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開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8-29 19:04:0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美術》雜誌前主編王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王鏞和藝術家王徵(中)合影

 

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

序《王徵龜茲壁畫臨本》

王徵:我選擇了一條最佳的捷徑

苦研傳承自出創新——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

當王徵遭遇克孜爾壁畫

畫家王徵的壁畫傳奇

2009年8月29日下午,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在珊和羽畫廊開幕。近年來,王徵潛心於將其從壁畫藝術中所得的營養運用於油畫創作,本次展覽展出的《石窟意象》30余幅作品即為其階段性探索的成果。

 

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

展覽地點:798藝術區 珊和羽畫廊

展覽時間:2009.08.29-09.18

王徵曾在龜茲克孜爾石窟面壁9年,臨摹和研究古代佛教壁畫,直臨到“骨瘦如柴,發枯如草”,取得了令美術界矚目的成績。《美術》雜誌編者按曾稱他臨摹的壁畫作品中有數十幅“堪稱世界藝術瑰寶”。

著名美術評論家王仲評論王徵的《石窟意象》“是一批很有點創新意義的作品”。王仲先生認為:一個藝術種類之內的所謂創新,是全面掌握了這個藝術品種諸多基本的優秀素質之後的個性化昇華;還有一種所謂創新,是全面掌握了一個藝術品種諸多基本的優秀素質後,將它創造性地轉化成另一個藝術品種。 王徵這批畫屬於後一類,他將長期研究臨摹而熟悉的古代克孜爾壁畫轉化成一種該壁畫風格的油畫,以期獲得一種獨特的自由創作的方式。這種探索和創新的意圖是有根基的,有邏輯依據的。王徵把自己多年研究臨摹龜茲壁畫的豐富實踐經驗和獨特心得,這次在完全屬於自己的創作領域裏大膽地施展了一番,從這批畫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長期艱苦積聚的能量一旦釋放時的光彩意象。

王徵既是畫家又是學者。繼2005年文物出版社出版其專著《王徵龜茲壁畫臨本》之後,他承擔的國家科研項目《龜茲佛教石窟美術風格與年代研究》近期又由中國書店出版社出版。王仲先生評論説,一系列有關龜茲佛教美術的研究論文的發表和專著的出版,標示著王徵作為一位年輕學者的形象無可爭議的確立,而作為一位有自己獨特風貌的年輕畫家形象的確立,恐怕應該從《石窟意象》這一系列油畫開始。

 

苦研傳承自出創新

不久前,王徵來到我在燕郊天子莊園的畫室,帶來一批他近期畫的《石窟意象》系列油畫的照片,攤在桌面上一看,我為之一振,想不到王徵突然畫出這樣一批才華橫溢、生動感人的畫來!確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新鮮感,而且能夠讓人不會有審美疲勞地反覆看下去,不斷給你以審美欣賞的快慰。我為王徵取得的新成績感到非常高興。

這是一批很有點創新意義的探索作品。我很少使用“創新”一詞。6年前,我在首屆北京國際雙年展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主題發言中曾經説過:“我本人無論是感情上還是在學理上,都是百分之百贊同‘創新’概念,並在創作領域支援‘創新’實踐的。但作為一個藝術家和藝術理論家,我在言説和行文時卻很少輕易地隨意地使用‘創新’一詞,因為這個詞分量太重了,我怕我的嘴和筆擔當不起”。我今天評價王徵這批作品“有點創新意義”是少有的,但也是負責的。一個藝術種類之內的所謂創新,是全面掌握了這個藝術品種諸多基本的優秀素質之後的個性化昇華;還有一種所謂創新,是全面掌握了一個藝術品種諸多基本的優秀素質後,將它創造性地轉化成另一個藝術品種。王徵這批畫屬於後一類,他將長期研究臨摹而熟悉的古代克孜爾壁畫轉化成一種該壁畫風格的油畫,以期獲得一種獨特的自由創作的方式。我知道,這一直是王徵探索希翼獲得的一種理想的藝術表達方式,今天他終於初開了局面。

這種探索和創新的意圖是有根基的,有邏輯依據的,是有可靠發展前景的。我們今天在世界藝術領域裏經常看到許多挂著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時髦招牌的所謂“創新”作品或“原創”作品,都是一些抄來抄去的陳詞濫調,一堆自欺欺人的垃圾,既無藝術傳承根底也無起碼的藝術技能功力。美術界也有一些朋友,他們也熱心以古代壁畫、尤其是以敦煌壁畫為母題演畫出一些意象作品,其中也不乏有好作品出現,但多數難免表面化皮毛化,外在張揚內在空泛,因為這類畫家很少有王徵這種沉下心來在石窟裏面壁九年研究臨摹幾百幅壁畫的經歷和積累。

王徵這批畫在選材上也很寬鬆和自由。他雖然是從石窟壁畫藝術出發,但並不受它的限制,而是以它為依據引發各種浪漫主義遐想,象詩歌創作方式一樣任情思自由馳騁,在石窟壁畫和現實生活之間隨心所欲地摘取有意味的美善形象來組構畫面。我們在這裡看到的充滿動態的菩薩、僧人、飛天、馬、鹿、羊、兔、駱駝、神秘的洞穴和經天行地的大自然,展現的是一派塞外的瑰麗風貌。讓觀眾看後,確實能夠喚起大家與作者所追求的意念之間産生同構之感,那就是對力和美的禮讚和謳歌。王徵把自己多年研究臨摹龜茲壁畫的豐富實踐經驗和獨特心得,這次在完全屬於自己的創作領域裏大膽地施展了一番,盡情地享受了一番苦盡甘來的工作快感。我們從這批畫中可以明顯地感受到這種長期艱苦積聚的能量一旦釋放時的光彩意象。

王徵既是畫家又是學者,兩種身份是互促互進的。他的一系列關於古代龜茲壁畫的研究論文和作為國家科研項目的《龜茲佛教美術年代與風格研究》專著的出版,無疑標示著他作為一位年輕專家學者形象無可爭議的確立,而作為一位有自己獨特風貌的年輕畫家形象的確立,恐怕應該從這批畫開始,雖然他已經畫了多年的畫。我為王徵畫出這批畫而感到非常高興,它們讓我看到王徵在多年研究和臨摹龜茲壁畫之後,在自己的創作道路上找到傳承轉化的有效方式和方向,並有了最初的成果。王徵的繪畫未來能走到什麼地方什麼境界,我不知道,我也不能越俎代苞地指手劃腳,王徵自己會有自身發展的邏輯。作為忘年之交的朋友,我只能滿懷關愛之心地欣賞著他前行。

王仲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美協《美術》雜誌前主編,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榮譽教授)

2009年8月5日于燕郊觀麥齋

 

 
展覽現場


 
石窟意向之《春》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
· 序《王徵龜茲壁畫臨本》
· 王徵:我選擇了一條最佳的捷徑
· 苦研傳承自出創新——王徵《石窟意象》作品展
· 當王徵遭遇克孜爾壁畫
· 畫家王徵的壁畫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