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林的油畫與丙烯畫的創作,關切周圍的世界與事件,他認為形式過多會脫離內容,當代藝術在本質上具有批判和反思的特點,是一種當代現實主義藝術。他對現實的理解是“我們能感覺到的一切”,包括周圍的客觀事物、媒體、圖像、物品等,主張“寫生”的概念應該擴展。他以“事件”為系列的一組油畫作品,以灰色為基調,描繪側翻的列車、裝卸貨物的吊車、巨大裂口的水泥路面、硬著地的飛機、擠壓變形的小汽車等,這些作品具有他的水墨畫中單純的色彩和模糊虛幻的手法特徵,被表現的這些物品事件,讓人覺得似曾相識,也讓人記憶它們,並去自發理解它們的存在及意義。
在人物畫創作中,包林用油畫和丙烯各畫了一組作品。他的油畫人物帶有探索性和試驗性,例如《複製自己》,表現一年輕時髦女郎,跪在黑色地板上,彎腰將臉部放在白色的影印機上,進行自我複製,表現“自戀”情態。這張作品黑色的地面、黑色的短裙、黑色的頭髮,與白色的影印機和黃色的短衫形成鮮明對比。這張作品的主題和形式錶現均具有強烈的當代性。其他作品如抱著嬰兒的女子、脫衣婦女、行走的胖女人和帶手套作工的女工等,展現各自存在的狀態,沒有過多的意蘊內容,只是一個個在特定空間和時間中存在的生命個體。包林于2010年上半年創作的丙烯人物,以海邊為背景,以人物行走和運動為特點,表現人們在海邊遊玩或聚集的場面。另一些人物形象則不畫頭部與臉面,有意忽略他們的像貌特徵,而只強調他們個體的存在和運動過程。這批作品表現人物奔跑,或行走,或騎車騎馬,他們的共同點是都處於各自的運動中,作品記錄下他們生命中的一個頃刻。這批丙烯畫,色彩明亮,白雲、藍天、人物的膚色及衣服的色彩形成大塊對比,有的作品近距離是人物在行走,遠方則通過抽象的色塊,組成遠景,對空間安排作了新的探索。這些作品的創作速度較快,大筆揮掃,忽視細節,抓住大的形體造型和動勢,具有表現主義的特徵。
包林近幾年還創作了一批風景油畫,80年代他在法國就開始畫風景,所以他在風景畫方面有良好的基礎。最近他畫的一組葵花,是以他在北京懷柔的住所園地親手栽種的向日葵為題材,他還觀察到向日葵並不是象人們所説的總是“向著太陽”。他借用中國花鳥畫中折枝花的構圖形式,截取幾枝或獨枝向日葵的葉片與葵花加以表現,葵花下垂而呈殘態,背景用藍色或紅色與黃色,花葉或顯飄灑,或呈凋零。作者沒有刻意再現葵花欣欣向陽的俗套,而是表現葵花凋零中的頑強生命力。這種作品色彩豐富而和諧統一,給人以新的美感享受。包林的另一些風景畫帶有意象特徵,概括表現樹木、房子、遠山、田野、開發的景象,用涂繪的方式大筆揮寫,這是一批帶有水墨書寫性質和表現特徵的意象風景油畫,具有探索性和試驗性。相信這一風景油畫的風格形式,在包林今後的創作中,會得到進一步深化與完善。
文/ 陳池瑜
2010年12月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