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2012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發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30 16:00:32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7月30日,《2012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以下簡稱《統計年報》)在京發佈。該年報由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聯合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共同發佈,是目前國內由行業協會和各部委聯合發佈的唯一一份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權威報告,從2010年起已連續三年發佈。

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進入調整期

2012年度我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呈現明顯回調態勢。全國共舉辦788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共1775個專場,上拍563915件(套)拍品,成交269749件(套),成交率47.84%,成交額288.52億元,同比下滑265.01億元,下滑幅度達47.88%。


其中,高價位拍品劇減是市場下降的主因。報告顯示,2012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1000萬元以上成交拍品共206件(套),較2011年減少375件(套);成交額總計46.04億元,較2011年減少90.21億元,下滑66.21%,遠遠超過整體市場47.88%的降幅。

值得關注的是,在市場調整的同時,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仍保持著對業外的強大吸引力。報告顯示,2012年全國具備文物藝術品拍賣經營資質的企業新增46家,達到355家,且新增企業主要集中在京、滬兩地。

主營業務利潤、勞動效率、産業鏈貢獻以及社會公益等相關數據首次公佈

年報首次公佈主營業務利潤、勞動效率、産業鏈貢獻以及社會公益等相關數據,力圖通過這些數據向社會多維度展現當前藝術品拍賣行業的運作效率和社會貢獻。

年報顯示,2012年度,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主營業務收入(以自然年度為統計口徑)32.16億元,主營業務成本18.39億元,主營業務利潤13.77億元,主營業務利潤率為42.82%;但只有136家實現盈利,行業盈利面38.31%。

勞動效率方面,2012年,完成填報工作的286家文物拍賣企業中專門從事文物藝術品拍賣業務的員工為3799名,按其32.16億元的主營業務收入計算,行業平均勞動效率為84.65萬元/人/年。

産業鏈貢獻方面,藝術品拍賣的産業拉動效應明顯。2012年度全國文物拍賣企業對廣告宣傳、出版印刷、會展、郵遞、保險、學術等相關産業的支出達6.26億元,分別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的19.47%,佔行業主營業務成本的34.04%。


  此外,藝術品拍賣行業社會公益貢獻不容忽視。2012年度,全國文物拍賣企業慈善捐款共計907.09萬元;同時舉辦106場公益拍賣活動,公益拍賣活動中屬於捐贈的資金總額為1501.24萬元。

7項指標提供觀察行業運營品質新視角

此次年報還特別推出市場增長能力、成交率、結算進度、佣金比例、主營業務利潤率、盈利面及勞動效率等7項指標,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全方位評價各區域行業發展運營品質的觀察視角。


  年報認為,綜合各項指標情況,各區域市場發展各具特色:京津地區競爭最為激烈,市場穩定性相對較弱,但同時也是佣金、利潤及勞動效率較高的地區;而發展較為平穩的長三角和珠三角行業整體發展狀況則相對接近,市場穩定性較強。

行業建設取得實效

年報評價2012年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行業的誠信建設取得實效。《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企業自律公約》權威性提升,行業內違法違規行為明顯減少。169家《自律公約》成員企業的誠信理念和良好行為對維護行業正面形象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進一步獲得政府和主流企業的支援,並得到國內外有關方面的廣泛信任和採用。

此外,以首屆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標準化達標企業評定為契機,行業規範化、標準化運作水準在短期內明顯提升,有效推動了文物藝術品拍賣業開始從“數量增長”向“品質提升”轉變。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