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吳為山:城市文化要懂得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7-08 10:19:06 | 文章來源: 解放日報

記者:在塑造這兩位大師的形象之前,您已完成了數百尊中外文化名人的雕像,得到了包括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科學家楊振寧、著名雕塑家熊秉明等人士的高度評價。給名人雕像對您意味著什麼?

吳為山:我做這些雕像不是衝著名和利,而是聽從著文化理想的召喚。我喜歡我塑造的那些人。通過做這些雕像,我的精神世界一直在與大師們對話、交流。尤其是在夜深人靜搞創作的時候,我覺得它們真的有了生命,大師們用智慧、哲思和品格給了我很多啟迪和指引。

記者:創作的過程,其實也是與大師們“精神對話”的過程。

吳為山:既是跟歷史文化名人對話,也是跟歷史、跟時代對話。在這個過程中我靜靜地走進大師們的時空,走進他們的心靈。

記者:當初是怎麼想到進行名人雕像創作的?

吳為山:上世紀90年代中期,社會上很多年輕人都崇拜大款、崇拜明星,而那些真正的文化大家、科學家,還有很多傑出的歷史人物,人們提得越來越少。我在報紙上讀到過一篇文章,説有一次楊振寧先生跟一位歌星乘坐同一班飛機,很多發燒友到機場去接那位歌星。有人提到楊振寧先生也在飛機上,那些發燒友就問,楊振寧是唱什麼歌的?

唱什麼歌的!他們居然不知道有這樣一位大科學家!

記者:這樣的社會現實刺痛了您?

吳為山:那種感受很不好。當時就覺得社會在轉型期太需要樹立豐碑了,中國的發展,不能沒有精神。這種精神,它一定不是西方的精神,而是我們民族自己的精神。怎麼呈現這種精神呢?就要靠那些真正的民族脊梁。一個沒有脊梁的國家、一個丟失了靈魂的國家,是不會實現真正騰飛的,更不可能在世界上獲得由衷的敬意。所以,我就想用我的手塑造一批對人類作出過傑出貢獻的文化人、科學家、思想家的形象,給人們一些提醒、一些教益。

公共空間不是實驗場,不能孤獨地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城市雕塑不是點綴,而是一種凝定的精神坐標。

不要只望著西方的背影,也要迎著西方走。

記者:近幾年來,我們的一些城市雕塑不但缺少您説的“提醒”和“教益”的功能,甚至有的作品還醜得不堪入目。有人説中國雕塑陷入了“審醜”怪圈,您怎麼看?

吳為山:現在的審美價值比較多元,人們的審美有不同標準。藝術家創造的美,往往是由他(她)個人的藝術審美決定的,不一定符合大眾審美。所以有些雕塑作品,藝術家認為是美的,但老百姓認為很醜;城市管理者認為是美的,可能藝術家認為很醜。

記者:在您看來,什麼樣的雕塑是美的?

吳為山:首先要有健康向上的審美意識,在形式上要一目了然。城市雕塑是放在公共空間裏的,人們的生活節奏很快,應該讓人第一眼看過去就知道這是什麼。但只有一目了然也不行,還要回味無窮。城市雕塑不是點綴,而是一種凝定的精神坐標,它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

記者:這裡存在一個度的問題:有的作品太直白,讓人覺得看一眼就夠了;還有一些作品太抽象,讓人看了一頭霧水,回味半天也不知所云。

吳為山:抽象在中國並沒有深刻的傳統,如果只是把抽象的、幾何化的、西方現代主義的表面形式照搬過來,根本體現不了中國雕塑的時代精神。中國雕塑的時代精神應該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創新精神的結合,它在雕塑藝術上的體現應融合寫實與抽象的寫意精神,它與中國哲學、繪畫、書法一脈相承。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