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兩岸雲水相望:《富春山居圖》600餘年離散錄(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0-03-23 18:06:07 | 文章來源: 北京日報

被浙江博物館視作“鎮館之寶”首位的《富春山居圖》,歷來是重點保護對象。對紙張脆弱的古畫來説,溫度、濕度的變化和燈光直射,乃至每一次展卷,都可能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害。因此,《富春山居圖》長久以來被深鎖庫房,妥善保存,很少有人能夠一睹其真容。

“以前浙博展出條件欠缺,這幅畫很少拿出來展出,直到去年12月底,武林館區建好後展出條件才改善。書畫展廳的第一個展覽就是《山水之間——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與館藏明清山水畫》。”浙江博物館常務副館長陳浩説。

在浙博武林館區,安放《富春山居圖》的展櫃是從德國進口的,24小時恒溫恒濕,連展廳的燈光都選用了光線柔和的冷光源LED燈。這樣的展出條件在國內的博物館中也不多見。於是,《富春山居圖》才得以“破天荒”地公開展示3個月。全國“兩會”之後,參觀者驟增,浙博又臨時決定,將展期從3月20日延長到5月20日。

以畫作的咫尺片段就堪當稀世珍寶,《富春山居圖》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呢? 

浙博的展板上這樣介紹,《富春山居圖》紙本水墨,高一尺余,長二丈四尺,是中國古代水墨山水畫的巔峰之筆,被譽為中國山水畫長卷“第一神品”。圖繪富春江兩岸秋初之景。開卷描繪坡岸水色,遠山隱約,接著是連綿起伏,群峰爭奇的山巒,再下是茫茫江水,水天一色,最後則高峰突起,遠岫渺茫。山間叢林茂密,點綴村舍、茅亭,水中則有漁舟垂釣。山和水的佈置疏密得當,層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長卷畫的構成特色。筆墨上已顯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為簡約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筆頓挫轉折,隨意而似天成。清潤的筆墨、簡遠的意境,把浩渺連綿的江南山水錶現得淋漓盡致。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大畫家黃公望晚年的代表作。這幅畫有‘畫中蘭亭’之稱。”陳浩告訴記者,“它對中國山水畫的意義,就像王羲之《蘭亭序》對中國書法的意義一樣。”

只是,畫中蘭亭的真跡已一分為二,天各一方。浙博所存,乃畫卷前半卷,世人稱之為《剩山圖》。後半卷《富春山居圖》又稱《無用師卷》,縱33釐米,橫636.9釐米,現存于台北故宮博物院。在稀世珍寶數以百萬計的台北故宮博物院,《富春山居圖》同樣是“十大鎮院之寶”之一。

黃公望(1269年-1354年)本名陸堅。幼年被永嘉(今浙江溫州)一位叫黃樂的老翁收為義子。黃樂很喜愛陸堅,初見他時曾言:“黃公望子久已。”所以,陸堅改名黃公望,字子久。

黃公望曾在元大都做過書吏,因上司貪污,他受連累被抓進大牢。出獄後,黃公望改號“大癡”,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並曾賣卜為生。

年過五旬的黃公望隱居富春江畔,師法五代宋初的董源、巨然一派,潛心學習山水畫,為明清畫人大力推崇,成為“元四家”(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之首,開啟了元明清文人山水畫的路子。

《富春山居圖》是黃公望79歲高齡時開始創作的。一次從松江歸富春山居,偕好友無用禪師同行。應無用禪師之求,黃公望就在他的山居南樓援筆作此長卷。但他經常雲遊在外,而畫卷留在山中,只得“逐旋填札”。經過三四年之後才題款,但最後何時完成,不得而知。清王原祁在《麓臺題畫稿》中説是經營七年而成,黃公望自動筆至去世恰恰是七年,堪稱嘔心瀝血之作。

《富春山居圖》完成後不久,黃公望就離開了人世。據黃公望在該畫上的題款稱,他把此圖送給了好友——無用禪師。我們因此可知,《富春山居圖》的第一位藏主,即是無用禪師,從此這幅畫作開始了它在人世間600多年的坎坷歷程。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