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8日下午2點,第十六屆紐約軍械庫藝術展多媒體會場,一場主題為“中國藝術系統”的主題研討會在這裡舉行。知名藝術家、策展人、批評家、天仁合藝藝術中心藝術總顧問沈其斌先生、知名藝術畫商Meg Maggio女士等四人,受邀成為本次研討會的主講嘉賓,本屆藝術展主辦方邀請了紐約資深藝術研究員Andras Szanto擔任主持。來自全球各地的藝術家、藝術批評家、畫廊展商、藏家、媒體記者等共300余人出席了本次專題會。
專題會上,天仁合藝藝術中心藝術總顧問沈其斌發表了題為《中國當代藝術生態》的主題演講。通過一系列的事實論證,沈其斌指出:不應放大中國當代藝術泡沫論,不存在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的模式,中國當代藝術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是生態和系統建設,三大論點引起了與會者的熱烈反響。
不要放大中國當代藝術泡沫論
去年10月,中國當代藝術家曾梵志的油畫《最後的晚餐》以1.6億港元的天價在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場成交,創造了中國當代藝術品市場的“神話”,再次掀起業界對中國當代藝術“泡沫”的討論。
事實上,中國當代藝術在經歷了2008年史無前例的火爆後,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一度以自由落體的態勢低至低谷,2011年起才開始慢慢復蘇,關於中國當代藝術“泡沫”的質疑聲音至今仍未停止。
實際情況如何?3月8日的演講中,沈其斌以一組權威數據進行了解析:2011年,中國藝術品交易總額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躍居全球第一,這其中傳統書畫、古玩、雜件佔了92%的份額,現當代藝術僅佔8%,具體到當代藝術則只有1%。
沈其斌説,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資本力量越來越強,但實際上中國大量的資本流向了傳統藝術,真正支撐中國當代藝術的資本力量還非常有限,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泡沫並不嚴重。“不能因為少數藝術家被市場神話就放大泡沫論,真正的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還沒有真正形成。”
沈其斌認為,只有當中國大量本土資本參與中國當代藝術收藏,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神話才真正開始,估計還需要5至10年以上,“中國當代藝術資本還處在需教育和孵化期。”
不存在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模式
近幾年,隨著中國社會和經濟的崛起,中國在短短數年裏藝術品交易額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國家,藝術館數量也在飛速上升,中國買家在國際上擁有了舉足輕重地位的同時,中國現當代藝術家也越來越受到國際關注。全球各類藝術展會、各大藝術經銷商、拍賣機構等紛紛打起“中國牌”,爭搶中國藝術品市場資源,中國當代藝術家的身影也頻頻亮相國際舞臺,成為一股日漸活躍的力量。
與此同時,西方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現狀也存在模式化的偏見,例如認為中國當代藝術意識形態上政治化、市場上人為做高藝術品價格等。甚至認為中國當代藝術是一種投機,並不是從學術的角度出發,將中國當代藝術排除在世界藝術核心話語圈之外,而視為一種另類。
那麼,歐美國家對中國當代藝術的實際了解程度如何?3月8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沈其斌指出,事實上歐美世界對中國當代藝術其實並不了解,“他們所理解中國當代藝術,其實是一個想像中的中國。”
沈其斌説,歐美藝術界及公眾都是通過媒體、輿論,通過道聽途説,通過市場表面的“神話”來了解中國當代藝術,以為那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真實現狀,“包括今天的主持人,據説還是一個很有名的美國當代藝術領域的主持人,事實上他並沒有來過中國,所以我今天的演講就是要告訴他,你對中國的了解實際上是一個想像中的中國。”
沈其斌表示,中國當代藝術已經不再是局限在地緣政治,不能再用意識形態化和妖魔化來簡單誤讀,它一定是放在全球化語境來觀照,中國社會問題是中國當代藝術創作最好的養料,但他的語言必須是國際化的,而絕不能是一個自我封閉的系統。“所以,我認為不存在所謂的中國當代藝術模式。”沈其斌説。
主持人Andras Szanto表示:“當初美國當代藝術以一種藝術新貴的姿態興起時,也不被歐洲主流藝術圈認可;今天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遭受的偏見和誤解,和當初美國當代藝術興起時的遭遇非常相似。相信總有一天,隨著人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了解,中國當代藝術也會像美國當代藝術一樣,獲得普遍認同、成為世界主流。”
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問題:生態和系統建設
“今天的演講,我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從現場的國外同行和觀眾反應裏,我能夠感受到他們有一種‘哇,原來這才是中國藝術生態的真實的現狀’,這樣一種全新的認識。”沈其斌説。
那麼,中國當代藝術目前面臨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沈其斌説,中國的快速發展也製造了諸多社會問題,中國當代藝術同樣問題很多,美術館、基金會、畫廊、拍賣、展覽、收藏、投資、藝術基金、藝術制度、稅收等等都在無序中野蠻生長,這正是最有趣、最有價值的時期。“因此,中國當代藝術生態和系統建設是最為重要的。”
同時,沈其斌也提到,中國當代藝術生態和建設的路途還非常遙遠,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需要許許多多從業者有效、積極地投身其中開展工作,“這才是我們要腳踏實地去做、去面對的事情,而不再是喊口號,或者等著享受政府政策、去打擦邊球,期待、幻想甚至抱怨,這些都是沒有意義的。”
“也正因為中國處在一個發展階段,也正因為中國有許多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這才是歷史給你提供的舞臺和機會。”沈其斌表示,如果失去這樣一個大的背景,中國當代藝術的許多工作就失去了針對性,失去了價值和意義。
沈其斌説,無論是整個中國的社會問題、政策問題也好,中國當代藝術藝術內部本身的問題也好,都有很多東西需要完善,“但從宏觀上看,我對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還是充滿了信心。”
最後,沈其斌再次表明瞭他的態度:“我從不抱怨,我覺得只有我們身體力行地做,哪怕是改變一點點,它都是有希望的,再多的抱怨、再多的指責都是沒有意義的。身體力行、腳踏實地去做。做,才是我要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