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現在很多博士教授不懂書法

時間: 2015-04-29 09:36:40 | 來源: 金羊網-新快報

首頁> 資訊> 聲音

“書法是需要專門學習的藝術。”王世國談學歷與書法的關係:

很遺憾現在很多博士教授不懂書法

第四屆“文士風流”博士教授書法學術展,于近日開幕。面對現在大多數博士教授都不懂書法的現象,本次策展人,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主席王世國感慨:“非常遺憾!”他認為,現代書寫習慣的改變並非是影響書法發展的關鍵;只有功力、學識、才氣三者兼備,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書法家。

王世國

出生於安徽壽縣,自號“八公山人”。現任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主席、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博士教授書法家鳳毛麟角

記者:在策劃這場展覽的時候,選擇參展藝術家的標準是什麼呢?

王世國:美國美學家托馬斯曾把藝術家分兩種:“哲學型的藝術家”和“受衝動和情感支配的藝術家”。當代書壇就有一些書法家,他們既精通書法藝術理論,有著較高的學術文化修養,同時又善於書法創作。這些書法家就是那種“哲學型的藝術家”。他們是廣東省書法評論家協會的核心成員,是廣東省高校和其他組織中的專家學者,是廣東書壇的精英。這次參展的就是這樣這些人。

記者:當前很多博士、教授都不懂書法,書法真正上得了臺面的博士、教授又有多少呢?

王世國:如果從數量上來説,今天國內的博士教授已經是非常多了,它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甚至有人説已是世界之最。儘管漢字及其書法是中國人的文化符號,深含著中華文化歷史演進的密碼,但是現在的博士教授,甚至大學中文系的博士教授,大多數卻不懂書法。這非常遺憾!就全國來講,如今只有很少一些博士教授懂得書法或者是書法家,數量可以説是鳳毛麟角。

書法不僅要靠練,更要靠養

記者:這個群體的作品呈現出怎樣的特點,能不能概括一下?

王世國:這次展出的24位博士教授的書法作品,無論是篆書、隸書,還是行書、草書,都顯得“鬱鬱乎文哉”,瀰漫著清新益人的書卷氣。這是一種學養豐富的書法家作品中,自然流露出來的高雅氣象。而這種書卷氣恰恰是書法作品最好的氣息和風貌。從這些作品中你可以看到,書家熟練掌握的筆法技巧,以及在臨習經典、長期訓練之後所獲得的筆法、結字、墨法、章法等方面的深厚功力。這是作品的共同特點。當然“君子和而不同”。這些博士教授的書法又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藝術個性。你看,同樣是擅長草書的洪權和朱圭銘,前者是深婉沉靜,後者則瀟灑酣暢;同樣寫的是行書對聯,陳志平的作品風骨雄強,而吳小懿的作品則秀雅多姿,風格明顯不同。總的來説,這些博士教授書法家們既有共同之處, 又保持著自己的藝術個性和獨特風貌,難能可貴。

記者:從你剛剛概括的特點來看,您覺得這些作品特別有書卷氣。那麼,怎樣才能讓書法有書卷氣呢?

王世國:孟子説“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作為文化修養的書卷氣與作為道德修養的浩然之氣,都是屬於人的一種“精神境界”,都是可以通過“善養”獲得。而它的方法和途徑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通過讀書增加自己的學養,通過閱歷豐富自己的見識。這樣一來,書卷氣甚至是那種浩然之氣就會自然充溢於你的筆墨點畫之間。所以,書法不僅靠練,更要靠養。你必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靜,伴得了孤燈,心懷敬虔,捧卷閱讀,孜孜不倦,書卷氣自然生成。

能否成為書法家,與書寫習慣無關

記者:專門練習書法的人卻不讀書,而有學歷學問的人又不練習書法。如果説這是當今書壇一種明顯錯位現象的話,那麼它是造成如今書法水準不如古人的原因嗎?

王世國:相比古人,我覺得,我們缺乏的不是從小就整天執筆書寫的狀態,而是缺乏像古代書法家那樣從小就有著中華傳統文化的教養,缺乏對書法孜孜以求,耐得住寂寞和清貧的心理狀態。“誰説今人無古賢”?其實,由於現代科技和網路傳媒的發展,今天大家學習書法的便利條件甚至要好過古代的王公貴族。如果我們能夠取長補短,那麼今天也一定能夠産生像古代那樣的書法大家。

記者:您覺得書寫習慣的改變會影響到書法藝術的發展嗎?

王世國:並不是整天用毛筆寫字,你的書法就會越來越好,就能成為書法家。清代紀曉嵐是《四庫全書》總纂修官,是個整天都寫毛筆字的人,可他卻不善書法,從不肯給人寫字。他寫了一首詩自嘲:“雖雲老眼尚無花,其奈疏慵日有加。寄語清河張彥遠,此翁原不入書家。”從先秦到清代,寫毛筆字的人多達數十億,而祝嘉《書學史》中所列的書法家,僅有2126人。可見,書法與是否天天用毛筆寫字無關,它是一種需要專門學習的藝術。今天書寫習慣的改變,一點也會不妨礙書法藝術的發展。

書學博士的出現和增多,絕對有利於促進書法藝術的發展

記者:我們知道,民國時期那批大學者的書法作品,近年來特別受收藏家追捧。那麼對比這次展覽或是今天一些學者型的書法家,兩者之間存在差距嗎?

王世國:決定書法作品成功與否,除了功力、學識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才氣。你有沒有才氣這是天賦。民國時期的學者除了少數人有書法才氣外,多數人寫的也就是書生字而已。而今天的一些博士學者,他們在書法藝術上才氣逼人,作品展現在我們眼前時,會讓你眼前一亮。但是,今天許多書學博士的學養深度還遠不能與民國時期的學者相比。所以,今天的博士教授書法家不能自恃才高,需要更加努力。

記者:我們剛剛探討了博士書法,其實我留意到今年來也出現了一些書法博士的展覽,是不是書法博士越多就證明書法傳承越好?

王世國:這些書學博士能在書法研究和評論領域,在書法教育和書法創作探索方面,給當代書壇以重要影響。書法一個綜合性的藝術活動,不僅 僅是書法創作,它還包括書法研究、教育、展覽、活動、出版等等。所以説這些書學博士的出現和增多,可以在很多領域發揮專長,絕對有利於書法藝術的發展。

先秦已有博士

博士最先是一種官職,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了,掌管書籍文典,通曉史事,學術專通一經或精通一藝,後來更在學府中教授生徒。宋代設立了 書學、畫學、算學、醫學四學,學府中均有博士執教。特別是宋徽宗時期,更是給書學(專門教授書法的學府)定崗定編,設一個博士1名、生員 30名。宋代書法家米芾就是書學博士。可見,書學博士的歷史相當久遠。

成就優秀書法家的三大要素:

要成就一個優秀書法家,主要是看三點:第一是有功力,就要能夠熟練地掌握筆法、結字、墨法,章法等等書法藝術技藝,功夫深厚,第二是要 有學識,即要有豐富的學養和廣博的見識。第三是要有才氣,即他書法藝術的天賦才氣,寫出來的作品特別有神采、有性情,讓人眼前一亮,動人心魄。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