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典藝術 主流聲音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京城畫家村之草場地:藝術更純粹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9-04-29 16:56:24 | 文章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中國當代藝術的精神樂土”,很多人這樣稱呼草場地藝術區。繼798藝術區之後,北京東郊的草場地成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又一聖地。

“桃源”藏于市

沿街叫賣的小吃攤、挂滿晾曬衣服的過道、灰塵瀰漫的工地……這一切很難和一個當代藝術區聯繫起來。然而,草場地藝術區的很大一部分都藏身於這種生活氣息濃厚的市井中。

“草場地藝術區的興建稍晚于798藝術區,雖然離798很近,但是這裡不像798藝術區已然成為一個旅遊勝地。我們把自己定位於更具實驗性、更學術的高度,主要面向專業性人群。自然,這裡的遊客遠不及798。”草場地紅一號F座荔空間策展人田華豐介紹:“當初,考慮到798的租金見漲,一些藝術家便選擇落戶臨近的草場地,慢慢的,形成了集聚優勢。再加上便利的交通,靠近機場,草場地擁有很強的吸引力。”目前,已有大批藝術機構入駐草場地藝術區,包括“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艾未未工作室,致力於紀錄片影像和劇場創作的草場地工作站等。

“從草場地藝術區剛建立開始,我就一直關注這裡。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來這泡上一整天。”退休于航太部第一設計院的丁老先生説,“雖然外面有些道路很臟亂,但這裡的展出讓人賞心悅目,作品大都具有前衛性,完全不同於傳統的中國藝術。”

“丹心”推新人

“藝術的價值一定要建立在學術價值之上,沒有學術價值,卻先出現市場價值,這就是倒挂。”策展人顧振清表示。作為荔空間的投資人,顧振清在長達20多年的策展生涯中一直堅守著學術的定位。

由於較少考慮商業因素,作為藝術平臺的草場地很重視對年輕藝術家的扶持。其中“零資本”進入政策,使大批優秀青年藝術家走進人們視野。“如果他有挖掘潛質,在他沒有錢的時候,我們可以去資助他,和他簽約,給他提供工作室。”草場地藝術區創立人孫連剛表示:“一個藝術家創作作品的時候不能去考慮市場,如果藝術家一邊創作一邊考慮怎麼賣,他的作品我都不要。”

草場地經常舉辦一些推介新人的活動。第二屆前提行為藝術節將於5月1日至3日在草場地舉行,主題定為“青年的可能性”。主辦方將採用展示資料、影像裝置和現場創作等形式打造一個年輕的藝術活動。參展藝術家大都非常年輕,其中有剛離開學校不久的藝術院校畢業生,也有已經參加過多次藝術展覽的80後,而國際化的視野和策劃,使本次藝術節更讓人期待。

“寒冬”中反思

2003年,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開始紅火起來;2005年的春季,中國藝術品市場更是出現了量價齊升、一路高歌猛進的前所未有的“狂熱”狀態;2007年中國在世界藝術品拍賣市場所佔的份額已經超過法國,位列世界第三。但是,當前的金融危機已經波及到中國當代藝術産業。“現在就是要進一步加強學術價值呈現,學術價值本身就不強的藝術家被市場淘汰也屬正常。”顧振清強調。

“我們希望能有美術館的環境,安靜下來面對藝術品的推廣與展示。”北京畫廊負責人李蘇橋説,“2009年,我們的工作量大約是10個海外展覽、6個國內展覽,這是我們對推動真正的純藝術的態度。”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畫家村:藝術家失樂園
· [專稿] 千瞳空間-眾星畫家村賑災義演
· 從切爾西到草場地
· 北京草場地工作站五月藝術展示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