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設計

“延展生命:媒體中國2011”——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論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9 15:25:2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藝術家講座:

“延展生命:媒體中國2011”——國際新媒體藝術三年展論壇

主辦:中國美術館,歌德學院(中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協辦:TASML | 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媒體實驗室

時間:2011年7月22日、23日和27日

活動語言:中英文

(免費入場)

 

人類是自然的中心麼?如何認識周邊的生態環境?人工生命與其他物種有何關係?生命是否可以得到延展?生態和環境危機是由什麼造成的?其歷史和哲學背景是什麼?人與自然之命運永遠是人類文化中難解的主題。面臨日益威脅人類生存環境的氣候污染及全球化的生態危機,全球藝術家們産生了反思。

2011年7月27日至8月17日在中國美術館即將於以三年展的形式推出大型國際新媒體藝術展“延展生命:媒體中國2011”,北京德國文化中心•歌德學院(中國)為此次展覽的舉辦提供支援。

“各國藝術家可以在這種大型國際新媒體藝術展上就當前最重要的話題發出聲音。我們很高興能夠成為此次展覽的合作夥伴,這對我們而言是巨大的收穫。”歌德學院中國分院院長安德斯先生這樣評價。

展覽將在中國美術館4000余平方米的空間展出23個國家的近80位藝術家的50件作品。“延展生命”以獨特的知識視野和哲學思考展開對這一關係人與自然之命運的反思並以藝術的想像喚起大眾的認知與參與意識以應對這一挑戰,為探討一種新的自然觀和人文理念提出建設性的倡議。

展覽以“驚異之感”、“臨界之境”和“懸迫之域”三大分主題為線索,將以層層遞進的構思,對於感官世界的新發掘所揭示的認知的擴展,延伸到因多種生命形態的涌現所帶來的有關生命的新的含義的解讀,進而對以生物多樣化為基礎及物種共生為條件的生態重塑理念給予啟示。同時展覽也試圖對導致生態和環境危機的歷史緣由和的哲學背景進行思考,就現代主義運動所催生的主體性以及由此所孕育的人類中心論提出質疑。

結合展覽,中國美術館攜手歌德學院,于2011年7月22、23日和27日舉辦藝術家講座,策展人張尕、藝術家Mike Stubbs和Oron Catts分別與參加此次三年展的各國藝術家就展覽三大分主題進行深入解析,展示部分展覽內容,使觀眾可以對展覽提前有所了解。來自德國的藝術家Ursula Damm和Julius Popp將參與藝術家講座。

Ursula Damm以幾何學及其具有社會影響的公共空間的裝置聞名。1995年起,這些裝置以互動的形式調節公共空間裏建築與路人行為之間的關係。除此之外,她還創作了無數以自然、科學和人類文明之間相互關係為主題的裝置,比如被Ludwig-Museum Koblenz收藏的Venus I-IV和曾獲Ars Electronica榮譽獎的“雙螺旋擺動”。Ursula Damm曾在各地舉行個展,包括紐約的Goethe House、 德國亞琛的 Neuer Aachener Kunstverein以及德國北威州藝術收藏館(K20)。 裝置“溫室轉換器”。

此次“延展生命”新媒體展上將展出Ursula Damm 版權:“延展生命:媒體中國2011” 的裝置“溫室轉換器”。

Julius Popp生活在德國萊比錫,他以在藝術與科學交叉學科領域的跨界工作聞名。Popp專注於人類、機器和自然之間隱藏的微妙基本關係——其隱藏的“軟體智慧”在觀眾不知覺中作用。Popp榮獲無數國際獎項,他的作品在著名展覽中展出,包括紐約現代藝術館、莫斯科雙年展、維也納美術館(Kunsthalle)和巴塞爾藝術無限展。此次“延展生命”新媒體展上將展出 裝置“點•動”。版權:“延展生命:媒體中國2011”

他的裝置“點•動”。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