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美國新媒體藝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一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3-28 20:31:12 | 文章來源: 蔣文博的部落格

文\蔣文博

2010年夏天,應高等教育出版社邀請,美國著名獨立電影製片人、芝加哥藝術學院Danièle Wilmouth教授來京,主持教育部藝術設計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Danièle涉足電影、新媒體、當代藝術以及藝術設計等領域,其人熱情開朗,異常認真,我們在在十余天的密切接觸中,圍繞藝術創作、文化觀念及新媒體藝術展開深度對話。尤其圍繞新媒體藝術在美國的現狀、意義及發展趨勢,展開了多方位的討論。

當然,對於“新媒體”這個名稱,至今在國內還存在爭有,部分人認為此種提法欠準確,如中國美術學院成立了“跨媒體藝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張尕教授認為用“數位藝術”或“媒體藝術”來描述或許更恰當。對此,Danièle介紹了美國人目前對“新媒體藝術”的看法:在美國,人們通常把新媒體藝術定義為基於網路、電腦的一些藝術作品,包括一些軟體程式上的修改、網路遊戲,甚至包括基於螢幕的藝術作品,手機展示的藝術作品,還有生物藝術等。這就是在美國對新媒體主要的定義。

在談到新媒體藝術在美國的新進展時,Danièle例舉了在正在芝加哥進行的新媒體作品。我們看到,在美國的最新的新媒體藝術項目中,很多藝術家會關注社交網站,比如説Face Book。比如,最近有一個項目“行進/進行”,這個項目比較大,會持續2-3年,包括現場表演部分和網路虛擬部分。這個項目有自己的網站,同時納入實時表演:尋求各地或者是美國各地同時發生的表演,在網站上同步呈現。我們知道在Face Book網站上面可以隨時更改個人狀態,發表微網志之類的東西,他們就把個人狀態的修改發到ipad上。現場表演者帶著ipad,他們可以一邊上網,一邊表演,上傳自己的表演狀態,同時收到其他地方人的表演。這些藝術家比較關注不同地區,包括美國地區,以及世界不同地區同時發生的一些事件,這些東西通過網路連接在一起。藝術家做這個作品最主要的意圖是什麼呢?實際上,這個項目主要是由Mark Jeffrey和Judd Morrissey兩個人來做的,其中,Judd是網路編程師、網路設計師,同時也寫一些網路互動文本和互動詩歌。Mark是一個表演藝術家。他們大概在一年之前開始合作。在一定意義上,這個作品主要反映的是這場美國的次貸危機帶來的一系列經濟問題。我們知道,美國金融危機出現之前,1930年美國也經歷過股市崩盤,藝術家是想把這兩次經融危機聯繫起來做一個項目。1930年左右發生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長期的政策,包括簽訂一些大型的民生項目、工程項目,包括建大壩等。在他的作品中,就涉及到建築、雕塑,也讓一些藝人(如演員)穿上不同的道具來表演這種典型的雕塑。這個項目有專門的網站,該網站上有文本、詩歌和些影片。比如,在美國的現場表演會通過ipad上傳到網路,有人通過網路對他們的耳機發出不同狀態修改的指令,演員聽到以後再進行修改,將聽到的指令大聲地喊出來、説出來。在這件作品中,藝術家更關注的是人們面對經濟危機的時候應該如何去應對、如何去處理。

可以説,這件作品代表著典型的當代藝術的組織方式——作品強調藝術家與社會的關係,強調個體的人與社會的關係,強調個性化的情感訴求與社會的關係。我們甚至可以理解為:金融危機造成了人的狀態改變,而在這裡,這是一個虛擬的改變,但是通過終端,讓具體的人的耳朵聽到指令、眼睛看到指令,並把它喊出來、表演出來,這變成一個現實和虛擬的空間連接。這個連接有一個總體的策劃,所以構成了一件整體的作品,這樣,作品才跟金融危機構成必然的聯繫。我把自己的上述想法告訴了Danièle,她即刻表示認同,並進一步介紹説自己也是這個項目的參與者,負責攝影紀錄之類的工作。並且這個項目建立有自己的網站,網站上有文字、圖片、現場表演視頻,這三個都是該項目的一部分。這兩個藝術家主要關注的是2008至2010年這場經濟衰退、經濟蕭條與30年代那次大危機之間的關係進行對比。他們在這個項目當中一直在回顧,回看30年代經濟危機時候政府做出的反應,政府為了應對經濟危機出臺的新政,出臺的一系列的措施。

第一個部分,網站上有一些文本資料,主要是描寫政府的一些政策、措施;網站還集合了素描、圖片、繪畫,來表現表演者的狀態,還有他們道具設計、服裝設計。在文本和視覺效果上,比如對胡佛大壩上的建築和雕塑的描述,包括如何來展現這些元素的視覺效果,也形成了文本,可以集中在網站上呈現。

第二個部分,現場的表演者,他們會會通過耳機聽到狀態改變的指令。作品關注的就是美國目前的經濟狀況、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人們對於應對經濟危機的自由思想和觀點,還有我們面臨的挑戰、狀態的改變等。

從現象上看,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現,想必會對對純藝術的創作觀念和表現形式會帶變化,這種變化在美國已逐步體現出來。Danièle舉出一個現場舞臺表演的例子,那就是利用Flash。作者是做現場舞臺表演的,他們在之前做了一個項目,就是複製、重新編排電影片斷,將有名的編舞、舞美師的舞蹈片段複製下來、重新編排,然後放在舞臺上表演。同時,他們會在舞臺兩邊的電子螢幕和網路上同時進行“演出”。該表演者關注的是在數位時代的一些智慧財産權和版權的問題。事實上,在數位時代,作者的智慧財産權遭遇到了巨大挑戰。因為我們知道,很多藝術作品都可以被人們利用數位技術便捷地複製,被不斷地複製,隨意地上傳到網上去。因此,在數位時代,智慧財産權問題不得不成為焦點問題之一。

但如果脫離具體作品,例如張藝謀當年拍《紅高粱》和後來他拍《英雄》,所採取的媒介方式是不同的。在有新媒體的時代,新媒體的技術媒介讓藝術創作者在觀念上會有一些改變,這種改變當然不會僅僅局限于某一件作品上。Danièle首先肯定了中國電影的話語方式的藝術價值,同時她認為,現在的電影製作人比較好的就是展示自己的作品,當然現在的選擇比以前多很多,不僅是在大型影院及電影節上放映,現在我們展示的商業電影、藝術電影、實驗電影,在畫廊裏邊、博物館裏邊都可以放映,甚至還可以進行多個視頻、多個螢幕的裝置,還可將電腦表演的東西融合進來,展示你的作品。更多數情況下,現在展示作品是通過螢幕,通過iphone,通過網際網路批評的形式來進行。在創作者的觀念裏,確實要開始考慮自己作品創作與作品展示的場地的問題。如果用網路、電視機、iphone、手機,就必須要考慮視頻的長度或者是拍攝時候視頻的大小到底適不適合這些展示媒介。在某個時期,在某些媒介上,不妨這些視頻必須把短片拍得短一點,可以更加適合播放,或者把螢幕做得小一點。

從新媒體作品的受眾來看,如Mark Jeffrey和Judd Morrissey做的那種大型項目,極有可能會影響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審美觀念及其價值觀,在現實層面上,新媒體藝術的確與現在的美國年輕人産生了密切的聯繫。Danièle也並不否認這一點,因為在美國,大多數人對新媒體藝術都很感興趣。新媒體先鋒主要是在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比較活躍,現在他們已經是很活躍的新媒體作品創作者了。當然,年輕學生對新媒體也抱有不同的態度:一些人對新媒體非常關注、非常喜歡;一些人對新媒體持懷疑態度——因為他們知道,你在做這些作品的時候,不僅要用新媒體這些高科技手段,同時要考慮到通過這些高科技手段找到自己有價值,創作出有意義的作品,所以他們對新媒體持有一種懷疑態度,是非常謹慎的。可是,文化一直在不斷地發展變化,藝術也是在不斷地發展變革:不是藝術家改變了文化,相反,是文化改變了藝術。現在的社會文化,可能是人們通過網路或者現代科技,在實現溝通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在當下整個社會大背景中,整個社會文化讓是我們面臨越來越多的虛擬的媒介,人與人之間通過這些虛擬的媒介聯繫在一起,整個世界像地球村一樣。面對這個變化,部分藝術家做出了反應,創作一些與這種文化相對應的藝術作品。這表明,是我們的文化影響了藝術,而不是藝術影響了文化。

對於未來的新媒體藝術的發展方向,Danièle認為,儘管人類目前比較關注全球變暖或者是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但藝術家可能會越來越關注如何在媒體上保存生命、保存利益或者保存一些有機物的東西。她認為在未來,藝術家會廣泛地使用生物藝術,創造活的藝術作品,在這些領域裏可能會有比較深的探索,比如探索保存記憶的方式,在網上建立一種記憶銀行,很多人都可以進行讀取過往的記憶資訊,也可以進行存儲——這或許是未來三十年左右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最大的趨勢。

(原載于2011年3月23日《中國藝術報》)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