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參與:從社會雕塑再出發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5-22 13:07:59 | 文章來源: 第一財經日報

“你在看嗎?我有機會卻無法找到你。我很迷茫,我希望你永遠在我身邊。”走進放映藝術家程然作品的放映室,大大小小的銀幕組合上放映著這部自白式的電影。劉嘉玲扮演的女主角叫Adriana,年輕漂亮,搬入程然所在的城市,等不及要見見他。她發了郵件給他。程然沒有去會那個興許並不存在的女人,不過他拯救了這封垃圾郵件。他把Adriana塑造成了一位虛擬情人,創作了一部叫做“信”的影像作品。

這是一部令人玩味的作品,如果Adriana真實存在呢?數字化時代中,人和人的關係應該是怎樣的進展?虛幻又真實的場景,促使著人們更深的思考。

“信”出現在由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主辦的第八屆深圳雕塑雙年展上。像這件作品一樣,所有作品沒有一件是嚴格意義上的雕塑,但它們被叫作社會雕塑。這個概念由德國藝術家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提出後,雕塑的概念被拓寬。社會雕塑也被認為是對公眾參與藝術討論的源頭之一。而此次展覽的所有“社會雕塑”正是對公眾參與藝術深度的思考。

“參與本身變成了景觀。” 本屆雙年展的策展人、英國泰特現代美術館公共項目總策展人馬可·丹尼尓説,“無論真人秀,還是一些藝術創作品,都能千篇一律地歸納為一種結構化的模式。公眾只是跟著流程走,並無思考。這也就讓藝術的公眾參與變得越來越形式化。”

藝術家對作品介入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作品思考的張力。陳劭雄的動畫片《水墨媒體》是一件記錄了全世界民眾街頭抗議、大規模演示社會運動的革命式激情作品。所有的水墨原圖來自於網路,藝術家用了手工複製的方式重繪了這些圖,再把它們做成動畫。2005年起,陳劭雄就開始實驗于用水墨畫做動畫。國際性的社會運動在水墨的媒介承載下滲入了東方式的美學思維。集體、記憶、公共觀念這些關鍵詞引領了觀眾對《水墨媒體》的解讀與思考。

類似地,把世界各地的民眾抱怨編寫成歌詞,並配樂集體演唱的《抱怨合唱團》,以及邀請鄉村官員對民眾提出的問題承諾並寫在木桌上,再由農民將這些字跡刻入木桌的《社會——店口之村民傢具》都是在藝術中嵌入社會議題的形式。

有了社會議題,展覽中的這些作品就一定能夠促使公眾與藝術的對話嗎?究竟什麼樣的參與度才能引起公眾的反思,必然是由實踐來決定。參與和不參與都是公眾的自主選擇,而藝術家能做的就是讓自己打開,讓作品足夠接觸社會,並有足夠的人文積累。“我們選擇的藝術家都願意走出去和城市接觸,讓自己的作品成為一個平臺,是擴張性的藝術概念,打破了在工作室自己閉門創作的局限。”來自中國台灣的副策展人呂佩怡説。

藝術家設置了參與的平臺,而公眾才是參與的主體。“有人不好意思參與,有人沒有意識參與,公眾最大的問題就是冷漠。”呂佩怡説。因此,藝術家們也在嘗試改變公眾的狀態。

日本藝術家小泉明郎的作品對待冷漠的方式是激烈地打破。

“美好下午的劇場夢境”是小泉明郎在東京地鐵上拍攝的影像作品。車廂裏的沉默突然被一位貌似熟睡的乘客所打破。他自言自語,而周圍人看他不過是和自己一樣的另一個普通通勤者,在漫長的旅途中陷入沉睡。小泉明郎如此描述影片的拍攝過程:“當他只是在啜泣時,人們對他毫無反應。所以我讓他一次次地表演,每次都讓他哭得再響一點。在第八次拍攝的時候,我讓他用力尖叫,終於,我們打碎了人們沉默的面具。”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