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聲音

呂立新:閒話“新水墨”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4-07 15:53:27 | 文章來源: 雅昌藝術網

藝術是一個時代和一定歷史背景下的産物,藝術語言有其時代特徵,烙著特定語境下的印痕。藝術當隨時代,作為一個時代的語言符號,在文明發展的今天,其關鍵詞、表現方式呈現出新面貌是必然的,也是符合歷史發展要求的。

近幾年,中國“新水墨”成為一個熱詞。新水墨冠以新,只是相對於傳統水墨而言,有其時空性。當下,大多數人把中國美術加上“傳統”二字,稱其為中國傳統美術。其實每個歷史時期都有其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語言。中國美術的“傳統”作品在其所處的歷史時期也是“新”的。比如齊白石的花鳥畫,現在我們認為這是傳統畫。但在他生活的近100年裏,其紅花墨葉派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創新,令人耳目一新。山水畫集大成者黃賓虹先生也如此。所以,藝術如果要在某個歷史時期擁有自己的美術史地位,一定在於其創新性上。藝術的價值在於創新。今天所謂的“新水墨”,在50年,100年後再回望,或許已經成為“傳統水墨”。但當下,這些作品是“新”的。

新水墨的‘新’字是體現在創作者的思想觀念和繪畫技法上,但並不是説要對傳統絕對摒棄。新水墨應該有其清晰的水墨傳承脈絡,即傳承有序。在今天我們談及新水墨,有一個人物我們絕對不能回避,那就是周思聰先生。是她開啟了中國當代水墨的新篇章。這就是周思聰的偉大之處。周思聰的繪畫,無論人物畫還是山水畫,人們認為她是傳統的。她的畫技師從李可染、葉淺予等前輩。晚年時的周思聰由於患上了類風濕,無法再畫人物作品,轉而繪畫荷花,創作了人生最後一批作品。這批荷花剛一面世就令中國美術界大吃一驚,大家感到這種畫法太新鮮了,這個新就表現在觀點和繪畫語言和技法上。突破了傳統水墨畫的墨和線的固定位置,又採用很多新的材料,比如將礬加到墨中,呈現出斑斑點點的效果。

可以説,正是因為周思聰在水墨語言上探索和創新,才有了後來的田黎明、劉慶和、武藝等一批活躍在中國新水墨領域的中堅力量。而現在的很多新水墨畫家,同時也是這批人的學生。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去世周思聰女士至今,二十餘年時間,我們可以看出這一創新的發展脈絡。當然,新水墨的今日之氣候,並非僅僅是周思聰、田黎明這一批人,而是當下一個時期的水墨藝術家的集體探索和集體智慧的集聚。

自從2012年,中國嘉德逆市推出了“水墨新世界”專場以來,“新水墨”就成為藝術品市場炙手可熱的詞彙之一。 也為無處安放的熱錢找到了新的出口。其實對於市場而言,水墨的“新”與“舊”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兩者都是具有市場潛力、具有可操作性的盈利板塊。 只不過,資本總是與價值捆綁在一起。新水墨熱,可以説資本起著發酵催化作用。

在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20年後的今天,中國美術上有一種現象是,收藏家的重點不在於收,而在於藏。越來越多的好東西被收越來越多的藏家藏起來了。資本更願意追逐傳統的東西,因為傳統板塊相對安全。

那麼,為什麼新水墨會成為新的追逐點?

藝術品市場傳統板塊的減少,造成市場狼多肉少的現狀。好的傳統作品很可能追不到,追到手的又不一定是真東西。這樣藝術品市場就出現了兩個問題:第一,藝術品市場需要新資源進來,在目前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狀態下,新水墨無疑是成形的,具有一批創作者,形成了規模和面貌,這樣的東西才可能作為一個板塊或者群體,來充填藝術品市場。如果這個門類裏面只有一兩個畫家在畫,就太小眾了。第二,資本市場也同樣需要新的東西浮出水面,這批東西又要具備自身優勢,手法新、面貌新、容易打動人心。如此一來,兩者結合,就有了現在新水墨受資本熱捧的局面。

收藏藝術品,是因為藝術的價值超越時代,或者説在其所處的時代,有其特定的價值。收藏傳統藝術品,就是在收藏傳統。新水墨,在一定意義上,是對當下生活的詮釋和感情的釋放,所以,新水墨之興,有其時代性和語境意義。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