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余丁:美術博物館應該引入市場化管理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2-23 09:26:06 | 文章來源: 藝訊網

長期以來,中國的美術博物館一直是作為國家事業單位來進行運作與管理的,經費基本依靠政府的撥款,這種情況與發達國家的公共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情況基本類似。國際上通常把美術博物館都納入到非營利性機構(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範疇。同大量的組織不同,作為非營利藝術機構的美術博物館,其最高目標不是利潤或者利息,而是完成確定的任務。在歐美發達國家的美術博物館通常分為公共博物館和私人博物館。

公共的美術博物館一般都是由政府從公共資金中撥款以維持其日常的行政開支,而私人博物館的資金來源則主要是私人的基金會。這並不是説公共的美術博物館僅靠政府公共資金就能生存,既使在美國這樣的博物館系統極為發達的國家,公共的美術博物館同樣面臨資金和生存的壓力。例如位於舊金山的亞洲藝術博物館是美國最大的亞洲藝術博物館,也是一個公共的藝術博物館,舊金山市政府給予撥款,但是這些撥款只夠一般人員工資和日常行政開支,其他如展覽、收藏、博物館改造、修膳和擴建等費用都需要博物館自己籌劃。因此找錢,是每一個藝術博物館的最大的任務。而幾乎每一個藝術博物館都有發展部門,其主要目的就是拓展市場,獲取更多的資金。

同世界上許多國家一樣,中國的美術館和博物館都面臨同樣的資金困境,僅依靠政府撥款使得許多美術博物館難以為繼。博物館館長只是抱怨資金的短缺卻無所作為,週末的美術館、博物館門庭冷落,美術博物館雖然對大眾開放,但只能成為“圈內人士”聚會的場所。美術博物館在經營過程中的觀念還沒有得到改變——人們認為作為國家事業單位,它不應該是營利的。我們國家曾長期把非營利翻譯成為“非營利”,造成了事業單位不能引入市場機制這樣一種誤解,好像美術博物館不能用“企業經營”的辦法來運作,不能“賺錢”有盈餘。而事實上,市場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資源配置機制,市場機制有利於使“無利可圖”的社會事業單位在得到政府再分配機制優惠的條件下有更高的效率,更符合“經濟”辦事的規律。與營利性機構不同的是,美術博物館應該保證優惠條件下經營所得的“盈餘”不能被當作“利潤”分掉,而是成為事業再發展的新資源。

在目前條件下,要推動中國的美術博物館建設,需要博物館的領導者從根本上轉變觀念。引入市場管理機制,是獲得充足資金的一個重要保證,這一點一些美術博物館,如廣東美術館、中華世紀壇美術館等在管理模式上已經有了一些經驗。而要建立完善的美術博物館市場管理體系,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