到相關政策,將為日後的文物回流工作埋下無窮後患。”單國霖等研究員表示,私人收藏品鑒,以藏家滿足為上;但進入公共視野,在美術館裏起到美術教育普及的功能,作品是真是偽,關乎大事:欺世之作若登堂,惑人耳目,貽笑後人。

蘇富比:將成立小組、邀請全球專家鑒定

此報道出來的第二天,蘇富比拍賣行發表聲明,堅持“功甫帖”為蘇軾原作。蘇富比稱:“我方至今沒有接到近日媒體上所提到的聲稱此件作品為偽作的所謂報告。我方對作品的真偽性一向萬分認真,將仔細研究這份報告並針對其提出的問題作出任何所需的回應。蘇富比一貫恪守藝術拍賣界的最高德行標準,並保留我方對此事件的所有法律權利。”

劉益謙在媒體採訪時表示,競拍前曾請專家做過鑒定,並無真偽之疑。此外,他已致電蘇富比亞洲區行政總裁程壽康,程壽康向他表示,此拍品見之於張珩《張蔥玉日記·書稿》及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徐邦達讚揚其“神采飛揚”,為“上品”。蘇富比將成立特別小組,邀請全球博物館的專家對《功甫帖》的真偽問題進行研究。

買家劉益謙:得出最終結論前保持中立

12月23日晚間,劉益謙也在龍美術館官方微網志上發表公開聲明,劉益謙的千字聲明綿裏藏針,他説:“現在上海博物館的學術團隊認為此帖是摹本,並且上升到了‘美術館展覽偽作’的高度,這對我和龍美術館是無疑是莫大的鞭策。或許以上海博物館這樣強大的學術實力,可能從未展出過偽作,也從未花鉅資購入過贗品,但是對龍美術館這樣成立僅一年的美術館而言,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劉益謙最後表示,關於《功甫帖》真偽的問題,還有待蘇富比方面組織的專家論證,並綜合各方面的研究意見得出結論。“在結論得出之前,作為買家我個人願意保持中立。”

業界觀點

前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上,藏家及拍賣界人士也針對此事發表看法。

朱紹良(中國古代書畫資深藏家) 上博高調介入需有因有果

我想説一個問題:這次上博為什麼要高調地介入這件事情?這麼高調介入有史以來是第一次,總會是有原因的。劉益謙先生收藏已經花了十幾億買古代書畫,如果把這麼一個指標性的、風向標式的人物打垮,我們的市場還有我們民族的文化恐怕就沒有一個薪火傳遞的人物。在各方面來講這個事情的發生都是不應該的,都有各方面的原因,至於這件東西的真與偽我們無法一時間作出決定。

董國強(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 古代書畫鑒定很尖端,藏家要保護

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看過這件東西,就是看了有沒有發言權也是個問題。蘇東坡這個級別的(拍品),真正有幾個人有發言權,其實這也是大家需要探討的問題。網上爭論無非兩種,一種説真,一種説假,大部分人是沒有發言權的,還是讓專家來評判,不是社會公眾能夠評判的。公眾通過這個事情關注古代書畫,我也認為是好事,但是不希望通過這個事情讓大家覺得古代書畫太複雜了,這個東西不能買了。古代書畫二十年的拍賣能夠培養這樣一個人群、培養一批收藏家,真的是很不容易的,還是應該保護他們。

季濤(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 可請古代書畫專家集體會診辨真偽

首先應該期待上海博物館的三位專家儘快拿出有説服力的研究報告;此外,既然這民間收藏品已經驚動了文博專家,那就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讓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的各位古代書畫專家一起會診辨真偽;也期待蘇富比公司邀請國際上的鑒定專家發表見解;國內古代書畫收藏家、民間的鑒定家、拍賣企業的古代書畫專家們也應該充分發表意見。

也許最終各自之間還會有分歧,而眾所週知,中國古代書畫鑒定從來就沒有100%的事情,但通過這樣全面的會診式鑒定和爭論,可以向國人、向全世界普及一下中國古代歷史、文化和藝術鑒賞知識,則大有裨益,其所得可能會遠遠超過辨明這幅作品真偽問題的本身。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