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市場

董國強:藝術品拍賣下半年或更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25 15:52:46 | 文章來源: 亞心網

半年考2013年藝術品春拍,除了各種成交數據外,今年藝術品市場還出現一些什麼新的現象?出現這些現象的背後原因又是什麼?未來藝術品市場走勢又將如何?  近日,記者就上述問題,通過微信,對正在新加坡出差的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進行了專訪。

記者:2013年上半年的中國藝術品拍賣給您留下的最深印像是什麼?或者説今年春拍最明顯的變化是什麼?

董國強:總體來説,今年各地的拍賣數據都有提升,儘管提升還不夠大,但已足以給市場帶來信心了。此外,就買家而言,在拍場上更加理性了,出手也更加謹慎。

今年春拍還有一個突出現象,那就是進入拍賣場的買家很多都是從未見過的新面孔。比如在今年匡時春拍中,100萬元至300萬元的作品成交情況良好,可以判斷市場進入了大量新買家,他們無力問津高價拍品,因此瞄準了大師作品中價位較低的或二線藝術家的精品。

據了解,新買家增多不光是匡時,其他拍賣公司也一樣,比如嘉德、保利。

記者:今年春拍為何會有很多新買家入場?

董國強:原因是多方面的,和整個經濟環境有關。現在股市、房地産市場相對較弱,市場上的熱錢從金融、房地産等領域持續涌入藝術品市場。尤其是過去從事能源的人,由於經濟環境調整,資金沒有更好的去處,於是轉向藝術品市場。另外,大家對藝術品後市預估較高,對前景有信心。

記者:今年上半年春拍沒有過億元拍品出現,背後的原因是什麼?這是否算市場低迷的一個指標?

董國強:高價拍品與市場低迷與否沒有必然關係,更重要的指標是拍品的均價。外行人總是覺得,沒有億元拍品出現的市場是一個低迷的市場,實則不然。億元拍品的出現,關鍵在於市場的信心,在於賣家的信心。

在市場處於一個調整階段,手中握有這樣拍品的人是不願意把拍品拿出來變現的,因為他覺得賣不出好價。去年一年的拍賣情況都不太好,所以今年春拍,拍賣公司進行高價位拍品徵集是非常困難的,賣家觀望氣氛特別濃厚。

億元拍品的出現,是可遇不可求的。前兩年,億元拍品頻出,意味著市場處於高速發展階段,很多藏家把藏品拿出來能賣個好價。另外,還需要一定的機緣。比如歐美金融危機的蔓延讓一些藏家不得不把過去比較好的藏品拿出來變現拍賣,來解決資金問題,比如尤倫斯。

還有一個原因是,藝術品市場畢竟是一個資源市場, 價位過億元的拍品本身存世量就很少, 在一次緊繃的時候,出了一批,等到下次的時候,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我想下半年情況可能會好轉,因為大家都看到了春拍市場回暖明顯。

記者:今年春拍買家的審美趣味有沒有發生變化?

董國強:今年春拍買家的審美趣味有了明顯的變化。以前買家來拍場買東西,主要著眼于投資,甚至成交之後,就直接把東西放在拍賣行的庫房裏,希望擇機再轉手。

而現在,競拍的目的已慢慢轉向收藏,來買東西的人是有想法的,有可能出於專題收藏,也可能是為了生活品位的提升,有文化的味道在裏頭。

這從拍品成交情況可以看出。今年春拍有明顯文化含量和歷史文化價值的藝術品,比如文房用品、明清水墨小品等都特受歡迎。買家的趣味提升,價格比較高昂的拍品能得到買家的認可,這是買家的進步,也是市場的進步。

記者:分析今年春拍情況,可以發現這樣一種現象,一些名頭大的大師作品流拍現象比較多,而一些名頭不大但精美的作品成交率大增,這是為何?

董國強:這是市場成熟的表現:精品原則更受重視了。以前張大千、齊白石等大師的作品,不管是不是精品,一般都是硬通貨;而現在名氣與精品並重,只有這些大師作品中的精品才會受到買家追捧。

而一些頂級大師出於“應酬”、“人情”等精品程度不高的作品,開始遭遇流拍,表明精品原則在今年已經由規律上升到“鐵律”了。

記者:今年各大主流拍賣行的成交額都比去年有所回升,但相比前兩三年又處於低谷。這能不能説明市場在回暖?

董國強:一家拍賣行或者整個行業的總成交額,的確是一個季度、一整年行業運營的重要指標。就今年春拍各家拍賣公司成交情況而言,都比去年有了很大提高。

以匡時為例,今年春拍總成交額是14.12億元,和去年秋拍相比,增長了40%。因此,從這一角度看,藝術市場的確在回暖,至少釋放了積極信號。

但和2010年與2011年相比,不管是單個公司,還是整個地區,藝術品拍賣都達到了頂峰,短期內很難複製。匡時今年的成交額和2011年40億元的成交額還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這個市場還沒有走出調整階段。

記者:這種回暖的趨勢在下半年秋拍會不會出現大幅反彈?為什麼?

董國強:就目前而言,業內都比較看好秋拍,但同時也認為不會出現大幅反彈與波動,平穩的趨勢會持續下去。這是因為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興衰和經濟大環境以及社會環境息息相關。

2013年上半年中國宏觀經濟並沒有延續2012年年底的反彈趨勢,反而出現了非預期性回落。隨著近期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發佈, 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紛紛下調了對中國2013年的經濟預期,“非預期性”下滑成為當前經濟形勢的一大特點。

藝術品的消費和投資在宏觀經濟不景氣時往往受到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雙重影響。收入降低和資金短缺的收入效應將降低藝術品市場的景氣程度。而由於其他投資領域的不景氣和寬鬆的投資消費政策,又會使資金在替代效應的影響下更多流入藝術品這類“硬資産”市場,從而提高市場的景氣度。在目前情況下,收入效應的負面影響力可能會更大一些。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