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孫振華:蘇式雕塑對中國雕塑界的影響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6-19 14:14:29 | 文章來源: 深圳商報

改革開放之前,中國現代雕塑分為前後兩個部分,前半部分從辛亥革命到1949年,主要學法國。後半部分從1949年開始,學習蘇聯,後來中蘇交惡,但雕塑上的影響一直都在。

蘇式雕塑為中國雕塑界帶來了什麼?除了藝術語言上蘇式與法式的區別之外,還有就是紀念碑雕塑的樣式和集體創作模式。

1949年之後,雕塑家迎來了雕塑創作的好時光。這種需要和十月革命以後的蘇聯是差不多的。當年,列寧專門發佈了一個“紀念碑雕塑法令”,規定要做一大批紀念性的雕塑來紀念歷史,鼓舞士氣。

紀念碑雕塑的體量大,創作施工環節複雜,不是一個人能夠拿得下來的;更何況,紀念碑雕塑與那些細膩的,講感覺、講個性的法式雕塑不一樣,蘇式紀念碑雕塑講究的是集體的意志,高亢的熱情,講究的是整體感和統一性,最能和它對應的,當然是集體創作的模式。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加紀念碑雕塑引入後,中國給了它一個土説法叫“做任務”。這個樸素的、帶有軍事化意味的表述倒是非常貼切的。做雕塑真的就如同打仗一樣,是完成上級統一佈置的任務,不是你想做不想做的問題,而是必須要做的問題。

雕塑創作一旦成了任務,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了。一切聽領導安排,一切服從任務需要,在創作排名上,在貢獻的大小上,就不那麼強調個人的作用了。在創作著名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時候,當時領導可能不太了解雕塑家構思創作草稿也是他們的基本工作,特意請了一批當時頗為有名的來為雕塑家畫稿子,希望讓雕塑家照著完成。當然,雕塑最後還是由雕塑家構思完成的,但最早出稿子的那批畫家一般都不提他們的名字,這件事甚至都不太有人知道。

在1960年代創作大型泥塑《收租院》的時候,明確提出“要黨的事業,不要個人事業;要集體觀念,不要個人雜念;要有統一的風格,不要個人突出”的口號,這個口號的確比較準確地反映了集體創作最根本的特點。

正因為集體創作有這個特點,所以它常常能夠集中幾十、上百人一起來創作一件群雕或組雕。毛澤東紀念堂兩邊的雕塑,就集中了一百五十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雕塑家,不分法式、蘇式,統一到北京會戰,雕塑落成後,一個外國雕塑家驚呼:真是不可思議,這麼多雕塑家創作了這麼多的人物,看起來就好像是一個人做的!

集體創作的代表作品有北京農展館的《慶豐收》、四川的《收租院》、西藏的《農奴憤》等等。

改革開放後,雕塑創作最突出的變化就是彰顯個性,於是,集體創作的模式漸顯頹勢,1991年,北京市給中央美院雕塑係派了一個“任務”,做盧溝橋抗日戰爭群雕,由法式、蘇式、改革開放後的新一代,三代同堂來做這群雕塑,終於,不同的樣式,不同的個人風格再也無非統一了。雕塑落成後,有評論説,這組雕塑在紀念性雕塑的創作上,開始有了雕塑家不同的個性和語言等等,這個説法意味深長,從此,人們正式告別了蘇式紀念碑的模式,而這個群雕就成了集體創作模式的最後輓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