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中國畫的傳統

時間: 2015-03-25 09:27:02 | 來源: 北京商報

首頁> 資訊> 聲音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畫界出現了一股對傳統的現代反觀和向古代文人畫回歸的潮流。但是這種反觀和學習的潮流也不儘是真正的回歸中國畫傳統,衍生出了一批“假傳統”和“偽傳統”。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認識中國畫的傳統?

在國學中感受傳統的深度

李毅峰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

我個人理解傳統既不是一個個具象的前賢,也不是有形的作品或流派,有形只是傳統的一個載體,傳統是隱匿性的,是基於對歷史的一種深度的認識,是在歷史思想精神的深處和現實實現的一種溝通。如果你溝通上了,就叫傳統,失聯了就是斷代。

所謂的繪畫要有傳統、筆筆要有出處,實際上講的是一種淵源,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單純地機械學習歷史上的某一家某一派。需要更多的對歷史上那些經典作品的反覆研磨,甚至需要對畫者當時創作狀態的一種複製,才可體悟透徹,才有發言權。

當然這種複製不是簡單的臨摹,是對畫家創作影像,從原創到成品整個階段的感受、感知和體驗。從中把握住歷史已經經過的或者是已經凝結為某一類具體,抑或是某一種事物經驗的認識。這才是“傳統的本位”。

實際上,面對中華文化深厚而強大的傳統,在中國畫這個文化形態上的“自救和復興”僅僅是一篇“小文章”。儘管這樣,建議更多的畫家要深入地研習中國傳統文化,研習國學的精髓,通過親身體驗來感受傳統在身體中發揮的巨大效用。而這一切效用都可以借筆墨以寫萬物,通過藝術形式,完成對自我觀念的闡釋,遷想妙得,使“宇宙在乎手”。

基於我本人對中國文化的自信,才做這麼一個倡導和呼籲,而且我認為中國在100多年的現代化和全球化的磨合後,只有逐步進入了文化發展“中國化”階段,那麼才談得上真正意義的復興與自救。

傳統是精神崇尚與畫格品位的追求

梅墨生

書畫家、藝術學者

中國文化藝術的傳統都講品格,一切都在品嘗玩味中去把握道理。中國畫早期、中期的壁畫都較大,後世的卷軸、冊頁等較小了,這與文人化、書齋化的社會背景有關。因而其表現方式也更加細緻綿密、玲瓏秀氣,人們在以文會友的文化氛圍裏品味著繪畫的愉悅,在琴棋書畫、詩文茶酒的墨客生涯裏進行精神的消費,於是讚美閒適安逸,於是憤世嫉俗的騷意與遠離塵囂的適意合奏成“逸品”。逸品主要是宋人提出的。品味什麼?品味生命的存在與生活的淡泊於是成為時尚,成為了高雅的俗氣。透視地看,這也正是中國文化之人性與意志在封建與宗法體制下的無奈。

如清代鄭板橋在畫竹時的人格自戀與精神標榜,便十分典型地代表了失意文人和下層官吏對世事的批評與不滿。文學性介入繪畫,詩與畫結合,也至此而成為一種時髦。無論如何,對精神性的崇尚與對畫格的品味是一個傳統情結,揮之不去。以至於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石魯、石壺、李苦禪等一大批畫家仍然承此余緒,而實際上他們的生存環境與文化遭際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就品味的內容來説,不外乎藝術背後的文化人格。問題在於,中國畫家的文化人格很多是禁不住質問的。靈魂的考問常常換來矛盾人格的裸露,於是品味本身也變得不夠品位了。儘管如此,中國畫傳統對文化人格的標榜也是不容置疑的,否則,我們要那麼多中國畫家幹嘛?!否則,中國畫作為一個傳統畫種還有什麼理由存在於今天?!

傳統代表的是價值觀和審美文化

趙均

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教授

歷史的變革與文明的衝突在過去的100多年間,使多數國人一時喪失了文化的自主性,因而在藝術上也難有建樹。以實像取代意象,以科學取代詩意,此種方法是改造中國畫的主要模式,如果畫家沒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底蘊很難抵禦這種“外科手術”式的改造,大多作品都毫無高貴氣質可言。

今天的中國畫大多還僅僅是從形式上回歸了傳統,其徒具形式錶裏不一,與古人相比,今天的畫家大都是職業化的,作品是作坊式的批量生産,目標是市場,作品與生活、修養相脫節,本質上屬於商品而非真的藝術創作。這不只與西方文化衝擊有關,更與市場經濟、消費主義盛行有直接關係,市場與消費將埋沒任何傳統意義上的自主性藝術創作,重建自主性的文化,抗拒物欲與金錢的誘惑,爭取自主與獨立自由的藝術創作是藝術家真正的責任與使命,也是中國畫創作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傳統中國畫是不容篡改的,它是一個自為自足的世界,代表一種價值觀、一種審美文化,在人類文化史上足以作為一員而意義永存。在當今世界,中國畫只有讓自己更加純粹才有前途,否則任何品質上的改造與添加都是一種破壞。中國畫不會終結,因為它始終是變動發展的,其開放性基於每個個體的人,性情上的千差萬別必然使中國畫創作因人而異進而千變萬化,因此中國畫始終能夠給與古今人類每個個體得以袒露性情、施展心性自由的機會,這或許是中國畫這種古老的藝術永恒意義之所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
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