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中國

中國網

從水下考古到水下文化遺産保護

從水下考古到水下文化遺産保護

時間: 2011-01-18 20:32:43 | 來源: 中國藝術報
收藏 >

人類文明的發生、發展與水密切相關。中國有著近30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海域、18000多公里的海岸線和豐富的內陸水域,其中蘊含著種類多樣、數量巨大的水下文化遺産。這些水下文化遺産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産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其間,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下文物保護管理條例》,組建專門機構開展水下文物調查、重要沉船遺址搶救性發掘,同時進行專業人才培養和機構建設等多項工作。“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今天我們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可能還不成熟,但是通過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實踐,我們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逐步由單一的水下考古走向了全面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在理念、實踐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進步和發展。

專業考古隊水下探“寶”

中國目前已形成了一支規模不大、但具有較強能力的專業化的水下考古和文物保護隊伍。從1989年國家文物局組織培訓第一批水下考古隊員起,截至目前共舉辦了5期水下考古培訓班,培養專業人員近百人,最近幾年更是以每兩年20人左右的速度遞增。2010年,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開始舉辦出水文物科技保護修復培訓班,培訓出的專業人員已成為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中堅力量。可以説,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人才培養正在走向規範化、常規化。

在強化人才培養的同時,中國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專業機構也得到了很大增強。2009年9月,根據國家要求,國家文物局依託中國文化遺産研究院成立了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負責全面組織、協調、規劃、實施中國水下文化遺産調查、發掘、研究、保護、利用等工作。國家文物局還在廣東陽江、浙江寧波、山東青島等地建成或正在建設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基地。除了國家級的專業機構以外,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海南、青島、寧波、福州等沿海省、市,陸續建立了一批水下考古、出水文物保護修復等專業機構。一些地方還建成了專門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博物館,例如廣東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館等。這些機構大大提升了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能力和水準。

古代沉船陸續“浮出”水面

近兩年,結合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國家文物局組織開展了11個沿海省市近海海域、西沙群島以及安徽、江西等內陸省份的水下文物普查,同時對西沙群島華光礁海域、福建平潭海域、浙江寧波小漁山海域、山東青島海域進行了重點調查,發現水下文物點200余處,確認70余處沉船遺址,為摸清中國水下文化遺産的分佈規律和保存現狀提供了豐富的第一手資料。

對於受到嚴重自然損毀、盜撈威脅的水下文物,我們進行了重點搶救性發掘。例如,廣東陽江宋代沉船、遼寧綏中元代沉船、山東青島明代沉船、福建平潭清代沉船等10余項搶救性發掘工程。其中整體打撈“南海I號”宋代沉船的發掘方式及其飽水環境下整體保護的方法,標誌著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理念、技術上的突破和創新;“華光礁I號”沉船遺址的發掘是第一次對沉船遺址進行整體發掘;正在進行的“南澳I號”沉船遺址發掘工作,為明代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提供了新的資料和線索。這些工作在有效保護水下文化遺産、深化相關科研工作的同時,也使得我們總結出一套包括水下遺址定位、擾層清理、資訊留存、文物提取、出水文物保護與整理在內的適合中國國情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操作程式和方法,也積累了一批相對成熟的出水文物保護技術,可以根據質地、類別採取相應的處理方式使出水文物得到妥善保護。

在全面普查、重點發掘的同時,原址保護理念貫穿始終。例如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其意義不僅僅在於它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建成開放的原址、原環境保護、展示水下文化遺産的專業博物館,它的建成既是中國原址保護水下文化遺産的大膽嘗試,也是中國文物事業從文物保護走向文化遺産保護的一個縮影和代表性案例。針對盜撈、走私水下文物等違法犯罪行為,我們採取多種方式予以制止,並依法加大了打擊力度。近年來,海南、廣東、福建等地公安邊防部門破獲多起盜撈案件。現在,國家文物局正會同相關部門、機構,利用現代技術在沿海部分省份開展水下文化遺産安全監控試點,探索用現代技術進行防範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我們還特別注意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宣傳、教育工作,例如:2009年5月18日,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聯合報道了重慶白鶴梁水下博物館開館的消息;2010年5月18日,廣東陽江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和“南澳I號”搶救發掘工作,再次走進公眾視線。我們連續兩年在國際博物館日(5月18日)的當天,通過媒體傳播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理念,對全社會逐步普及水下文化遺産保護觀念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從單純考古到全方位保護

中國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正在從單純的水下考古發展為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近年來,水下文化遺産的內涵和外延不斷豐富和拓展,保護對象日益複雜多樣,已經由沉船及船載文物擴展到海上絲綢之路、沿海海防和海戰遺跡、古港口、造船廠、沿海鹽業遺址等多種類型;工作內容從單純的水下考古擴展到出水文物保護、巡查監護、執法管理、學術科研等多個領域,工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擴展。

其次,中國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正在從近海海域擴展到遠海海域。由於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特殊性,受到人員、經費、技術、裝備等方面的局限,以往中國水下考古的主要工作區域集中于沿海海域。近年來,隨著國家投入和支援力度不斷加大,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理念、技術、人員裝備、後勤保障等方面有了極大進步,工作水域已經逐步拓展到西沙等遠海海域,以及部分內水水域。目前,我們正在論證建造中國第一艘現代化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專用船,該船建造完成後將進一步提高水下文化遺産的保護能力。近期,我們的一支水下考古隊正在與肯亞同行一起,在肯亞拉姆島周邊海域開展水下沉船遺址的調查和發掘工作,希望能夠為全球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作出應有的貢獻。

此外,中國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正在從文物部門單一部門主導發展為全社會廣泛參與協作。早在1987年,國務院批准成立了多部委參與的國家水下考古協調小組,負責統籌領導中國水下考古工作。國家文物局作為牽頭單位承擔了大部分業務工作的組織和實施。近年來,我們已經與外交、科技、公安、財政、交通運輸、海洋、海監等多個部門建立了良好的聯繫機制,在打擊非法盜撈和走私水下文物活動、開展水下文物監控、日常巡護和遠海水下考古等多方面進行了很好的合作,共同推進了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發展。

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古代沉船

目前,我們正在制定中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的下一個5年規劃。我希望能夠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實現以下目標,即:基本建立法規健全、隊伍精幹、技術領先、基礎紮實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體系,形成由國家主導,以沿海海域為主,適當兼顧內陸水域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格局,實現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要想實現這個目標,就得進一步轉變工作重心,全方位推進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事業發展。當前,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對象日益多樣,工作領域日益擴展,涉及的部門和行業日益增多,僅僅將水下文物調查和重要沉船遺址的搶救發掘作為事業發展的重心,已不能適應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實際情況。國家文物局將以國家水下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為支撐,搭建一個開放式的工作平臺,充分整合各有關方面的現有資源,凝聚有生力量,集中開展一批具有重大戰略和示範意義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如建立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監控體系,建成一批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基地,加強出水文物保護技術研發,推動海上絲綢之路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開展中國古代海防工程調查等等。同時,我們還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向公眾普及水下文化遺産保護相關知識,通過多種渠道吸納社會力量,真正實現文化遺産人人保護、保護成果人人共用的新局面。

中國有句古話:“水本無波,相蕩而起漣漪;石本無火,相擊乃生靈光。”20多年來,中國的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始終與國際同行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並從中大獲收益。從1988年國家文物局首次派出兩名學員赴荷蘭學習並參加水下考古工作至今,20多年間,中國已先後與日本、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就水下文化遺産保護工作進行合作與交流。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水下文化遺産公約》的堅定支援者,也一直致力該《公約》早日生效,以更為有效地保護水下文化遺産,控制日益增多的劫掠和毀壞水下文化遺産的活動。面對當前水下文化遺産保護面臨的新情況與新問題,中國將進一步吸收、學習國際同行的先進保護理念、經驗、技術,同時積極參與相關國際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