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開幕 關注生命與環境(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26 23:23:02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與新媒體藝術策展人張尕在開幕式上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致辭

“合成時代:國際新媒體藝術展”策展人、藝術總監張尕在開幕式上講話

 

【視頻】2011媒體中國·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

 

繼2008年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奧運文化項目“合成時代:國際新媒體藝術展”後,2011年7月26日,中國美術館推出的主題為“延展生命”的大型國際新媒體藝術展與媒體和公眾見面。

分析國際前沿走向 主題關注生命環境

面對氣候污染及生態危機日益威脅人類生存環境的全球性挑戰,結合對國際範圍新媒體藝術探索和關注的走向,本屆新媒體藝術展提出了“延展生命”的主題。以獨特的知識視野和哲學思考展開對人與自然關係的反思,以藝術的想像喚起大眾的認知與參與意識為探討一種新的自然觀和人文理念提出了藝術性的倡議,就現代主義運動所催生的主體性以及由此所孕育的人類中心論提出質疑。

展覽由著名的國際新媒體藝術學者張尕擔任策展人。展出包括中國、南韓、日本、新加坡、 美國、 加拿大、墨西哥、巴西、西班牙、葡萄牙、 法國、 德國、瑞士、奧地利、荷蘭、拉脫維亞、愛爾蘭、英國、芬蘭、比利時、挪威、塞爾維亞、澳大利亞等23個國家的近88位藝術家的53件作品,其中40件為三個主題展作品,13件為“天氣隧道”特別項目作品。

開幕式現場的媒體記者

作品《重力細胞》

展覽現場

打破傳統的殿堂感 帶來驚異感受

展覽以3個分主題為線索,以層層遞進的構思,從對於感官世界的新發掘延伸到因多種生命形態的涌現所帶來的有關生命的新含義的解讀,也對導致生態和環境危機的歷史緣由和哲學背景進行思考。

在這個展覽中,大量作品是感應式的,觀眾可以坐進巨大的透明容器,體驗龍捲風頓起和旋轉,這裡比利時藝術家勞倫斯•馬斯塔夫的作品《正在現場轉播節目的藝術學校》,無論是體驗者,還是觀賞者,都獲得驚異的感受。荷蘭藝術家馬尼克斯的作品《15分鐘的生物學名氣》把參觀者的頭像與明星頭像合成“新星”的形象,滿足了娛樂時代的大眾審美。這部分中,還有可以隨著腳踏變成漩渦的光的線條,能夠通過人的靜電改變的光影以及具有“破鏡重圓”效果的鏡子。

來自克羅埃西亞的藝術家依娜的作品《檸檬的詩》用1000個檸檬作為發電的能源,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實驗性的平臺,用新型機械/生物體來創造詩歌和文學作品。這是一個使用代替能源——水果和蔬菜——的互動裝置。

1   2   3   4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