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聲音

環境與家園:中國藝術家的當代問題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1-10-27 11:22:51 | 文章來源: 中國藝術批評家網

“環境”概念在藝術史和藝術批評中出現,並不是最近二十年的事情,事實上,早在十九世紀中葉法國史學家兼批評家丹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就在他影響深遠的著作《藝術哲學》中,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出發,提出了人類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和面貌都取決於種族、環境和時代三大因素。

在丹納的思想中,環境不僅包括人文環境也包括自然環境,只不過他更強調環境對於藝術家和藝術品的影響作用,並未在理論上意識到環境作為藝術創作和藝術批評的獨立對象和問題。而西方藝術實踐中人類生存的環境特別是自然環境作為獨立的對象進入畫面,當從17世紀的荷蘭和18世紀的英國風景畫計起。至於東方的中國,作為獨立對象的山水畫産生於東晉到南朝(4-6世紀)之間,這時候,在文學界也出現了以反映自然美為對象的山水詩,這是中國的先人們認識自然美、重視表現自然美的思想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反映:“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應接不暇,若秋冬之際,尤難為懷”(王獻之語)。山水畫家王微則直截了當地表明瞭自己觀賞山水畫的精神享受:“望秋雲,神飛揚,臨春風,思浩蕩;雖有金石之樂,珪璋之琛,豈能仿佛之哉!”在他看來,山水畫所體現出的自然之美是音樂和寶玉所無法企及的。

由此可見,在東方的中國,環境概念中的自然環境很早就成為人們認識、發現和寄託情感的對象,從最初的自然映照宇宙之道到自然體現倫理綱常,再到自然本身帶給人純然怡情悅性的“暢神”作用,人們更願意用訴諸於心理感應和秩序的“自然”而不是“環境”來指稱我們生活的外部世界。換句話説,外部世界不僅指河流山川和花草樹木這些有機和無機的物質世界,更指向著中國先人們的心理世界,它是心理世界的一種投射和表徵。因此,山水畫是作為藝術家心理活動的情感寄託而存在的,不是作為外部世界物理變化的記錄和見證而存在的。  

“環境”概念在西方的産生及其對當代世界的深刻影響,是伴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工業革命的開始和理性主義的完善而出現的,在很大程度上它是與西方自然地理的探險、發現、開發和征服活動相平行而逐漸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環境”是指人類改造性活動發生的條件、範圍和事物。隨著人類借助於日益發達的科學技術使活動範圍和創造物無限增大,近現代以來環境的內涵和外延也發生了一次又一次深刻的變化——原本某一狹小地區內包圍著人的局部天然的或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被不斷增大的跨地區、跨民族、跨國家甚至跨洲際的自然地貌等條件和人造物所取代——人的活動範圍的擴大帶來的是人的環境視野的擴大和更新。當我們這個星球除了海洋之外的所有陸地幾乎都被人類活動的痕跡覆蓋的時候,當人類的創造物在體量、規模和能耗上越來越佔據著並且改變著這個星球原本的面貌的時候,環境早已不只是康斯太勃筆下秀麗風光中的乾草車,也不只是中國文人紙上那精神圖式特點的山川雲水,而是農村城市化、城市都市化進程中改變著原有自然地貌也改變著人們視覺經驗的高樓大廈等各種建築物。  

這是一種與此前數千年人類傳統的生活範圍和條件截然不同的景觀,對於地處亞洲的中國而言,這種巨大的景觀反差發生在最近三十年。僅僅三十年的時間,中國人原有的地理觀念和空間意識被覆蓋上了厚厚的鋼筋水泥。換句話説,中國人僅僅用了三十年的時間,就與我們這個星球上的其他大國一道,同樣面臨著環境問題的困擾。我們開始認識到,不是以自然來説明人的存在,而是以人來説明自然和人本身,導致環境中的一切要素之存在都是以人之需要和利益為取捨。如果經濟利潤成為人關心的唯一因素,那麼市場勢必將人周圍的整個外部世界,無論是天然的還是經過人工改造過的自然因素都統統納入生産對象。這種邏輯的結果是,價值規律成為唯一的衡量標準,這個星球上一切非人的生命如動物、植物和其他的自然物質如水和陽光、大氣都成為人的經濟資源而受到市場的支配。它們原本是自然的,是這個星球中合理的一部分,如今卻不得不成為人類社會的一部分,因為人與自然之間只存在唯一的經濟關係了。  

而人與人的關係呢,即人的社會關係又有什麼變化嗎?人與人的關係也受到商品交換原則的支配,幾乎成為了物與物的關係。人類賴以生存的範圍、條件和事物,人類相互之間的關係本身,統統因為人類在近現代以來的自我無限放大和膨脹而劃約為單一、對立並且支配的關係。  

曾幾何時,人類因為深知自己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而對自然頂禮膜拜,心神嚮往,希望在對自然的觀察、體認和描繪中獲得物我兩化的無間交融。如今,人類又面臨著如何穿越商品交換原則支配下高度發達的物質景觀世界的高墻,喚起或者説恢復人之自然屬性的意識這樣的課題。對於今天的中國藝術家來説,如何在視覺創作中修復日漸式微的人之自然性,建構起抵禦或者説平衡市場價值關係的新的精神關係,是一項重大課題。簡單地重復描繪古代的山水圖式,顯然無助於符合當下實際的心理需求,畢竟精神“家園”更多的是一種指向,是一種氣質,而不是固化的限定,如其所是的“自然”,會因為每一位藝術家個人化的切入角度和關注側重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面貌。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