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第四屆廣州三年展主題展“見所未見”發佈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3-16 09:23:29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見所未見”的五種思考維度

以“見所未見”命名的主題展,策展人設立以下五種思考維度:“未見之物”、“未見之事”、“未見之信”、“未見之城”、以及“未見之變”。

1.“未見之物”

這個主要在物理空間的維度意義上,指向被遮蔽、被包裹、被隱藏、被限制,而未能顯現的東西(object)。這種“未見”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永久的。“未見”不但包含了由現實事物物理屬性所形成的“不可見的”、及“可見而暫隱”之物;與此同時,也可以指向一種對於事物本身是否存在的不確定性。

2.“未見之事”

這個包括了無從直接以視覺方式認知的事件(event)。從時間維度而言,“未見之事”是一種現在時的表述方式,或者説,是一個屬於“當下”的想像空間——每一個時代都有自己的“未見”。在“當下”的一端有對於過去的“未見”,歷史才會有多樣的演述,並影響著當下的社會意識、道德標準與文化取向。在“當下”的另一端,更有“未見”的將來。對於將來的“未見”可以蘊涵一份期待,要沿著時間的推移才可能成為“眼見之實”。

3.“未見之信”

這個的“未見”也可以是潛在的動機、未被相關可視媒介所呈現的意志、慾望、精神與力量,或者説,超越于我們賴以生存的三維空間,卻沒有脫離我們可以想像和認知的種種“存在”。而正是這種可能性,“未見”則得以在神學意義上造就了“信”(faith),成為“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在當代語境下,再一次,與過往藝術先賢們一道,以有限思考無限,以短暫盼望永恒。

4.“未見之城”

從空間維度來觀察,“未見” 也是一個跨越政治和文化地域(realm)的想像空間。一墻之隔便有“未見”,而在各種社會背景中都有自己的“未見”。“他者”之“所見”可能成為“我”之“未見”,反之亦然。從時間維度而言,由於空前的城市化規模,我們的生活又將被領向何處?正因為對於“未見”的“事實”的假設與猜想,才引起了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對於“種族”、“政治”、“階級”、“身份”、“心理”和“性別”等等尖銳問題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誤讀”、“錯釋”,以及前沿性探討。

5.“未見之變”

“未見之變”跨越了時空維度,來探討“非常城市”的核心焦慮;同時,又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思考維度對以上四種探討角度的補足和提煉,並強調一個更為自由,更具張力的主命題——“見所未見”這五種思考維度不是孤立的,雖然各具視角各有側重,同時也互相交融、互相滲透、互相支撐。前三者是更加具有普遍意義的“未見”,而後兩者則可以更有針對性地來回應“非常城市”中的“非常經驗”。這五種思考維度也不是限制性的界定,而是啟示性地提供了各種延伸和拓展相關思考的可能。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