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彭寬:小顧聊繪畫警示藝術教育普及不足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8-27 09:10:42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報

【事件】“小顧聊繪畫”神侃藝術史引網友追捧、專家擔憂

【觀點】這一現象折射的是大眾對藝術鑒賞的熱烈需求,以及常規藝術教育和普及的不給力

網友“顧爺”的微網志最近火了。他的原創帖“小顧聊繪畫”,幾乎每一篇都能獲得上千次轉發,43萬微網志粉絲中,甚至有人每天半夜等更新,就連出版社也把這些帖子拿去結集出版,成了暢銷書。不過,他搞笑、調侃甚至還帶些八卦的“解讀”,讓莫奈、梵·高、雷諾阿這些藝術大師的作品乃至形象一下“另類”了起來,由此也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把莫奈對不同時間中同一場景“批量生産”的“連作”,笑謔為因為缺錢或太懶;把倫勃朗和他的學生團隊,戲稱為“新東方”、“校辦工廠”;把卡拉瓦喬的日常生活方式,比喻為“古惑仔”;把德加的孤僻冷漠少言寡語,形容為“宅男”、“怪蜀黍”……這樣一種“聊法”,力挺者很多,質疑者也不少,是普及藝術,還是傳播八卦,是“接地氣”的介紹,還是“大話式”的惡搞,是有助於大眾藝術修養的提升,還是有損於經典藝術審美的體驗,褒貶雙方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要掰扯清楚這個事,不妨先來看看這種“聊法”出現並流行的由來。事實上,這樣的文字並非“小顧聊繪畫”一家,同樣口吻、同樣以“另類”方式解讀藝術乃至文化和歷史的網文,早已比比皆是。最典型的莫過於網路作家當年明月“解讀”明史的《明朝那些事兒》,讓明史這一高端學術的文化研究一夜之間火遍大街小巷,甚至延及清史、唐史、宋史、春秋戰國史等等。在文化傳播領域,這種“聊法”所秉承的初衷其實並不壞,就是將比較艱澀難懂、“高大上”的專業內容,轉換或者“翻譯”成通俗的、容易為當下讀者所接受和理解的語言,以進行普及性的傳播。古今中外,從事這種文化轉換和“翻譯”的人多不勝數。余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中國文脈》,于丹和她的《論語心得》《莊子心得》,乃至霍金和他的《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等,某種意義上也都可以歸屬於這類轉換和“翻譯”,差別只在於語言表達尺度的把握和文字中滲透出的文化修養深淺不同而已。

對於普羅大眾來説,這其實是一種十分需要而且十分必要的精神文化産品,特別是對於普通人而言相對陌生和難以理解的領域,增加知識,提高興趣,幫助理解,這類“解讀”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小顧聊繪畫”中,除了不時出現的搞笑、調侃和八卦外,對莫奈、梵·高、雷諾阿、倫勃朗、卡拉瓦喬等西方藝術大師一些經典傳世作品的對比、鑒賞、個性化點評,以及對繪畫流派、繪畫中的對比色、布光法、技巧運用等比較專業的知識,都有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涉及,雖然不一定足夠全面、足夠準確,但對於普通讀者擴大知識面尤其是藝術常識、提升藝術鑒賞能力而言,仍然是新鮮而有幫助的。這也是許多網友追捧和力挺作者的原因。畢竟,讓非專業人士都能看懂專業的門道,而且充滿了興趣,哪怕只是粗淺的、淺嘗輒止的,那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兒。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是有不少人對“小顧聊繪畫”表示反對和擔憂呢?大概是跟這種“聊法”中沾染的明顯的網路文化流行病有關。

首先,這種“聊法”有故意強化娛樂效應的衝動,且不少時候是無底線的娛樂。這種衝動明顯來自當下網路傳播中一種追逐眼球的本能。設置噱頭,編段子,刻意強調“戲劇性”,有意誇張聳人聽聞,甚至特意尋找、渲染某些低俗細節,在這種“聊法”中都能見到。“小顧聊繪畫”中,通過作品人物的眼神和膚色臆測卡拉瓦喬有同性戀和戀童癖傾向,渲染德加作為“舞女畫家”與芭蕾舞女之間的曖昧關係,推測維梅爾的《牛奶妹》是一幅隱晦的情色作品,大談雷諾阿作品中的女性,給畫家起各種綽號等等,都是這種問題的體現,而這種尺度一旦把握不好,“通俗”往往就滑向了“低俗”。實際上,翻翻作者之前的“八卦藝術史”系列帖子,這類問題就更加嚴重了,西洋版的“潘金蓮幽會武松”、畫家通姦亂倫搞基兇殺等低俗噱頭幾乎隨處可見。在“小顧聊繪畫”這個系列的帖子裏,這種情況其實已經有明顯收斂的跡象。或許,很可能是作者自己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有所克制了。

其次,這種“聊法”有解構和顛覆經典的慣性,這種解構和顛覆雖然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但往往也在有意無意中消解了不應被抹殺的精神內涵和文化高度。我們都知道曾在網上流行一時的《八卦西遊記》《沙僧日記》《水煮三國》《唐僧寫給觀音的36封信》等等解構性的作品,都是用流行文化和遊戲心理代入經典藝術,做出完全顛覆性的詮釋,在逗人一笑之餘,也令原本的藝術美感和文化高度蕩然無存。“小顧聊繪畫”雖然沒有如此徹底,但也處處體現著這種傾向,相關專家“如果完全通過這種帖子去認識美術史,結果就太可怕了”的擔憂,也絕非沒有道理。作者自己一開始就表明,這些帖子只是“侃大山”,或許也是在提醒讀者這一點。

其實,“小顧聊繪畫”這種“聊法”的利與弊,大家都心知肚明,糾結和爭論它是好是壞,意義實在不大。我們應該看到的是,在“小顧聊繪畫”火爆的背後,折射的是大眾對藝術鑒賞的熱烈需求,對藝術審美的迫切嚮往,以及常規藝術教育和藝術普及的不給力。專家指出:“人們對藝術缺乏最基本的鑒賞能力,才會導致大家對這種解構方式的追捧。”的確是一針見血。毋庸置疑,“小顧聊繪畫”存在許多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與其挑剔它的問題,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該如何讓藝術鑒賞,成為更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內容,該如何讓嚴肅的藝術教育,更加適應現代社會普及傳播的需求。“小顧聊繪畫”的嘗試,其實不失為一種提醒。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