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千文萬華 典雅富麗 中國傳統漆器賞析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6-10-23 13:17:13 | 文章來源: 美術報

    

    漆器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認識漆或使用漆,並用漆製作器物的國家。中國漆器工藝具有悠久的歷史,並獲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幾千年來,充滿魅力並獨具中國氣派的漆器作品,是我國藝術史中輝煌的一頁,同時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戰國是我國漆器工藝的第一個繁榮期。戰國時期由於激烈的社會變革引發的倫理意識和審美觀念的變化,使得該時期的漆器工藝得以迅速發展。漆的色調以紅
、黑兩色為主,其特點是“朱畫其內,墨染其外”。器內涂朱紅,明快熱烈;外髹黑漆,沉寂凝重,紅黑對比,襯托出漆器的典雅和富麗,呈現強烈的裝飾效果,器物具有穩健端莊之美。

    至秦朝時,漆器的製造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手工業門類。與春秋戰國相比,秦代漆器製作更為規整、精美,器形、品種豐富,産量增大並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秦代的歷史雖不長,但秦代漆器在從春秋戰國到漢代的漆器發展過程中,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秦漢漆器的紋飾紅黑輝映、飛揚流動,在給人們以強烈視覺衝擊和無限遐想的同時,更讓人驚嘆時人如此豐富、大膽的想像力和嫺熟的繪畫技法。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承襲了漢代傳統的基礎上,漆器開始向多樣化發展,工藝裝飾手法也更加細緻深化。這一時期,漆器紋飾表現現實生活的內容增加,各種各樣的飛禽、走獸、草蟲入畫,舞蹈、音樂、宴會、狩獵以及人物敘事等敘事性內容,開始較多地出現在漆器上。唐代經濟文化繁榮,隨著瓷器的普及,漆器的使用價值被價格低廉的瓷器所代替,漆器製作逐漸朝著華美富麗的工藝品方向發展。主要表現為髹漆品種和技法的創新、金銀平脫的盛行、螺鈿鑲嵌的發展、雕漆的出現。

    中國傳統漆工藝到了宋元時期,製作技術體系已基本形成。主要髹飾品種有一色漆器、堆漆描金、戧金和雕漆。宋代一色漆最為流行,戰國、秦漢時期盛極一時的彩繪至此一變而為純粹漆色的表現,顯現出時代審美趣味的嬗變。

    王世襄先生曾用一句話概括了明清兩代漆工藝的成就:“不同髹飾變化結合,迎來漆器的千文萬華”。這一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漆工藝有了較大的發展。兩朝分別形成了以“果園廠”、“造辦處”為主的宮廷漆器製作中心,形成了中央與地方、官作與民作共同發展、互相影響、互相借鑒的局面。這一時期漆器製品除了皇家自用外,還作為貴重禮品饋贈海外諸國。明清時期常見的漆器有一色漆器、雕漆、填漆、彩繪、描金、堆漆,鑲嵌、款彩、戧金、犀皮等。紋飾一變以前的幾何紋、動物紋、圖案化紋飾佔主流地位的傳統風格,開始追求生活情趣與自然美。作品題材多取自於自然界景物,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器形種類涉及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以宮廷漆器為例,有宮廷典章類、陳設類、日用類和文玩等。清代雕漆與明代比較也有顯著不同之處,明代漆色暗紅,清代鮮紅,明代花紋莊重渾厚,清代則較為繁縟纖巧,明代一般為木胎,清代則兼作其他胎質,並且與其他工藝結合,如鑲上鎏金銅飾件、琺瑯、鐫王、雕牙等。清中期以後,漆藝呈現的風格過於纖巧,流於繁瑣,藝術創造精神逐漸喪失,雕漆生産逐漸衰落。

    從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朱漆木碗,到楚漢漆文化的繁榮,直至明清達到頂峰,中國漆藝綿延傳承,走過了7000年漫長又輝煌的歷程。作為一種傳統,漆器藝術曾經是中國人觀照自然,器以載道的載體。然而,隨著生産方式、文化取向與現代藝術觀念的嬗變,古老的漆藝面臨著形式與內容,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如何重建現代價值的新的可能性,以及漆藝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自我定位等,以成為漆藝界必須面對和要做出回答的問題。筆者作為漆藝界的一員,深切感受到傳統與現代的緊張和抗衡,感受到傳統文脈、民族手工藝面臨的巨大生存壓力。面對挑戰與機遇並存的局面,中國漆藝應該選擇挖掘、整理、保護與繼承、創新、發展並舉的生存之道。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