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南澳Ⅰ號”第二階段考古挖掘 出水文物近萬件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07-19 13:20:15 | 文章來源: 新華網

“南澳Ⅰ號”打撈現場

記者在廣東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採訪了解到,汕頭“南澳Ⅰ號”打撈船“南天順”號,在天氣和海況允許的情況下,7月18日將滿載著出水的近萬件文物離開古沉船“三點金”海域。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已圓滿完成今年的水下考古計劃,共打撈出水文物近萬件。

記者採訪了解到,自今年4月27日正式啟動對“南澳Ⅰ號”第二階段水下考古發掘工作以來,水下考古隊共新發現4個艙位,同時還發現1塊新的隔艙板。經過去年和今年的考古工作,目前“南澳Ⅰ號”已被確定的總艙數有21個,預計總艙數可以達22個。

在“南澳Ⅰ號”第二階段水下考古發掘工作中,考古隊員對已確定的各個船艙進行探查,部分艙位的文物已經打撈出水。今年出水文物近萬件,文物仍以青花瓷器為主,類型主要是盤、碗、罐、缽等。

今年考古隊總體打撈進展順利,打撈船曾3次因颱風影響回港避風。由於今年水下考古發掘任務繁重,考古隊臨時決定將原本計劃為75天的工期延至本月中旬。考古隊的水下考古發掘工作直至本月15日正式結束,近兩日,考古隊員主要在打撈船上進行設備的清理和打包。

明代沉船“南澳Ⅰ號”的搶救性發掘,被評為2010年度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之一。汕頭“南澳Ⅰ號”水下考古隊2010年4月9日開始對“南澳Ⅰ號”實行第一次水下考古發掘,共出水瓷器、陶器、銅器、金屬器1.1萬餘件。考古專家從其出水陶瓷器的胎質、釉色、器形、青花圖案紋飾風格及燒造工藝等方面判斷,其年代為明代晚期嘉靖至萬曆年間,來源可能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民窯産品。

據了解,下次對“南澳Ⅰ號”的水下考古工作預計將在明年4月底或5月初繼續展開。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