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國際大牌畫廊進駐 香港正在向亞洲藝術市場進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28 13:56:39 | 文章來源: 南方都市報

荷裏活道,畫廊的藝術作品和生活如此接近。

香港畫廊生態是否在變化

成熟的藝術生態應該由各個層面的不同角色共同構建

對於海外畫廊的搶灘,香港本土畫廊並沒有産生“狼來了”的恐懼感。用Sara的話來説:“沒有感覺到特別興奮,也沒有感覺到危機。”在Sara看來,這一切都是一個藝術生態成熟的城市所應該具有的———由各個層面的不同角色來參與到其中,共同構建出正常的藝術生態。

而此前,高古軒畫廊掌門人尼克·西門諾維克(N ickSim unovic)在接受某港媒採訪時也表示:“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地方,其文化生産的水準和深度都是驚人的。香港則有些矛盾:市場在這裡,藝術家們卻在別處。高古軒進軍亞洲是為那些尚未習慣接觸西方頂級藝術家的一級市場的藏家們服務。為此我們需要開在一個中心樞紐地區。”固然,此語一齣,香港比北京等更能勝任人們買賣藝術品的市場,但同時也自然會産生一種質疑的聲音。諸多西方藝術交易機構的大鱷進駐,長此以往,香港是否會淪為西方藝術品的傾銷之地?過多的“入侵物種”是否會奪取本土藝術文化生存的土壤?

對此,陳朗晴認為,一直以來香港畫廊市場都火不起來,而由於這些大鱷的進駐,陣容越來越強大,吸引越來越多的藝術家與收藏家關注香港,這對香港慢慢培養成亞洲藝術市場的中心功不可沒。“事實上,藝術品交易市場是講究人脈的,很多大畫廊開幕,對於業內人而言,自然會見得到更多更頂尖的人物,對於人脈的拓展也是頗有裨益。而且,這些畫廊巨人的出現也有分享與教育的意義。”陳朗晴説。

而Sara則認為,姑且不論大畫廊,就是一些中小型畫廊除非它的既定目標就是發掘本土新生代藝術家,否則也不會對本土藝術生態培育有明顯的貢獻。而大環境的活躍無疑是會振奮人心的。越多的畫廊參與,無論大小,反而會更加平衡。

或許正如滕斐所言:“香港畫廊界可能生活著全世界最悲慘的一群人,房租貴、壓力大,有著很窄的生活空間。但同時,卻也是最幸福的,因為這裡有著亞洲成交額最高的博覽會,活在有活力有希望的藝術土壤之上。”

國際知名畫廊會考慮進駐深圳嗎

深圳“畫廊産業”尚不成熟,尚未對國際畫廊形成吸引力

相較于香港畫廊的“井噴”,深圳畫廊界卻處於“挖井取水”的階段。在深圳資深畫廊經營人、《中國畫家》雜誌社常務副社長江福全看來,“深圳畫廊還是太過‘小資’了,沒有形成可觀的規模和産業鏈,甚至沒有專門的‘行業協會’”。如果説,香港已經進入了“大鱷進駐、小鱷扎堆”的成熟狀態,對深圳而言,恐怕只有樣板作用而無商業激勵作用。“深圳現在基本談不上用什麼策略應對香港的‘大鱷’進駐,只能把香港畫廊當作榜樣來學習。”

在深圳,畫廊業經營現狀較為慘澹,一派是沒有註冊的“黑畫廊”,要麼只能出售低端作品,要麼是草根畫家“自産自銷”,作品價格均極其低廉;一派是已經“註冊”的“正規軍”,但主要以賣行畫為主,原創作品極少。“大芬村畫廊最集中,但基本都是賣行畫,原創的作品極少,更不要談收藏類字畫、名家字畫了,古玩城有一兩家,感覺好點,但經營也很有限度。O C T附近的畫廊以當代藝術為主,有幾家感覺還好點,但當代藝術,跟時尚的東西一樣,今天很流行,明天就落伍了,在很多畫廊經營人看來不具備‘收藏價值’,也就很難形成持續的購買力。”

香港是“國際大腕帶領本土品牌”,深圳不要説“本土品牌”,連“本土註冊”都成了少數畫廊的奢侈。造成這種現狀差異,其中最主要的癥結,或在於兩地的經營思路上。江福全認為:“香港消費字畫,為了怡情,提高自身的修養、滿足精神需求,加上經濟基礎好,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收藏群體和收藏文化,反觀深圳,城市年輕,玩字畫基本都是投資。一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深圳,你和人談收藏字畫,千萬別把修養之類提在前面,這樣基本沒生意做,要告訴他一年能漲幾倍,十年能賺幾百萬,這樣更有機會做成生意。”隔岸香江是文化、修養、收藏等元素積澱起來的“畫廊氛圍”,深圳本土卻是利益驅動、“重資而不重藝”的氛圍,哪個更吸引注重品牌、注重持久經營的國際畫廊大鱷,答案不言而喻。

從長遠看,許多業內人士的共識是,只有當畫廊行業産業鏈成熟、準入退出機制齊全、品牌意識成型之後,深圳才有資格談所謂的“大鱷進駐”。江福全表示:“可以説,深圳完全沒有畫廊行業可言,在普通民眾的認知中,賣畫銷畫只是一幫邊緣的、孤僻的藝術癡迷者所為,這種來自基層的偏見對行業的發展造成了間接的打擊。再者,沒有畫廊行業協會,也就沒有一定的約束機制、準入機制、紀律規範、辯偽機構等來對行業的整體現狀進行規整。這樣‘不規範’的環境,又怎能吸引更高檔次的‘大鱷’進駐?再者,大多數深圳畫廊根本沒有‘品牌’性,你能叫得出任何一個深圳畫廊的名字,知道哪些畫廊推出了哪些代表作、經典作嗎?如果連買畫賣畫的人都不在乎你的‘品牌’,那國際大鱷又何必要屈尊來深光顧?”

借鑒與反思

深圳畫廊缺乏“國際合作”,

大型的國際性展覽可以聚集名家

在不少專家看來,香港之所以能迎來“畫廊井噴”的黃金時代,除了藝術、收藏底蘊的支撐外,香港“國際化”的城市定位,也是畫商大鱷頗為看重的要素。深圳雅庫藝術空間負責人、畫廊經營者李庭秋認為,深圳雖然高調喊出“設計之都”的口號,也經常策辦國際藝術活動,但其“國際性”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充分挖掘。

“香港的每一次畫展、每一次藝術活動,幾乎都是世界性、國際性的,全球藝術界都會將眼光聚焦其中。當然,在深圳藝術界也有了一些‘國際化’的意味。”在李庭秋的印象中,深圳許多知名藝術空間、美術館、博物館亦經常策辦國際性的展覽活動,聚集世界名家,但遺憾的是,處於低端位置的深圳本土畫廊卻偏偏無法享受這份榮光。“深圳的畫廊,很難有足夠的財力和精力來策辦大型的國際性展覽,吸引國際名家光顧。但是,不少國際名家卻可以‘賞臉’給香港畫廊,以私人的名義舉辦畫展,為畫廊增添知名度。”

李庭秋透露,目前深圳畫廊也有一些“國際合作”的雛形,但這種“合作”還是皮毛、表面的,“我們通過國際性的網路去蒐集世界各國草根畫家、藝術家們的作品,和他們共用一些展覽通告、藝術評論方面的資訊。也有不少外國基層藝術從業者會以郵件、facebook、M SN等渠道與深圳畫廊保持聯繫,並且把自己的創作‘投稿’到我們的網站中。”但一個致命的問題是,這種“合作”只是線上、虛擬的,深圳畫廊只能與國際藝壇保持鬆散的“資訊合作”,而香港畫廊和世界畫廊大鱷的合作,卻已經提升到了“品牌合作”的層面。

“深圳早期也將自己定位為‘國際城市’,在經濟上,深圳的‘國際性’已經比較成熟,但在藝術和文化上,它顯然還夠不著國際城市的標準。”李庭秋表示。因為,即使是在深圳舉辦的各種“雙年展”、“國際展”,也很難説得上什麼國際影響,很多時候也只是本土少數藝術家的自娛。

所謂“國際性”,還可以在“藝評人”的層面上體現。據李庭秋透露,在香港,有數目較多、專業性較強的“跨國”藝評隊伍,他們可以自如地運用英漢雙語,對藝術活動進行深度闡釋和解析,當地的藝術媒介,如雜誌、網路等,亦有相對雄厚的財力為後盾,這樣一來,對畫廊的品牌推廣、宣傳又有較大的助益。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平臺優勢,都在宣告著,香港不僅是個經濟的世界都市,更是個藝術的國際都市。

   上一頁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