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之後,畫展主辦方之一大都美術館在瑞吉酒店外交廳開展了一場主題為“漫談中國油畫”的學術研討交流會,請到了當今藝壇極有影響力的5位主講嘉賓——靳尚誼,詹建俊,邵大箴,江大海,申玲,一起探討中國當代油畫的一些令人關注的問題。研討會在尚輝先生的主持下開始,第一位發言的是靳尚誼教授。靳尚誼教授對於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很有自己的見解,他説到雖然從傳教士把油畫帶入中國已經有了500年的歷史,但我們真正踏上油畫之路卻是從19世紀初向西方派遣留學生開始。靳先生將這100多年的歷史濃縮在半個小時中,把中國油畫發展道路按20世紀初、50年代以及改革開放幾個時間點劃分概括,理出一條基本脈絡,並且提到自己的油畫創作理念,不關注風格的變化,只潛心研究油畫語言本體的內容,油畫之所以是油畫的獨特之處,關注藝術語言的問題。
研討會嘉賓及主持人 從左起:江大海 尚輝 靳尚誼 詹建俊 邵大箴 申玲
創作了人們耳熟能詳的《狼牙山五壯士》的詹建俊教授在談起中國油畫時,從多個方面分析了中國油畫得以很好發展的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有國家的支援,50年代,在國家的組織下創作了一批現實主義油畫力作,至今都廣為流傳,並且當時學習西方的直接寫實,很符合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直到今天,寫實也是處於一個極為重要的地位,不容小覷。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外交關係的不斷融洽,油畫在隊伍、規模、表現上都有了更為長足的發展,寫實、抽象、表現、觀念並存,是一個很好的現象。
藝術史論家邵大箴先生,把西方油畫為什麼會有抽象和寫實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現方式歸結到了他們的文化淵源上,西方文化的源流有兩個,一個是代表寫實性的希臘文化,另一個是代表抽象性的希伯來文化,從這裡發展到後來的各個藝術現象、風格、流派等。而中國油畫的價值所在,邵大箴先生的看法和靳尚誼先生不謀而合,也是在於油畫的本體語言上,基本的技藝上面,中國不同於油畫的老家西方,那裏有著與之相契合的自然環境,只有在最本質的方面下工夫,才能得到最長遠的發展。除了技藝,觀念、感情同樣是重要的,天真、純粹的感情,對於社會、人生、現實的最本質的表達,都會成為代表中國油畫的特質和價值。
旅法畫家江大海給大家分享了兩個穿越,古典寫實與現代繪畫之間的穿越,以及中國和西方油畫之間的穿越。這些本來看似有著天壤之別的領域,其實都有著內在極為細膩的聯繫,他現在就是在這之間取得一個平衡,得到最想要的效果。
作為女性藝術家的優秀代表申玲,她講到,油畫對於她來講就是一件特別喜悅的事情,發自內心的想要去做這件快樂的事情,很純粹的一種感情。風格即人,一個藝術家的風格就是他這個人,申玲老師特別重視藝術作品是不是能夠打動別人,以純粹的、自然的、內心的精神通過畫面傳遞出來。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最後是互動環節,現場觀眾朋友可以與藝術大師近距離溝通,暢談中國油畫的各種問題,得到更多想要了解的內容,會議在良好的氛圍下結束。
此次展覽將持續兩天,于9月5日落下帷幕。
展覽作品
姚鐘華《啊!土地》1981年
忻東旺《支書》2004年
張祖英《古道系列——歲月》1986年
詹建俊 《搖籃曲》1983年
申玲 《愛人 情人》1999年
閆平 《聽雨聲》20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