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2008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發展高峰論壇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5-27 18:27:28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馮斌:謝謝楊維民科學發展觀的講話。現請LENNY講話。

  LENNY:非常感謝大家邀請我來參加這樣的論壇,我也非常願意坐在這和大家討論這個問題,我希望在這次會議上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的觀點,為什麼會有很多機構關注到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為什麼會有中國當代市場的競爭,原因是我們已經把目光轉向了東方、轉向了中國。這些機構包括公共的美術館,一些策展人、歷史學家、買家,以及一些重要的畫廊。

  我們需要的是把中國的藝術家或者是我們的批評家應該把藝術家推向當代的、世界的舞臺,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才能夠更好地分辨或者是判斷藝術家,尤其是對於這些投資人或者是收藏家來説,可能會更客觀的獲取資訊,這樣我們的觀察家、評論家才能夠更好地理解我們中國的當代藝術家。

  我已經參與到市場已經差不多有超過20個群展或個展,包括公共的美術館。有很多的藝術家,尤其是一些年輕的藝術家,我都去關注,而且把他們推向了前100個著名的畫廊,讓世界都知道中國年輕的當代藝術家,但是我們要注意一點,這些藝術家他們到底是有名氣還是沒名氣,優秀與否,最重要的是他們的作品本身,而不是市場,或者更直白地説是金錢。

  中國現在已經注意到這種批評的機構,就是説與國際接軌需要這樣去做。我們也注意到這種做法也能夠幫助中國去建立長期的、健康的當代藝術市場,同時也能引起藝術家去反思,並回到自己的創作。

  魯虹:謝謝LENNY給我們介紹了美國的創作經驗,對我們很有啟示,下面我們有請蔣異女士發言。

  蔣異:大家剛才都説了很多了,我想就給我的課題講一講,因為今天是黃先生請我們來,深圳這個地方有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解決,所以我也講三個問題:

  一個問題和市場有關係,開放人民幣市場,我認為誰開得快誰就是贏家,這樣就可以更快、更好地使很多的文物回流,也可以使最優秀的當代作品被我們中國人買回來。我們常常把買東西分成藏家是中國的還是外國的,我認為這個界限是不對的,因為中國人在今天已經走向國際了,我們和國外的人是一樣的,享有同樣的地位,所以我們收藏,不代表外國人不欣賞我們的東西,可能我們收藏的目光已經國際化了,這個是我要講的一點。

  還有一點就是如果開放人民幣市場或者是在政府的推動下有策略地開放,能夠幫助藝術市場更快地走向國際,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現在在外國購買力有110億,所以説相當一部分的海外購買力目前是錢很多,不是錢少,這個我認為也不存在外匯流失的問題,我認為這是好事,這個事情需要政府的幫助,給深圳一點特別的策略、一點特別的政策,使深圳不光是改革開放走在前面,在藝術品市場上也走在前面,我想蘇富比一年有170億美金的成交額,其中以每兩年30%的速度遞增,當代亞洲市場也是等於最快的,特別是我們中國的當代市場,已經開始在國際舞臺上出了很多的精彩,我認為大家不要把它全部説成是炒作,因為在我們推出這些作品的時候,有相當的時間去研究它,到底多少人承認它,美術館和藝術史上都有一個評論,而且不是中國人進行的評論,是國際人的評論,我們有一些藝術家進入了名單,我們的成就很不錯,我們應該為此感到高興。

  還有一個就是藝術品通關的問題,這也是非常嚴重的問題。能不能在深圳這個地方作為龍頭有一些特別的政策,增加港中的橋梁,特別在香港地區已經形成了國際購買中心,今天我們應該高興,因為不是倫敦、不是紐約,像這次春拍有17億的成交額,大部分來自世界各地,不是我們所説的大部分被中國人買回來,文物方面佔大部分,特別是文物回流,將來藝術品通關問題做得好,將來政府出臺一些政策的話,對我們快速買回來的渠道也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文化最快與國際接軌就是當代藝術,我們不要小看它,在我去過這麼多你們知道名字的藝術家裏,幾乎都挂著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可以説外國人對我們中國人是尊敬的,不要説它是垃圾的,從這一點上看到,商品進入美國、歐洲,儘管有這樣、那樣惡劣的評判,但是中國當代藝術呢?我們自己的孩子自己可以打,但是走到外面的時候,我們應該給我們自己鼓掌,這是很重要的。

  還有一點就是包容性的問題,今年蘇富比做了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把亞洲像菲律賓、印尼、日本、南韓都放在一起進行拍賣,就是平等競爭、平等發展,特別顯示出了市場民主化,我認為這個很重要,目前我們中國的市場還沒有這麼全面、這樣的發展模式,我認為深圳也可以借鑒,作為龍頭,我就講到這裡。

  宋岩:大家好,剛剛大家都闡述了很多的觀點,我也應邀參加論壇,和大家一起研討和思考藝術市場現狀的問題。剛才我想就蔣異小姐談的三個問題,我想到十年前的一個現狀,十年前也就是説在1996年,那個時候由當時的內貿部牽頭,也就是説在上海組織了國際收藏與投資的研討會,當時世界兩大拍賣組織蘇富比、佳士得的主席、領導人,還有中國最大的拍賣行,上海朵雲軒、中貿盛佳、海關、人大等等都參加了這次論壇,當時我記得很清楚的是中貿盛佳的總監談到的問題,也是關於文物通關政策的問題,這是劉婷婷講的,她説她的公司剛剛成立,文物回流的問題是很大的問題,公司定位拍賣是做海外文物回流,但是她在工作的時候碰到很多的問題,她往往是派出很多的人,看到了一些中國好的文物把它背進來,因為當時通關很困難,要收一些費用、手續,非常的煩瑣,很慢,她是這樣處理的。現在文物的政策已經有所改變了。現在已經有所改變了,我們文物的通關已經不收通關費就可以進來了。我剛剛談到市場問題,大家誰都在談藝術品市場的問題,誰都在關注著市場問題,因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異常的火爆,這也是中國的特色,也是中國藝術品的現狀,才能引起那麼多的關注、那麼多人的參與、那麼多的資金想進入。其實我覺得中國的市場還屬於一種初級階段,真正的藝術品市場,我認為沒有形成,真正藝術品的形成是什麼情況?就是我們的藝術品能夠放進銀行裏面,銀行能夠給我們錢,這標誌著我們中國藝術品市場真正的形成了。帶著這個問題,我在北京的時候找到了保監會、銀監會,包括一些銀行的行長,我都和他們談過,我為什麼做這樣的構成?因為我在中國收藏家協會工作十多年了,我看到我們的收藏家隊伍發生的變化,以及收藏家他們收藏的一些現狀,我們中國收藏的現狀非常的火爆、參與的人非常的熱烈,藝術品也非常之多。當然我們的文化歷史非常悠久,有這麼多好的精品東西,收藏為了什麼?你一定要收藏好東西、有價值的東西,這種有價值的東西才值得你去收藏,它未來的生存空間才會越來越大。因為好的都是承載當下,它只能代表它的文化藝術最高的水準,但是它沒有一個統一的模式,我認為這是最高的水準,這樣才能流傳百世,可是我看我們的收藏家,有的花上幾千萬、上億,看到他們的東西以後,我覺得問題太多、太多了。有的時候去和專家搞鑒定、評估都不知道説什麼好了,他認為這些都是好的、都是真的,可是情況恰恰相反。所以收藏的盲目性,收藏市場的混亂,確實是大家思考的,藝術品市場到底應不應該那麼多人參與,我認為空間是巨大的。剛才張司長也説了,我們的星級賓館上,無論是家居還是公共場所上都有空間,我呼籲銀行的保險政策在這方面要出臺,因為我認為中國藝術品的資金是不缺乏的。民間的資金就有一大塊,但是資金怎麼樣流入藝術品市場?我覺得在這上面要借鑒國外的方法這個問題,就會解決得更好一些。因為國際上分工特別清楚,它有藝術基金,它的藝術基金不是非常商業性的,它就要調查藝術的走向、流向,拍賣行在做它的拍賣市場,它所拿出來的東西都是有出處的,這個東西都是經得起推敲的,所以我覺得價值之所以能夠高於目前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的價值,它還有無形的東西在裏面,就是信譽。我們現在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呢?可能還不夠,甚至説有的想做,可能也非常的困難,我記得在北京一次拍賣會上,有一個不大的小拍賣行,做了非常驚人的事情,當時搞展覽的時候,搞了一個月,然後他承諾來拍賣的收藏家,他説你在我這買的東西,我就明確地告訴你,一個月以內我不問你為什麼,你想換就換,退掉,我一分錢都不收你的,一分錢不收指的是佣金,還是要收一點費用。他私下和我談,他讓媒體説説他們公司的運作,我説我不説,我説説了之後會得罪很多拍賣行,我也不知道怎麼去説,我希望你這樣做下去,我看看你的紅旗能夠打多久,雖然沒有誠信的文件,但是你是誠信體系的界定,果然小拍賣行做完這一次沒有生意了,沒有辦法。剛剛蔣異小姐還談到關於人民幣的兌換問題,中國還不是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國,就是説中國藝術市場還要有資金方面的推動和支援,中國可能這方面的問題還是比較大的問題,在深圳或者沿海地區人民幣自由兌換,可能藝術品的市場會更好一些,這有待於藝術和金融體系的完善和建立,藝術的管理體系、金融體系、經營體系的建立,到那一天,大家再談藝術市場的時候,就不是今天這個樣子。國際上有一個人講過一句話:未來的藝術市場在中國,我堅信這一點。謝謝大家!

  馮斌:有請黃曄談談你的想法。

  黃曄:我還是講講我們的主題,轉型時期如何將市場學術、資本融合構建中國藝術市場的進一步發展,講到市場,不可避免地受到資本的影響,改革開放初期引進外資就是引進市場最需要的血液,資本有一個特性,它的特性就是獲利,我們要做這個市場的話,首先要建立投資藝術品市場資本獲利的品牌,這是中國藝術品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建立平臺,我有三個意見:

  第一建立有公信度和資質的藝術品投資,對藝術品的出現提供前期條件。

  第二藝術品交易的稅收標準是我們今後要考慮的很重要的方面,稅收標準有兩種:一個是藝術品本身的稅收標準;還有一個是對贊助藝術活動的返稅政策。

  第三政府的政府,政府對藝術市場的支援有三個方面:一個是政策的支援、一個是資金的支援、還有意識形態標準的寬容度。

  我們談中國的藝術市場,主要就是擴大內需,西方的資本介入刺激了中國藝術品市場,但是中國藝術品市場,真正的收藏能力並沒有完全的發揮,也就是説我們的市場還有很好的發展空間,發展中國內需的市場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的價格體系、收藏體系,有高端的、終端的大眾市場,每一個層次的消費群體對藝術品的理解受習慣、文化等等影響。引導客戶需要大資本的介入,消費者群體接受的話要很長的時間。

  還有一個問題是對學術的研究,國內對美術史的研究很重要,理論家有學術價值的肯定,因為學術一旦涉及到市場就會影響它的純潔性,任何東西一旦進入市場就會變成産品,這是經濟規律。所以怎麼樣在美術史、美學、市場三者之間找到平衡點,這是我們今後要研究很重要的特點。

  我們講到很多的就是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投資的機制和完善發展的問題,藝術品發展到現在,立法已經擺在最眼前了,藝術品在市場上的位置和其他金融産品、資訊産品、日用産品都是同等、一樣的,同樣面臨著真偽、品牌使用、市場操作的規範,規矩是要定的,但是要慢慢的、迅速的鑒定,空間一定要有,尤其是中國藝術品市場剛剛起步的時候,剛剛抬起頭,不要一下子焦頭爛額,需要時間和空間的。

  顧泳塘:本來是不打算發言了,但是聽了之後有一點感想,簡單地説幾句。

  我認為高峰論壇開得非常好,大家是暢所欲言,從各個角度、各個層次都談了很多問題,作為我們是畫廊的,畫廊也是屬於市場這一塊,目前藝術市場確實不缺資金,因為我們都是站在第一線的,據我們所知,現在各大銀行都在積極搞理財産品,就是藝術品的理財産品,在北京搞了很多次,目前我們國家的熱情確實是比較大,確實需要分散到此,錢確實是不缺的。

  第二個就我們這個畫廊來説,和我們接洽境外的大資金有好幾處,事實上我們也沒有和他們達成協定,為什麼?因為説實在的,我們畫廊有我們畫廊自己的看法,我們如果和人家達成比較大的協議的話,容易喪失我們的話語權和選擇權,據我所知,上海比較大的畫廊可能錢也都是在幾千萬以上,所以錢確實是不缺的,資金市場和藝術品市場、學術這三者的關係,我認為學術討論會確實定位定得很準;第二個我想講作為我們畫廊來説現在最缺乏的是什麼?缺的是學術評論、學術引導,我是有這樣的感覺,我希望藝術評論家要有積極的態度、平和的心態、開放的心態來看待這個市場,如果是全盤否定,恐怕也是不現實的,大家看到這個市場,已經是蓬勃發展了,對我們做市場的來説,確實是缺乏學術引導,我們都有體會,對當代藝術也好,中國藝術品市場怎麼看?是能夠全盤否定嗎?我是很難接受的。

  顧泳塘:我覺得要有獨立見解的批評家。現在講的就是這個問題,就我們這個市場來説需要什麼樣的評論家?需要獨立見解的評論家,不是吹捧的藝術家,我希望有獨立見解的批評家不斷發聲,總是會有共鳴的,真理在變革中越變越鳴,在市場前面的人不缺資金,而是缺乏有見地的人,不要有吹捧的批評家,我講的就是這個觀點。

  魯虹:今天的時間有限,關於藝術品市場有什麼問題,歡迎大家寫成文章交給我們的《中國當代藝術網》和《藝術經典》。

   上一頁   1   2   3   4   5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一·一”當代藝術邀請展
· [專稿] 上苑駐館藝術家向災區捐贈藝術品
· [專稿] 江波攝影展
· [專稿] 蘇梓寒油畫展——只愛陌生人
· [專稿] 李梟“武士”系列油畫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