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藝術批評大概有兩種,一種是角色化的批評;另一種是中立式的批評。
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裏,批評界都強調批評家必須有態度、有立場。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説,在批評工作開始之前,批評家首先要預設自己的價值觀,要區分陣線,要明確自己支援什麼、反對什麼。
批評家一旦在批評活動中首先把自己角色化,它所面對的,必然是一個二元對立、陣線分明的世界,這實際上是把藝術批評活動首先變成了站隊,然後是作戰。過去,的確有不少美術批評享有“匕首”和“投槍”的美譽。
應該承認,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將藝術批評作為鬥爭的武器,有它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當大規模的階級對抗和衝突結束以後,社會發生由“革命”向“建設”的轉型,這時,藝術批評也應相應發生轉化,角色化批評不應該繼續成為批評的主要方式,因為鬥爭畢竟不是藝術批評的常態。
比較而言,中立式批評更適合於一個常態的社會。對於文化和藝術領域而言,常態社會面臨的文藝問題反而更加複雜。這是因為,在“鬥爭”的時期,批評的目標相對清晰,手段相對簡單;而中立式批評,強調的是學術的態度和立場,它面對的是社會內部的精神世界,所以,它不再適用於二元對立的方式,它也不再是擁護什麼,反對什麼這麼簡單的表態就可以解決的。中立式批評強調的是對具體問題的具體分析,在分析的結論出來之前,批評家只能採取客觀的、價值中立的態度。
當然,每個藝術批評家都不可避免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個人偏好,只是,當他們面對具體的藝術現象的時候,只能先把這些暫時擱置起來,首先要忠實於事實,遵守學術的規範,批評的結論應該在分析、研究之後,而不是在此之前。只有這樣,藝術批評才可能是科學的,同時批評也才可能成為一門學科。
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藝術出現了開放、革新、多元化、多樣性的變化,但是,中國藝術批評觀念的轉變還沒有完成。儘管藝術批評的理論、話語方法引入了許多時髦的、外來的東西,但是相當多的藝術批評家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過去,仍然以角色化批評為主。他們對待藝術現象不是採取客觀的、分析的態度,而是人為地劃線、站隊,把藝術分為體制內的、體制外的,主流的、傳統的,前衛的、先鋒的……不同類別,然後自己選取其中一個角色,把自己當做是某一方的代言人,然後再從事批評實踐。
這種角色化批評的品質可想而知。儘管他們都願意搶佔“個性”“自由表達”“多元化”的高地,但實際上,他們並不能接受一種寬容的、討論式的、民主的對話方式;缺乏尊重對手、尊重事實的氣度,缺乏自我反思的能力。他們仍然堅持非此即彼,意氣用事,總是想到要壓倒對方、戰勝對方。
中國藝術批評的門檻很低,讀了幾本書就可以自稱批評家,而想要迅速出位,就必須極端、激進、語言暴力、挑戰名家……凡此種種,使得現今藝術批評落下了一個不好的名聲。
在藝術批評這個領域,重要的是討論,而不是見高低、分輸贏。所有的批評結論都只不過是一種假定,它們都是可以證偽的,都需要時間來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