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如何看待乾隆皇帝(1711-1799)的藝術生涯,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他多方麵條件都非常顯著,使得他成為一個難得的歷史樣本。
乾隆皇帝顯然是一個擅長做事的皇帝,但是這個才能,可能阻止了他在藝術創作方面的發展,因為藝術創作需要特殊才能。縱觀乾隆皇帝本人的書法,平實有餘而變化不足,大多數時候,不太會使用毛筆的提按、使轉等基本功能,導致他的字,看起來有點像鋼筆字,結字也很少使用避讓等基本法則,“陰陽、動靜、開闔”就更不要提了,從書法史來看,乾隆的字不算入門。乾隆皇帝的繪畫,格調、特徵與書法也差不多,就是“基本不動”,既不高,也不低,就這麼平平而過。總體看來,乾隆不是一個書畫家,與趙佶、趙構在書畫方面的才能與成就,不能同日而語。
那麼乾隆的古代書畫收藏,成果如何呢?
他是皇帝,擁有比一般人好得多的條件,按照常理,他的藏品應該很好,但是很遺憾,他的收藏,真跡很多,贗品也不少。乾隆收藏明代部分書畫,真跡比例還是很高的,他那個時候,市面上明代作品還多,通過簡單比較可以判明真偽。但是在唐、宋、元書畫部分,乾隆收藏就比較尷尬了,從1997年台北出版的《故宮書畫圖錄》中可以看到,乾隆收藏在宋畫方面贗品比例很高,可能高達65%,《故宮書畫圖錄》也意識到這一點,比較可靠的真跡都是彩色印刷,不可靠的都是黑白印刷,全書大部分是黑白印刷。你也許會説,明代書畫真跡很多也很好啊!對於一般收藏家來説,收藏的明代書畫大多數是真跡,確實很了不起了,但是對於乾隆這種具備空前條件的人説,這個要求就太低了,等於是現在條件最好的收藏家,只在清代、民國書畫收藏方面略有成績。按照乾隆的條件,他如果在唐宋元書畫方面有顯著的成績,才擺得上臺面,因為唐、宋、元書畫,從來都是收藏家的主要目標、核心指標。
為什麼乾隆在這個方面成績不好呢? 從鑒賞的角度來看,乾隆皇帝擁有海量的古代書畫(其中真跡不少),而且投入了大量時間,具備那個時代成為專家的最好條件,但是他卻沒有做到,與他相比,一些有才能的書畫商,卻做到了,譬如説清代早期《書畫記》的作者吳其貞。這是什麼原因呢?
我個人推測,有兩個方面原因,第一,唐宋元繪畫資料缺失較多,面對不完備的資料,如何判斷,這就需要正確的圖像分析能力和藝術史觀,而乾隆顯然缺乏這方面能力(他可能喜歡完整的資訊)。他面對不完備的古代文獻,有點盲從局部文獻,同時,對書畫作品本身缺乏具體的分析能力,結果,他在書畫與文獻之間,來回打轉,無所適從,最終迷失在題跋與文獻之間,在大量贗品上留下題跋。第二,收藏這些書畫的時候,他沒怎麼動錢,或者説,動的那點錢,相對於他的財政狀況屬於九牛一毛,因此自身沒有壓力,世界上絕大多數事情,都是在經濟驅動力下完成的,沒有壓力,人的潛在能力很難發揮出來,這可能是第二個原因。
貴為天子,60年沉浸其間,擁有古今難敵的大量藏品,但是自身卻不能鑒定,這也是可悲的事情,這個現象,我稱之為“乾隆現象”。
“乾隆現象”也可以解釋為什麼今天有些來自博物館的專家幾乎不能鑒定,他們和乾隆有點類似,受制于局部文獻,缺乏壓力。
在當今史料、圖像豐富年代,那種“秘藏”導致的圖像資源壟斷,已經被打破,任何人稍加留心,都可以看到大量圖像。這個時代,如果不建立起自身判斷體系,單純依靠“看過多少真跡”這種簡單積累,是沒有多少用的,你看得與乾隆一樣多,也未必是專家。乾隆這個“前輩”的教訓是深刻的。
什麼才算是能夠鑒定書畫?檢驗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外行也可以主持測試,就是從一批古代書畫中(真跡贗品都有),隨意找出十多個局部圖(局部圖面積小于整幅繪畫面積10%),如果能夠依靠這些局部,準確判斷其來源、真偽,這就是真專家,否則就是濫竽充數。只有這樣的測試,才能夠知道鑒定者是否能夠不被外在因素所迷惑,直接判斷作品本身。如果不把作品的外包裝扒掉,就很難檢驗出濫竽充數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