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中國當代藝術收藏家隊伍尚未建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8-01 15:44:40 | 文章來源: 上海證券報

收藏理念應該建立在藝術內涵和美學價值上,而國內多數藏家更看重保值增值、投資回報,這種以投資為目標的收藏本身就是不穩定的。為什麼中國藝術品市場容易出現暴漲暴跌,就是因為真正的收藏家要麼沒錢買藝術品,要麼不認可市場的遊戲規則,不敢進場買藝術品

在2011年中國嘉德春拍中,呂順的《幸福時光》以103.5萬元人民幣成交,但他本人對其作品的市場行情並不關心,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作為藝術家,畫畫是最重要的。”

作為藝術家,他對中國目前的藝術收藏現狀,特別是油畫收藏市場又有著怎麼樣的觀察和思考?

藝術教育缺失,多數人無審美能力

呂順認為油畫審美與鑒賞者的個人素養有關。一個從未接受藝術教育的人和一個從小接觸藝術熏陶的人對藝術的感覺差別很大,“西方從古典藝術到現代藝術再到後現代藝術,漫長的油畫歷程造就了成熟的藝術教育體系,而中國幾十年就想完成西方上千年的歷程是不可能的。中國現在談後現代藝術,什麼叫後現代藝術?現代藝術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後現代藝術沒有定位。藝術發展到現在已經多元化了,中國不存在後現代藝術,它只是西方的一個翻版。在這個年代藝術家應該思考全球化的問題,甚至是跨學科的問題,而不僅是藝術本身。”

呂順學過攝影,所以對繪畫中的用光、色彩以及構圖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表現。他認為與中國傳統書畫相比,當代藝術家必須創新,不能重復歷史。“當代藝術家在不斷建構新的藝術體系,要不斷反映當代文化及文化變遷,站在藝術的高度和角度去觀察生活。”

在中國油畫與當代藝術市場,寫實作品增長速度快於中國油畫市場的增長趨勢。對於寫實派受到市場追捧的原因,呂順認為是因為中國藝術教育的缺失,多數人沒有藝術審美能力。“現狀是,他可以看懂寫實作品,所以寫實作品有需求,受藏家歡迎,而抽象作品他看不懂,他不會收藏。寫實、寫意、抽象這三種風格,寫實最簡單,寫意比較難,抽象則更難。繪畫體現個性,它包含了藝術家自己的語言。你畫某個人或物只追求相似,可以拍照片。藝術和繪畫是兩個概念,價值和價格是兩個概念。”

資金面充足,優秀作品不夠

在2011春拍中,油畫拍品屢創新高,並進入億元時代。對此,呂順説:“國內的油畫市場還在發展階段。我不認為中國書畫市場都是泡沫。油畫市場好了,並非所有油畫都好,也不是所有油畫家都是好畫家,很多畫家的畫漲價了,但漲幅不同。有的藝術家的價格是有泡沫的,有的藝術家

還處於價值洼地。在經營藝術産業方面,西方和中國人的打法不同。西方是國家在炒作藝術家,炒到一定高度以後,讓他國藏家去接盤,帶來的是國家利益。當年日本接盤西方藝術品,給西方帶來了很大的經濟利益,這也充分體現了藝術的價值。中國藝術市場才剛開始,很多藝術家既要創作又要開拓市場,而在西方,市場責任是由畫廊和經紀人承擔的。”

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會對藝術家帶來什麼影響?呂順説:“市場好壞和我沒有關係,作為藝術家,我剛開始畫畫的時候就沒有想過錢。我1998年去宋莊,那時候宋莊只有30多個畫家,最早只有劉煒、楊少斌、岳敏君、方力鈞這些人,當時他們在宋莊已經立足了,但生存狀態肯定沒有現在好。我最苦的時候,有很多次到了什麼都沒有的境地。2000年,我連回家的車票都買不起。物極必反,我堅持下來了,所以才能經歷這麼好的市場。藝術家的成長需要具備一定的藝術水準,其次還要有運氣,第三是評論家隊伍,第四要有雄厚的資金支援你。現在宋莊有6000多個藝術家,其中肯定有人是看到市場好了,才覺得自己要畫畫了。但現在國內藝術市場的狀況卻是,資金面有了,而且資金量很大,但優秀作品不夠,優秀藝術家不夠。這就是為什麼國內藝術品市場換手率高、價格存在泡沫的原因。”

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家群體不穩定

“我認識一個朋友,很有錢。有一次我們都坐經濟艙出國,我問他你這麼有錢怎麼不坐頭等艙啊,他説他每年出國很多次,他每次坐經濟艙能省很多錢,省下來的這些錢都買了藝術品,我聽了很感動,因為國內這樣的藏家太少了。”呂順認為,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收藏家群體還未建立,而且這個收藏群體並不穩定。

“在西方,收藏家群體可以説都是藝術鑒賞家,他們收藏某一位畫家的畫,聽某位音樂家的音樂,看某位作家的書,他們的收藏理念是建立在藝術內涵和美學價值上的,而國內多數藏家更看重保值增值、投資回報,這種以投資為目標的收藏本身就是不穩定的。為什麼中國藝術品市場容易出現暴漲暴跌,就是因為真正的收藏家要麼沒錢買藝術品;要麼不認可市場的遊戲規則,不敢進場買藝術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